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特殊力量的孩子被植入了芯片(26岁天才少年硬核刷屏后)
这两天
26岁中科大数学家陈杲破世界难题
的消息全网刷屏
值得关注的是,
这位年轻教授曾经被称作“天才少年”,
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8岁就赴美攻读博士,
有着超高的“人生起点”。
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陈杲曾表示,
引导自己成才,走上科研之路,
都离不开自己的父亲。
如今,陈杲的父亲陈钱林在佛山顺德工作,
担任顺德某学校的校长。
在得知了孩子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后,
2月28日,陈钱林表示,
自己也为孩子感到高兴,
也感谢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帮助的所有老师。
他还向记者道出了陈杲成才的“密码”……
快跟随小编来了解下~
“神童”的开挂人生
后生可畏,用来形容陈杲一点也不为过。放弃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在今年,陈杲加盟了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成为该中心的一名特任教授。
年仅26岁,这名“90后”男孩已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并惊艳众人。然而,其“开挂”一般的人生,从小就开启。
陈钱林曾介绍过儿子陈杲和女儿陈杳是一对龙凤胎,于94年出生在浙江瑞安。“女儿取‘杳’,寓意‘深远和含蓄’;儿子取‘杲’,寓意‘阳光和自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页面上的陈杲
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天资聪颖的特性不断闪现。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之下,俩人都在各自的学业上不断“跳跃”。
在小学阶段,陈杲跳级两次,跳了三个年级, 并选择不做学校统一布置的作业。9岁,陈杲就升学初中;12岁,其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升学高中。对于许多孩子来说,12岁也仅是读完小学六年级,而陈杲在这之后甚至只用了2年,就进入了“象牙塔”。
陈钱林曾介绍,2008年,陈杲在其读高二的时候,就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最终通过高考,以超过一本线的成绩,顺利进入中科大复试,并提前被中科大录取。“女儿陈杳也在14岁的时候参加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被首届教改实验班所录取。”
在读中科大少年班期间,陈杲获奖无数,包括斩获了全球华人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奖项等。在其18岁时,以学校数学系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
走上科研之路
赴美求学后,年轻的陈杲也走上了科研之路。据悉,陈杲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期间,师从微分几何世界最高奖维布伦奖得主陈秀雄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
在陈杲还小的时候,
陈钱林就发现他在数学上的天赋,
包括打小就注意到陈杲对数字特别敏感。
如今,陈杲将自己的数学天赋投入到更深的科研中,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
“天才少年”父亲的教育经:从小呵护孩子的创新力
陈杲此前表示,引导自己成才,走上科研之路,都离不开自己的父亲。“特别是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 陈杲曾说道。
一直深耕教育工作,陈钱林对子女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陈钱林说,儿子陈杲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得知了陈杲对数学兴趣后,陈钱林有意识培养其数学学科的素质。陈钱林表示,一方面是强化数学兴趣,另一方面是排除干扰,让其更加专心在自己的兴趣学科上。
“例如,我让儿子放弃一些学习项目,如艺术学习和教师普遍要求的书写训练等。”陈钱林曾介绍道,在陈杲上小学后,怕儿子受到标准化作业的消极影响,就决定让其免做老师的作业,同时从数学入手,引导他学会自学。
陈杲中学时的照片
陈钱林还表示,自己倡导孩子“读书自由”。 “我家每个房间都有书,两个人都可以凭着兴趣翻翻,我也不定期陪孩子去书店,至于买什么书,只要不是暴力、色情之类的,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管的就是买单。”陈钱林说。
另外,陈钱林在日常教育中,还注重呵护孩子的创新能力。
“就像画画,以前俩孩子喜欢画画,正面画满了翻背面,背面画满了再翻正面。孩子很兴奋说,原来一张纸背面的背面,就是正面。尽管这是一件不起眼的事,但是我也会鼓励孩子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发现,希望你们发现更多的规律。”陈钱林回忆,后来孩子就将这一规律认识,放到了宇宙轨迹变化中,知识面更加扩宽了。
“家校共育是关键”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陈钱林称,在过去对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自己都会遵循一个“配合学校课程教学”的原则来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
在课堂教育之外,陈钱林培养孩子自小养成自律的习惯。例如在孩子读小学后,陈钱林引导两个孩子少做作业,多自学。
“他(陈杲)读高一的时候,隔天在家自学,读高二的时候,隔周在家自学。他取得的成绩和自主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陈钱林曾举例说。
除了自学,陈钱林称,引导孩子立大志也是家庭教育关键之一。在陈钱林此前介绍家庭教育经验中,就提及了孩子的“志向培养”,通过带孩子见各领域的专家教授、让孩子多读名人传记、讲述长辈的创业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子宁(部分文来自陈钱林)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报
来源: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