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1)

这是《诗经》开篇的第一首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年纪稍长者可能还记得,以前央视播出过一部历史连续剧,名叫《东周列传》,就是用这首诗当做主题曲的,至今对它的旋律记忆犹新。

关于这首诗,我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对我们说过,《关雎》可不是什么谈情说爱之诗,而是一首饱含各种丰富隐喻的讽刺诗,讲的是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于是很多年来,我也一直这样认为,想必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孔老夫子这样一个正儿八经的人物,怎么可能把男女情爱放在《诗经》的开篇呢?成何体统?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2)

直到最近,当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名叫《诗经点醒》的宝书,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很多“自以为是”中对《诗经》产生了深深的误解。作者流沙河老先生在书中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关雎》就是一首爱情诗。

首先,《关雎》中的雎鸠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鸳鸯、野鸭之类,而是古代专门饲养训练的一种用于捕鱼的水鸟,名叫“鱼鹰”,又名“鱼凫”“鱼老鸦”,并非野鸟。直到今天,在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用鱼鹰捕鱼的习俗。这种鸟会经常成群聚集在河中的小岛上,所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就是小岛的意思。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长期以来被解读为身材苗条,在流沙河先生看来这是不对的,他认为“窈窕”通“遥迢”,也就是遥远的意思。这种遥远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感,也指心灵上的陌生感,换句话说,这里的淑女和君子是不认识彼此的。作者借鱼鹰捕鱼来比喻君子追求淑女,这种手法在《诗经》中相当常见,叫作“比兴”。

所以第一段就告诉了我们,这是一群少男少女聚集在一起,搞的一个相亲大会,是一种民俗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第二段。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4)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野菜,在当时人们已经不食用这种菜了,采摘荇菜是为了祭祖。因为按照传统习俗,祭祖要用祖先生前吃的食物,比如“太羹”,就是一大坨肉直接用水煮,不加佐料;“玄酒”就是一碗水。

《周礼》规定,祭祖先的菜必须由家中的女子亲自去采,而且要年轻的未婚的。时间在夏季,农历五月十五,古代叫“中天节”,这一天的祭祀有个专门的名字,名叫“礿(yue)祭”。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5)

因为要下河,就必须把裙子撩起来,所以这就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年轻的君子们也都来到河边,还带来了乐器,给淑女们伴奏。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边是淑女们在扭来扭去,一边是君子们在吹拉弹唱,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是很开放的。

至于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睡不着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脑子都是她的身影。于是便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子跟那个女子建立起了恋爱关系,“琴瑟友之”,男子弹琴,女子鼓瑟,这就交上朋友了。

最后,男有情女有意,双方一拍即合,选定日子成亲,“钟鼓乐之”,热热闹闹举办婚礼。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6)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孔子要把这样一首爱情诗放在《诗经》的开篇呢?这个问题流沙河老先生并未在书中直言,不过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一窥究竟。

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男女之情是所有人伦之基础,是最为重要的情感。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无邪”呢?你必须要先立个“正”才行,也就是要先有个标杆。

关雎讲的什么内容(关雎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7)

《关雎》就是那个标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