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

(因为同一个名字在不同语言下翻译有区别,本人一些早期文章中提到的斯蒂法诺就是本文所说的埃蒂安,特此说明。)


背景


有人说,童话故事里的坏王后年轻时也是公主。


因为欧洲各国经常政治联姻,所以公主嫁到邻国当王后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是一不小心连老公也熬死了,就成为太后了,一旦儿子年幼,便有可能肩负为邻国摄政的重任。


1166年,西西里王国国王古列尔莫一世驾崩,后继之君是他的第三子小古列尔莫,时年才13岁,由王后也就是新君的母后纳瓦拉公主玛格丽塔摄政。


纳瓦拉是一个地处现在法国和西班牙中间、随着历史变迁现在已经被两国分别吸收而不复存在的国家,玛格丽塔的父王是国王加西亚,母后正是法国人。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1)


当初玛格丽塔嫁给古一显然是政治联姻,当时古一还是太子。在先王鲁杰罗二世诸子早逝,只剩第四子古一这个独苗的时候,年轻的她给古一生了三个儿子,让西西里王室看到了曙光。


即便如此,1154年古一登基后似乎并不爱她。但她骨子里很强势,总在丈夫妥协时说服他有所作为,她也支持因为削弱贵族而成为众矢之的的宰相、海军上将巴里的迈奥尼,结为政治盟友。


民间谣言总爱传王后和宰相有绯闻,街头巷尾也传言玛格丽塔和迈奥尼有私情,即使迈奥尼连女儿都大到可以成亲了。


最终杀死迈奥尼的,正是他不防备的准女婿马特奥·博内洛。由于博先生有人望,古一被迫放弃追究,又是玛格丽塔提醒丈夫征收博先生欠下的遗产税,激反了博先生,差点玩脱——叛乱贵族劫持王室,图谋拥立年幼的太子鲁杰罗,又图谋拥立古一的庶弟前塔兰托亲王西莫尼,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太子鲁杰罗却在此变中丧生。


而古一夫妇的次子罗贝托更早就已经夭折,所以才轮到第三子继位。


扶持亲信


母后摄政的戏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新鲜,东汉就曾反复进入新君年幼、母后摄政、外戚专权、皇帝成年后夺权的循环。大一统时期的外戚撑死了也是本国的臣子,而春秋战国时期则与欧洲相似,很容易出现甲国的摄政太后是乙国公主的情况,也就是说甲国的外戚是乙国的国王,当然乙国国王不大可能以外戚身份去甲国专权,但甲国太后也因此处在胳膊肘向娘家拐的嫌疑之地。有的太后干脆明着帮娘家人,比如在春秋时期秦晋殽之战后说服晋襄公释放被俘的秦国将帅、气得晋国元帅先轸吐唾沫的文嬴;有的太后则为了摆脱嫌疑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换取国内的支持,铁了心与本民族死磕,如西夏的摄政太后们。


在之后的这段时间,西西里和纳瓦拉两国并无交集,所以玛格丽塔也谈不上给纳瓦拉当内奸或与娘家反目。她刚摄政,就顺应人心废除了丈夫对叛乱城市的惩罚,但是,她最终也没能摆脱母后摄政要面临的困境——外戚干政。


不知是否也因为有曾被劫持杀子的心理阴影,太后不信任本土贵族,哪怕是她的顾问也是前盟友(情人?)迈奥尼的门徒萨莱诺的马特奥。格拉维纳伯爵吉尔伯特倒是她一手成就的表亲,但当初的叛乱他也是一份子,新君初立,他又趁机向太后要权,自然已经失去了太后的好感。


由于迈奥尼死了,海军上将一职空缺,太后力排众议,提拔了宦官彼得担任此职。小编之前说过,彼得本是改宗的阿拉伯穆斯林,在奉命围魏救赵袭击巴利亚利群岛的时候临阵脱逃,导致被围的北非重镇马赫迪耶最终失陷。


这一任命当然无以服众,也许只是因为……彼得和吉尔伯特不是一路人吧。


但是彼得根本不是吉尔伯特的对手,担心惹来杀身之祸,卷了财产逃到了突尼斯,徒留太后一头黑线。


话说太后既然掌握大权,为什么不干掉吉尔伯特呢?只因北方就是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她不得不用他御敌。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2)


虽然干不掉吉尔伯特,但至少他去阿普利亚御敌也就离开了中央。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3)


就在这个空隙,此消彼长,太后的自己人来了。


外戚干政


她的胞弟罗德里戈虽然以王室命名的规矩来看并无异样,却有传言她的父王加西亚一口咬定此子不是自己所生。然而太后不在乎,待他如亲生。罗德里戈来西西里投靠姐姐了,鉴于他的名字一看就像外国人,太后给他改名为恩里克,还安排他娶了先王鲁二的私生女,使他同时当了小国王古列尔莫二世的舅舅和姑父。


她曾托法国表舅鲁昂大主教罗特鲁帮忙派一些帮手,于是大概才三十岁的埃蒂安也来了。他一到,就被拜为宰相。


原来的宰相是曼德拉的里卡多,私生公主之子,当初的叛乱贵族之一,却没有受到清算还位极人臣,这都只因他挺身而出保护了自己的舅舅古一,故被视为王室忠臣,深得太后信赖,受封莫利塞伯爵,而且他也和吉尔伯特不对付。


但他的政敌们却攻击他,说他和太后有一腿。他们还挑拨新来的国舅爷恩里克入伙。


按有可能厌恶恩里克而抹黑他的史学家乌戈·法尔坎杜斯的说法,恩里克相貌丑陋,人品猥琐,言语粗俗,只爱赌博,一来京城就大手大脚地花钱,名声臭了只能去西西里岛另一端的墨西拿,然后他品行不改,又赌博及和犯罪分子厮混,于是太后只得封他为蒙特斯卡廖索伯爵,命他就藩,别干政了。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4)


这时候恩里克又回京寻求职位,他的朋友们说,您贵为王子,当然应该当宰相,所以得把现在的宰相搞下去。


于是里卡多被罢相。


二虎相争


马特奥与埃蒂安素有旧怨,眼看新宰相又是埃蒂安而不是自己,怨恨更深了。


同样没有达成预期,恩里克却没有太失望,埃蒂安也没想针对他,而是和他成为了朋友。


但是,恩里克背后是纳瓦拉人,埃蒂安背后是法国人,两派都想争夺执政权,由不得他们了。马特奥当然是选择投靠恩里克。


1167年,教皇历山三世受困。考虑到他也是红胡子的敌人,玛格丽塔尽力资助了他。被称为“那个西班牙女人”的她在国内为自己挽回了人望,也没忘记抱大腿。但是同年,她还是因为任命埃蒂安为帕勒莫大主教,把教会给得罪了。


埃蒂安短暂地把朝廷搬到了墨西拿,向吉尔伯特的军队求助。当时吉尔伯特也已经不负众望地击退了红胡子和对立教皇的进攻。


而留在朝廷的恩里克则与马特奥等人策划政变。


1168年,恩里克赶在朝廷回京前向国会提出将叛臣西莫尼被没收的塔兰托亲王国封给自己。但在国会说话算数的却是吉尔伯特,他不仅坚决驳回,还反过来指控恩里克谋反。


恩里克和埃蒂安虽然都是来辅佐太后的,但他们入境的时候都是从阿普利亚入的境,其实都和吉尔伯特打过交道。这会儿吉尔伯特却显然已经被埃蒂安争取过去了。埃蒂安又深得太后器重,连太后和吉尔伯特都捐弃前嫌打成一片了。


事实上,他们具体的亲戚关系是这样的:太后的舅姥爷、埃蒂安的父亲、吉尔伯特的祖父,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埃蒂安本来就是吉尔伯特的亲叔叔,也是太后的另一个表舅。


恩里克承认谋反,并被下狱。毕竟是弟弟,太后不想做绝,给了他一笔钱,要他滚出去,再不涉足西西里,由法国来的神父欧代护送。和他同来的西班牙骑士们也被勒令在一天之内离开。


只见新人笑,谁听旧人哭。同年,前宰相里卡多因为被弹劾反对新宰相乃至谋反,被吉尔伯特所逮捕,弄瞎了眼睛,唯一的余地是他的伯爵领仍然可以传给子孙。


而在帕勒莫的马特奥因为设计刺杀埃蒂安,也被逮捕下狱。


随着欧代备好船只择日送恩里克离境,眼看纳瓦拉派全军覆没,法国派大获全胜了。


胜负逆转


却是墨西拿的百姓们不喜欢埃蒂安,他们不干了。他们抓住了欧代,带着原本用来送走恩里克的船队救出了恩里克。这时候,朝廷已经回到了帕勒莫,乱民们拥戴恩里克回到了墨西拿,再次宣布反对埃蒂安。


恩里克当时就释放了欧代,却不是为了救他,而是把他交给乱民任他被乱民处决,一点也不给姐姐面子。整个墨西拿城里的法国人也都给欧代陪了葬。


埃蒂安准备了一支军队,准备开往墨西拿平叛,但年轻的古二却因为占星不利推迟进军。


墨西拿的乱象蔓延到了京城帕勒莫。马特奥虽然身陷囹圄,仍然有能力组织叛乱。恩里克在墨西拿能够死灰复燃,更足以让他体会到民心可用。


于是,京城不但出现了乱象,而且开始出现流言,有的说埃蒂安和太后有一腿,有的则说:


小国王已在乱中晏驾,宰相埃蒂安想让自己的兄弟迎娶公主当国王。


前面说过,玛格丽塔给古一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两个都已经夭折,剩下的就是古二。但其实在古一遭到政变以前,玛格丽塔还生了一个儿子叫恩里科。古一驾崩时,遗命封这位小儿子为卡普亚亲王。


玛格丽塔没有生女儿。这个流言所说的公主,是先王鲁二继后碧翠丝所生的遗腹女康斯坦丝,也就是古一的异母妹,玛格丽塔的小姑子。碧翠丝虽然是玛格丽塔的继婆婆,却大不了几岁,相应地她的女儿康斯坦丝也和古二这个侄子差不多年纪。


论血缘,恩里科是国王的弟弟,康斯坦丝是国王的姑姑,就算古二真的遭遇不测,也应该由恩里科继位。


但流言的杀伤力就在于,康斯坦丝不是一般的公主,因为她刚出生时,就有神父预言她会毁了这个国家。古一思考了一下,觉得女人祸国唯有通过婚姻,就把这个妹妹送去当不能结婚的修女,和中国的尼姑差不多。


虽然如此,但如果流言为真,国王已然晏驾,埃蒂安作为宰相让兄弟强娶康斯坦丝谋求王位自然无人可挡。


两个流言加在一起,便坐实了埃蒂安是那个倾危社稷之人。


并没有资料显示这个流言是马特奥安排的,但显然符合马特奥的利益。与此同时,马特奥的支持者们把埃蒂安堵在了大主教教堂,并放出了马特奥。埃蒂安躲进了钟楼。


事件的结果是,埃蒂安以投身十字军的名义体面地离开西西里,事实上就是被驱逐了。同时被迫离开的还有埃蒂安的其他同伴,如小国王古二的老师布卢瓦的皮埃尔。


埃蒂安失势了,吉尔伯特也难以幸免,被新组建的临时国会判了流放,于是也和埃蒂安一起去参加十字军了。


政斗的胜利者变成了大摇大摆地率领舰队回京的国舅恩里克,他如愿得到了塔兰托亲王封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莫利塞伯爵里卡多也和他一起回京,但他已经时日无多了。


另一大赢家当然就是马特奥,他虽然仅被提拔为副宰相,但宰相无人,他无名却有实。


还政以后


恩里克、马特奥等人组成了国会,名义上是辅助太后摄政,但事实上在两个表亲都被驱逐后,玛格丽塔虽然在法律意义上还是摄政,却已经有名无实。她不甘心大权旁落,只能求助于教会,给历山三世和英格兰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写信,希望他们帮忙让埃蒂安回到身边。大约也正是因此,当马特奥建议她在英格兰王权和教权之争中支持与西西里先王们理念相近的英王亨利二世时,她却坚持力挺贝大主教。


但是,贝大主教虽然心底感激、有心相助,却所托非人,竟然把其实敌视埃蒂安的叙拉古大主教理查·帕尔默当作了合作伙伴。而历山三世更绝,干脆不予回复。


于是,埃蒂安没有机会了,在随军到达圣城耶路撒冷后很快因病离世。


随着1171年18岁的古二宣告成年亲政,玛格丽塔连合法摄政都不是了,只剩下母后的身份。哪怕她合法摄政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短短5年。


但作为母后,目睹儿子成家开枝散叶也是一个朴素的愿望。古二和拜占庭公主定了亲,王弟恩里科陪哥哥去迎亲,如一切顺利,则新婚夫妇取道卡普亚回京,恩里科这个卡普亚亲王也就顺道就藩。


然而,这场亲事不仅没能让王室添丁——拜占庭放了鸽子,还造成了减员——恩里科在途中突然高烧不退,撒手人寰。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5)


这样,古二也成为了古一和玛格丽塔夫妇的独苗,两重噩耗之下,他愤然和拜占庭决裂。


君主成年,就进入了外戚政治怪圈的下一环节: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但是,大约是因为有国会的存在,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副宰相马特奥又是自己人,国舅恩里克并没有成为权臣,而更像一个家大业大的富家翁,而且他很让古二省心,十分配合地及时病死了。


又不久,1177年,玛格丽塔总算看到儿子娶上了媳妇,新娘是英格兰公主琼。一说1181年古二曾生子博蒙多,但很快夭折。


帕勒莫的档案员说,玛格丽塔即使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也“仍然美丽、骄傲、轻盈”。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毕竟,1183年,她只活了48岁就驾崩了,即使在当时也不算长寿,比始终透明的继婆婆碧翠丝还早了2年。


她31岁摄政,36岁还政,没能看到儿子开枝散叶,没有孙辈送终,看不到后继有人,实在是很遗憾。


西西里王后(西西里太后玛格丽塔)(6)


评价


虽然史学家诺里奇说玛格丽塔纵容外戚之害,根本不适合治理一个国家,但却又无人能否认她用对了埃蒂安。而首个为她作传的作家杰奎琳·阿利奥的评价又截然相反,称她在艰难的环境下是个称职的统治者,甚至称之为“诺曼-施瓦本时代最伟大的西西里王后”“欧洲多事的五年里最强势的女性”“中世纪西西里最重要的女性”。


前后和三个宰相传绯闻当然不是这么好事,但那毕竟都是谣言,何况衡量政治人物看的是政绩。


毕竟,她顺利完成了五年摄政,把一个完整而稳定的国家交给了自己成年的儿子。


先前,为了报复拜占庭,古二早在1177年也就是他娶亲的那年就和神罗定下了婚约;等到1184年,眼看自己生不出孩子,就是想定娃娃亲也无娃娃可定,他也不管什么预言不预言的了,更不问当事人答应不答应,愣是趁着新教皇路爵三世年老不好斗懒得干涉,把小姑姑康斯坦丝嫁给了神罗皇子海恩里希。另一方面,对他来说,一旦自己始终不育,康斯坦丝就是家族最后的希望了。


于是,当初的预言应验了,10年后化身神罗皇帝亨利六世的海恩里希以姑爷身份要求西西里王位并征服了西西里,已贵为皇后的康斯坦丝也回到娘家当上了女王,并在1197年亨利六世驾崩后独立执政。这个仿佛从未接受过从政培训的女人治起国来竟然毫不含糊,阿利奥说,她表现出的正是她的嫂嫂玛格丽塔太后的遗风。


其实早在1172年恩里科去世的时候,康斯坦丝就已经是唯一的王位继承人了,在古二结婚后自然也就是唯一的和亲人选。然而,所谓的储君有两种,一种叫heir apparent,即法定继承人,嫡长子,只要自己不死,永远不怕被插队;一种叫heir presumptive,即推定继承人,随时可能因为别人的出生而失去储君地位。


康斯坦丝当然属于后者。玛格丽塔肯教她治国,谁信呢?康斯坦丝18岁时已经成为储君,23岁时西西里已经与神罗缔结婚约,可她嫁人的时候却已经30岁了,正好是在玛格丽塔死后第二年,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君主向她求亲,这仅仅是巧合吗?说玛格丽塔存心把她培养成老姑娘还差不多,毕竟身为修女,终身守贞太天经地义了——至于动机,那个可怕的预言够不够?


但是,欧洲的修道院不同于中国的尼姑庵,消息灵通到别说天下大事了,连宫闱秘事都能得知。偷师学艺,易如反掌。


康斯坦丝最终得到的肯定,也有玛格丽塔的一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