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色小面培训有哪些(重庆成立小面学院)

重庆特色小面培训有哪些(重庆成立小面学院)(1)

来源:重庆发布

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重庆,为啥不成立火锅学院、小面学院?”火锅、小面,这两样美食名字有些土,但却十分接地气。就拥有三千万人口的重庆市本地来说,烫火锅、整小面,已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更不可抹杀掉的重要部分。而无论是在外界看来,还是重庆的自我审视,作为地方特产的“火锅”“小面”,早已是这座城市的代表性美食标签。

重庆火锅、小面风靡全国,这是一个不用吹牛的事实。而且,随着电商网购、互联网经济的普及面不断扩大,自热火锅、方便小面等新品种不断增多。不仅是在重庆,也不只是在中国,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全国各地,火锅、小面都在成为吃货们的新宠。

重庆特色小面培训有哪些(重庆成立小面学院)(2)

火锅、小面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或者说,它们的产值、就业人口、覆盖到的地域,拉动的上下游产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目前尚不得而知,或者说是至今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官方统计数据。

但是,这些尚不清晰、并不完整的内容,并不影响这样一个事实的形成:火锅,小面,无论是在重庆当地,还是在重庆之外的国内外,都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而且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拥有深厚渊源基础、具有相当竞争实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的产业。

有较大规模、有发展前景、与就业等民生事业关系密切的产业,应该尽快成立与其相关的中高等学校,至少是相应的职业教育机构。比如,重庆火锅,或者是四川火锅,底料如何熬制、毛肚如何清理、腰片如何切花等,以及小面佐料怎么配制、油辣子怎么调和,这些教学内容应该存在于很多烹饪培训机构。

但是,这种“培训内容存在于”,和术业有专攻的专门学校,显然还是有天壤之别。这就像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等学科都要学,但是学的不一定很精;但是到了大学阶段,选定了具体的学科,那就是重点攻读专业课程,毕竟那才是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主要“敲门砖”。

曾几何时,川渝两地但凡是座城市、或是有居民聚居之地,通常都有厨师培训机构的广告牌。但是这样的“厨师培训”,往往都是千篇一律模式化、套路化的所谓“传统教程”,而缺乏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更是很难形成“一招鲜”、一拳打天下的优势品牌产品。

重庆特色小面培训有哪些(重庆成立小面学院)(3)

遍布大街小巷的重庆小面

而且必须要看到的是,火锅不只是一锅滚烫着烫煮荤素菜品的油锅水,小面也不只是一碗方便食用聊以充饥的面粉类食物。火锅、小面发轫于重庆,诞生于若干年前的某个历史时期,兴盛于吃货满天飞的当下,形成了从业人员众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处处以主角体现城市“烟火气”的庞大产业,在其背后还有深厚的文化现象有待挖掘整理,对其产业环节还有多处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对其弘扬传承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深化。

无论是对于正在发展壮大的产业本身,还是对于滋养产业的这座城市,“火锅学院”、“小面学院”应该都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既是对某几种“地标美食”的“生养地”认定,也是体现出对火锅、小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是不能为?还是不愿为?甚至是没有必要为?

在重庆,新建一所985、211这样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显然是难以一蹴而就的,那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但是,要开办一所行业类的专科学校,尤其是在现有学校里面进行一下学科调整、教学资源整合、规范命名,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困难。最不济,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拿一个二级院系直接更名为“火锅学院”、“小面学院”,恐怕也不是需要大动筋骨的事情。

重庆火锅“江湖”门派繁杂,各大品牌都有自成体系的“入门”培训程序。重庆小面从50强、30强、10强,到没有“入强”的这样面、那样面,似乎都是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秘诀。但是可惜的是,火锅的这些“入门”培训,小面的这些招数秘诀,都没有形成一个可供广而宣之、推而广之的“通用教材”,都缺乏一种具有官方认可、行业遵从、民众支持的“科班体系”。

并不是说,有着“科班背景”就一定会有多牛叉,光啃教材书本决然熬不出一锅鲜亮飘香的火锅。但是,有了行业标准更为规范、培训程序更为科学合理、从业技能获得官方认证的“科班背景”,“火锅学院”“小面学院”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特色产业注入创新活力,就更加具有可能。

而且从现实来看,“重庆火锅学院”“重庆小面学院”如果久拖不决、迟疑难产,周边省份的“XX火锅学院”“XX小面学院”说不定可能分分钟出现。真到了那个时候,重庆是扼腕叹息,还是再来一盘“口水战”?

重庆特色小面培训有哪些(重庆成立小面学院)(4)

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揭牌

他山之石,不仅是可以攻玉,还可以媲美。而且有时是美得令人炫目。今年5月28日,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这个“螺蛳粉学院”将开设7个高水平特色专业,计划招生500人。有媒体评论,沾着泥土气息的螺蛳粉,能登上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大雅之堂,一方面能助力搞活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能为当地火爆的螺蛳粉产业提供产学研支撑,可谓多赢之举。

2019年7月,国内首个垃圾分类教育学校,台州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也就是网民眼中的“拉风学院”成立。

2019年6月27日,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首批35名学生毕业,他们不仅100%就业,而且薪资过万;另2018年入学的学生已有多人被“预订”就业。

2016年9月,云南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室等单位,共建“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也就是网友戏称的“马铃薯学院”,云南省副省长出席为其揭牌。

而早在199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升格为“葡萄酒学院”……

最近几年以来,之前不少地方举办的听起来“高大上”的有些“白领专业”,正在成为就业难的重灾区。与此同时,很多接地气、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因其实用的技术性、行业的专业性,成为就业市场的抢手香饽饽。

提升就业创业人群技能素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助推产业逆势而上做大做强,重庆的“火锅学院”“小面学院”可不可以有?!

本文由重庆马路社(ID:cqmalushe)原创,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