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唐朝享国289年,历经21个皇帝,只有一个皇帝做到了这句话,那就是李旦。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1)

公元662年,李旦出生在长安,他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李治最后一个儿子。由于他在兄弟中最小,所以深受父亲的喜爱。

和大多数皇子一样,李旦的成长之路差不多,唐高宗李治逝世后把皇位传给了李旦的哥哥李显。这样看来,李旦似乎注定与皇位无缘了,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李显继位后,实际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太后武则天的手里。

但是李显偏偏是那种不服管教的“刺头”,想培养自己的势力,摆脱武则天的控制。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2)

所以很遗憾,李显的皇位体验卡到期了,就用了55天。

李显下台后,李旦上位,但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罢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旦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都不能自由行动。

对于李旦的困境,大臣们看在眼里,却没人敢为李旦说话。

当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裴炎趁机请武则天还政于李旦,结果徐敬业兵败被杀,裴炎以谋反罪被处死。

公元686年,武则天颁布了一个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要还政于李旦。

但是李旦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很慌张。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3)

他哪里敢接,多次上表请求武则天继续临朝。武则天假意推辞了好几次,最后“无奈”只好继续继续临朝,李旦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让天下

该来的还是要来,当武承嗣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的白石献给武则天的时候,李旦就知道自己的母亲终于还是要迈出了这一步。

这件事,李旦可以接受,但是李旦的这些叔叔大爷们纷纷表示接受不了,你武则天不是我李唐宗室,何况是一介女流,怎么能乱了祖制。

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纪王李慎、江都王李绪、黄国公李撰等一众亲王,高举反对武则天的大旗,不过无一成功,要么直接兵败身死,要么死在流放的路上。

至此,李唐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谁还敢再说一个不字。

百官劝进,李旦也上奏让武则天称帝,并求赐武姓。

耻辱吗?显然在尊严和生命面前,他选择了生命。

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建立武周。

李旦降为皇嗣,不是太子,是皇嗣。但是一切规格还是按照太子标准,也是住在了东宫。

从当皇嗣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成了武氏诸王攻击的对象,道理很简单,既然你不是太子,那么我们就有机会,虽然你是皇帝的儿子,但是你有一半是李唐的血。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4)

其中,魏王武承嗣对此事最为热衷,理由就是“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大概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手下唆使洛阳百姓王庆之带着数百民众上表,要求废掉李旦,改立武承嗣。此举遭到了宰相岑长倩、格辅元的反对,不过两人被武承嗣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虽然这件事最后没有得到武则天的肯定,但是李旦的地位降到了冰点。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举行的祭祀典礼,按照祖制,“皇太子为亚献”,虽然李旦只是皇嗣,但是也是唯一的皇嗣,武则天居然绕过李旦,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

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二次称“亚献”,第三次称“终献”。

在此后的日子里,李旦一直在武则天的猜忌中度过,但是都被李旦一一化解了。

李旦的秘诀就是——忍。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5)

武则天的婢女勾引李旦不成生恨,陷害李旦的妃子刘氏、德妃窦氏。大年初二,武则天将两人秘密处死,我忍。

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下拜见李旦被武则天处死,并剥夺李旦接见百官的权力,我也忍。

李旦被诬告谋反,乐工安金藏为了证明李旦的清白,当众剖腹,我还能忍。

有人说李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但是他能怎么办呢?

二让天下

不过武则天终有衰老的一天,她必须要考虑自己继承人的问题。

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选择在自己死后,权力归还给李氏。

武则天接回了自己曾经的弃子,庐陵王李显。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是为了防止李显同志被反革命势力所利用,成为反对自己的一面旗帜,其二是稳定内部政治局面。

这时候的李旦很聪明,与其等着武则天罢免自己的皇嗣,不如主动辞职。

这样李显顺理成章地成了唯一合法继承人,李旦成了相王。

李旦的审时度势,也让他避免了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6)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正式上台。

当时,李旦参与其中,还抓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

李显为了表示对李旦的感谢,也是对李旦能力的认可,李旦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并加封安国相王。

但是李旦秉承着“功成身退”的原则,辞去了自己的职位。

李显还想立李旦为皇太弟,李旦坚决拒绝,他可不想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

就这样又过了四年,李旦在这四年几乎淡出了唐朝的政坛。

景龙四年,唐中宗去世(疑似被自己媳妇和女儿安乐公主下毒,但是没有证据),随后韦后扶植15岁的儿子李重茂接班,这就是短命的唐殇帝。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7)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不变的味道。

主少国疑,韦后的野心膨胀,想复制武则天的成就。

结果,她的能力配不上她的野心,她复制好了,但是不知道往哪粘贴。

于是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就联合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等人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李重茂被迫禅让李旦。

三让天下

李旦当了皇帝,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太子立谁?

按照嫡长子原则,嫡长子李成器是首选,但是如果没有三儿子李隆基他肯定不能当皇帝,所以这个事就很难办。

不过李成器深知弟弟李隆基的势力,于是主动退出,并说了这样一番话:

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

再加上刘幽求等功臣的支持,李隆基顺利被选为皇太子。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8)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有一个人不太高兴,那就是太平公主。

想当年,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何等威风,那可是太平公主心中的偶像,既然她可以做到,为何自己不行。

但是李隆基当了太子后,政治势力与日俱增,太平公主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她散布流言想迫使李旦更换太子,拦截宰相劝皇帝废太子,还在太子身边安插眼线意图加害太子...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成功。

李旦也心知肚明,他一直在平衡两方的势力。

据《资治通鉴》记载,每当有宰相来向李旦汇报工作时,李旦同志都会问“尝与太平议否”,然后又问“与三郎议否”。

你们这些事都跟太平公主商量了吗,跟太子商量了吗。

事实再次证明,权力只能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据说公元712年,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

睿宗李旦之死(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9)

在古代的人眼中,彗星是不吉利的,但是在太平公主看来,这是她除掉太子最好的机会。

她命“气象学家”说这是“除旧布新”的信号,意味着太子要上台了,李旦干脆顺水推舟,把皇帝让给了李隆基。

太平公主都傻了,她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结果。

李旦也过了五年安稳的退休生活后才离开人世。

回顾李旦的一生,虽然他当了两次皇帝,但是并没有多长时间掌握实权。他三让天下,虽然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无奈,但是他的主动作为保全了自己,让自己笑到了最后。

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智慧,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