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的蜕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处于普通阶层的我们)

阶层的蜕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处于普通阶层的我们)(1)

前段时间看到朋友圈流传个段子,大致意思是:“说穷吧,还有个班上着;说富吧,兜里随时没钱;说懒吧,每天早出晚归,就是发不了财,这扯淡的人生。”段子不长,短短几十字,却用诙谐略带自嘲的语气将现实当中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原来大家过得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像永远出现在别人的家庭里。

这让我想起了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里,开篇题叙中所描写的主人公梁三的创立家业的辛酸故事。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陕西渭河以南地区,终南山下,一位叫梁三的汉子在他活到四十岁时,拾娶了因逃荒而来的女人王氏为妻,王氏带着一个四岁的男孩儿宝娃,跟随母亲嫁到梁三门下后改了姓叫梁生宝。

梁三原本有个生活光景不算特别差的家庭,他的父亲积一生的努力,使尽最后的力气为梁三盖起了一座三间正房,娶过媳妇,抱着梁三终于可以创立家业的希望,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辞别了人世。但是之后梁三的运气好像没有那么好,接连病死了两头牛,后来他的媳妇也死于产后风。他再也租不到地了,从一个原本可以把生活过得有奔头的人,逐渐惨败到拆了父亲给他建造的三间房屋,卖掉能换钱的木料和砖瓦,最后寒居在祖父曾经搭建的草棚屋里的光棍汉。

梁三在他四十岁又一次讨到老婆组建家庭后,开始雄心勃勃地创立自己的家业了。他有的是力气,为了给老婆和儿子一个好的生活光景,他每天早出晚归,钻进终南山里担木炭,然后挑到城里去卖。但是,仅仅依靠苦力终究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贫困的光景的。梁三每天的辛勤劳作只能换回刚刚够一家人吃的粮食,再无其它。十年过去了,梁三从一个粗壮有力的大男人逐渐衰老成累弯了腰背、经常咳嗽气喘的老汉,而他曾经满怀信心要创立的家业,始终没有创立起来。

不过还好,梁三仍然有希望,他的膝下还有一个后备军,老婆王氏从逝去的前夫家里带来的儿子宝娃,如今已经具备成为一个结实的庄稼汉的出息,他被父母安排到财东家里熬长工。

自古英雄出少年。宝娃长到十八岁,已经熟练掌握庄稼地里所有的农活技术,并且还用他超人的胆识买下财东家的羸弱的小黄牛,最终养成令人羡慕和嫉妒的大黄牛。宝娃不仅购置了必要的农具,又以他百倍于梁三创立家业时的雄心和锐气,租种了财东家更多的土地来种庄稼。

但是,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年的成果,却被保公所派人抢走了;而更为悲催的是,宝娃后来被拉走当壮丁。梁三老汉为了赎儿子回来,就卖掉了家里最重要的生产力大黄牛,然后打发儿子躲进终南山里谋生活。原本充满希望的生活又不得不回到了原点,一家人只能靠着宝娃在终南山里不定期捎回来的钱,依旧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一个普通家庭之所以会陷入贫困,原因无非有两种,要么生性懒惰,要么身体有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如果家里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日子就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那个懒惰的人随时会败家,这种人往往会染上毒瘾或者赌博的恶习,挣得没有花得多,也就不会产生富余和积累,日子自然也就不会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节节攀升;如果家里出现一个重病患者,在当今医疗费用如同大山压顶的时代,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是根本无法填补这个巨大黑洞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懒惰或者重病,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根本原因。

而读了《创业史》这部小说的开篇题叙后,我又发现,即使一个普通家庭里没有懒汉或者重病患者,而当整个社会背景处于强抢豪夺的混乱时代,无论劳动者有多么勤奋,在没有充足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这个根本前提下,依然是会深深陷入到贫困之中无法自拔的。尤其当我读到“十年过去了”“家业没创起来!”这两句话时,内心感到十分震撼,始终无法平静。梁三在解放前那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对生活光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壮汉,到最后不得不认命,就好像看破了红尘,在无法遏止的咳嗽声中再也不提创家立业的事情了。

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生逢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好像只要勤奋,只要身体健康,大多数家庭好像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好像并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感。我们需要起早贪黑,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早已演变成了九九六工作制,还完了房贷又要还车贷,在消费主义鼓吹下,我们努力抢购一切可以抢购的物资,到最后手里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然后还要感谢资本带给我们的福报。

其实,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只是极少数的人。可能真的符合二八定律,我们大部分人的幸福是被平均后而“富裕”起来的。就像本文开头所转述的网络上流传的段子那样,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在过着扯淡的人生。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究竟还有没有机会富裕起来,过上真正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不敢妄加评论的,因为我没有掌握更多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撑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总觉得那应该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去研究分析并定论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P民。

但第二个问题,对于我这个已经成功脱贫虽然还谈不上富裕的进了城的农N代来说,那应该是个方法论的问题,我想以我个人成功脱贫的切身体会与经验,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作为普通阶层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实现人生的逆袭。

首先,要绝对地相信,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机会富裕起来的。至于无忧无虑,估计谁也不敢给你保证,毕竟每个人的欲望是不同的,而且好像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差不多的装逼人生。我认为,要实现个人资产的快速增长,最根本的就是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或者超人的娴熟技能。

从古至今,单纯依靠力气来发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力气是最不值钱的。力气是一个人最低级的就业门槛和能力,只要四肢健康,头脑正常,就能单纯依靠力气来养活一个家庭,但只是仅仅养活,生活品质肯定是不高的。力气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它的可替代性最高,就是说,某个单纯需要力气的工种离开你照样能立马找来新的力量来顶替,无非是熟练程度的问题,但新的力工往往是很快能够胜任的,毕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熟能生巧而已。所以,不要指望靠着自己身体强壮浑身有力量来发家致富,不管是哪个产业门类,力工这个岗位始终处于收入的最低层。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普遍应用,力工的岗位只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最终很有可能被智能机器人替代。这些岗位不仅仅是指搬运工,清洁工,勤杂工,也包括各种服务生,前台接待,门卫安保,甚至办公室内勤人员——很多拥有学历文凭的人从事着最基本的文件编辑与传递工作,但这些早已随着电脑的普及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技能,可替代性也很高,收入确实也不怎么样。

现实中高于力工收入的可能就是普通的技工了,这是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岗位,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思进取,技术水平始终一般般,收入也就会一般般了,属于撑不着饿不死的状态。而那些富有有进取精神的人,是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的,职称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如果老板舍不得给这些人提高待遇,那只有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了。因为,一个人既然有提升自身的能力,他就有换老板的能力。

而技术类的岗位最厉害的就是具有工匠精神的特级人才了,这种类型的人即使是在工厂里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应该说是相当可观了,现实中有很多的例子,本文不再赘述。只是想跟大家阐明的道理是,无论处于哪种岗位,一定要有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挥出极致的水平,做到让人无法取代的地步。这样,就能够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普通阶层的逆袭吧。

对于普通人,另外一个改变命运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比如医学知识,法律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等,并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然后坚持下去,基本上在从业两三年以后就会有大的收获,十年之内必定能有质的改变。也许有人不服,会说自己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专业,只能去学校当个历史老师,怎么去发家致富?那不妨学习学习易中天,虽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但如果能像他那样把三国故事讲到全国人民都很喜欢的程度,你也就有发财的机会了;或者想想当年明月,一个明朝史能被他写出几千万的收入。其实,我们之所以很普通,是因为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限,不会突破,也没想过突破,更没胆量突破。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虽然并非人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人人都有争取考上大学的机会,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还是说,不要自我设限,要敢于挑战传统认知。即使人生到了暮年,依然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想想看,姜子牙八十岁才被文王发现启用;孙悟空在如来的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才等来了唐僧;而白素贞修炼了一千年才遇到自己的爱情。

人生没有定式,任何时候都是重新开始的最好时机。就像刘欢那首歌里唱的: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当下的社会制度,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最优最捷径的方法仍然是通过读书学习考上更好的大学,然后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圈子里。读书学习是所有修行中最苦最难的,但确实又是事半功倍效益最高的。

如果上了大学,像我这种没有好好珍惜学习机会,浑浑噩噩荒废了四年青春时光而走出来的人,又该如何实现脱贫致富呢?我本人选择的路径,就是从事了自己最不擅长的销售职业但是坚持了十年,然后就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上大学拿到学历文凭,等于取得了一个进入良性职场的敲门砖,这是一个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而不再以农民工的身份去谋生的一种手段;即使对于城市里的土生土长的新生代,上大学也仍然是改变底层生活方式和命运的最佳途径。虽然那张学历文凭在当下的时代里,因为每年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大学文凭早已不再金贵值钱,但它仍然是一个人通向较高层次职场的最低门槛。

没有这张学历文凭,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人在当下依然很难实现职业跨越,也就无法获得进入某个平台的机会。而一个平台,往往是能够给一个普通人实现人生逆袭的机会的。比如一个公司的销售岗位,这是目前职场招聘上需要人才最多的一个岗位,如果能获得一个很好的企业的销售岗位,坚持做下去,收获也往往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的。当然,前提是一定要销售那些能够真正为社会为客户带来价值和收益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是坑蒙害人违法犯罪的东西。

销售的本质其实不是产品本身,无论价格多么昂贵的产品,也无论质量再差的东西,都有它相对应的客户群体来买单。销售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客户愿意相信你并愿意买单才是关键,说白了就是和客户搞好关系,再通俗一点就是陪客户吃好喝好玩好。当业绩上去了,收入也就上去了,那么距离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不远了。

而不论是否具有学历文凭,改变命运最牛叉的方法就是能够通过创业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创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路边各种摊贩,也可以是高档写字楼里的工作室,还可以是产业集聚区里的某种生产加工企业。但这种致富途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它需要敏锐的商业眼光,超人的胆识,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愈挫愈奋的斗志。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不要轻易去选择这条路,因为它会很长,也可能会很惨。但是,一旦做起来,收益又很可能是指数级的。

当然,如果你想更快速地发家致富而不计后果的话,抢银行也许是个很不错的途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