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豆荚课文讲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样的长课文怎么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共有24个段落,两千多个字数,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这样一篇篇幅相当长的文章,如果沿用传统中逐段分析的办法,费时费力,而且效果好不到哪里去。那么怎样去学习才有效果,有收获呢?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它们都是绿的,豆荚也是绿的,因此它们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事实也正是这样!豆荚在生长,豆粒也在生长。它们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雨把它洗得洁净透明。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有亮,晚间黑暗,这本是必然的规律。豌豆粒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同时也越变得沉思起来,因为它们多少得做点事情呀。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么?”它们中的一个问。“我恐怕老这样坐下去,我们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星期过去了。这几粒豌豆变黄了,豆荚也变黄了。

“整个世界都在变黄啦!”它们说。它们也可以这样说。

该单元提示中首先引用了宋朝陆九渊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接着就明确提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导读中也明确提出:“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因此,《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习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学会思考,提出问题

这样,孩子学起来就会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学有重点,学有效果。

太长的课文,就要教孩子学会默读。

首先,在孩子认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整体感知,概括表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下来就是要教孩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了。

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

五粒豌豆的追求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命运最终如何?

在床上躺了一整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慢慢地好起来呢?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你认为哪粒豌豆值得称赞和学习?

孩子能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固然很好,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提出来的,孩子的思维还很局限,没有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四年级语文豆荚课文讲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样的长课文怎么学)(1)

因此,还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

可以从课文题目这一角度引导孩子思考。比如:课文的题目好不好?好在哪里?自己能不能另拟一个恰当题目。比如《豌豆和小女孩》

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引导孩子思考。比如:课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摘抄出相关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也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引导孩子思考。比如:“有个绿东西从玻璃旁边探出头来”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最后,还可以从段落的安排角度引导孩子思考。比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这句话完全可以放在上一段文字中,为什么要单独成段?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来。

总之,只有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孩子阅读思维的广度、高度和深度。这样的长篇文章才能抓住重点,学得有效。

一孔之见,诸位有何高见?

四年级语文豆荚课文讲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样的长课文怎么学)(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