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是启航新时代的强大动力(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
作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刘黎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船精神是启航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船精神是启航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作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刘黎明
100年前,一条红船从浙江嘉兴南湖悄然起航,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革命道路从这里开启……这条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展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六集文献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正是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生动反映了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开拓进取、勇立潮头的百年奋斗历程。
聚焦百年党史,弘扬红船精神
纪录片《红船领航》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线索,采用“文献 纪实 政论”的表现手法,聚焦百年党史中与浙江有关的重要节点与事件,围绕特定的主题,以每集30分钟左右的时长讲述不同发展阶段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很好地凝练了“红船”这一意象,并以此串联起历史脉络,每集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这艘革命“红船”,从“南湖起航”,经历“峥嵘岁月”,穿越“燃情年代”,见证“春潮奔涌”,绘就“之江新篇”,展现了“重要窗口”的世纪航程。
前两集《南湖起航》《峥嵘岁月》以生动的故事回顾历史,从共产党刊物的翻译出版,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再到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人艰辛探索、浴血奋战,展现了浙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而从革命年代至今,永不褪色的“红船精神”又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纪录片后四集立足新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新时代,从经济、法治、文化等多方面、多维度展现浙江儿女以建设新中国为己任,砥砺奋进、劈浪前行,用奋斗与奉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生动的浙江实践。
多种形式讲述,真实还原历史
该片运用多种创新方式,契合当下年轻受众群体的观看需求,做到了史实准确、细节生动、声画到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
纪录片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凭历史作证,用历史叙事。纪录片《红船领航》运用了大量罕见的历史资料及影像资料,如全国仅发现12本的首印版《共产党宣言》、军博“六面秘印”实拍图、“刘献兰私章”原件、“挺进师电台”复原件、中国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抗战旧影像、五四运动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义乌城市影像等。
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开门见山的方式,每集的开头都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引子,并用古今对比的方式强化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如第一集开头讲到了杭州高级中学,它曾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一百多年前的年轻人在这里孕育了浙江思想界的一场“狂飙突进”。第二集又将观众带到了如今游人如织、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而在90多年前,这里曾是浙江陆军监狱,无数浙江共产党员们在此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此外,片中还穿插了相关的话剧、广播剧、电影等文艺作品,为纪录片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如第一集在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真实经历时,插入了广播剧《真理的味道》,配上陈望道在义乌分水塘村一间破柴房里的画面,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而歌剧《红船》的排练和演出场景,再现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危机一幕,紧张的氛围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回顾历史寻初心,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将其集中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立足新时代、新阶段,《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用纪录片语言弘扬“红船精神”,展现了“红船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内涵,也进一步讲述了革命历史,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不仅了解了党的历史,还接受了文化滋养,继续传承红色基因。
如果说“红船精神”代表了共产党人初心,那么“八八战略”便是浙江对改革发展前景的求索。在纪录片《之江新篇》一集中提到的“八八战略”,是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继承,是对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弘扬,也是对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彰显。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文献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以“红船精神”梳理百年浙江党史,不仅立足当代,着眼使命担当,进一步传承、弘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刘黎明)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