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

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1)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是经典的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1819年《华秋萍琵琶谱》。因为此首古曲为琵琶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听着为之激情澎湃,乃佳作之首列;因此世界著名导演张艺谋以此为题材,拍摄了经典电影《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2)

张艺谋电影《十面埋伏》海报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2)“吹打”;(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4)“排阵”;(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戛然而止。

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3)

2018年6月杨丽萍携手自己独创歌舞剧《十面埋伏》在沈阳公演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4)

《十面埋伏》不同的人会体会出不同的意境。如果站在刘邦的立场上,那么无疑是一曲令人心脾,踏实安然的音乐,哪怕埋伏的精兵猛士再多,他们也是刘邦的一枚棋子;而项羽这一边众叛亲离,世风日下,已彻底丧失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资本。同一情景,两种感情,一种是胜利者喜悦,另一种是失败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十面埋伏古曲的意境(希为文化古曲鉴赏)(5)

乐曲是美丽的语言,它能给让人们带来身心逾越放松,消除紧张,缓解压力,焕发活力,阳光乐观。“聆听古曲,品味人生”,希为文化,让您倾听传统文化之唯美心声,感受经典传承之艺术魅力。名家古曲,意蕴期待,经典名佳,传颂至今,希为文化引领您走进古曲鉴赏专场,了解中国经典文化,品味精典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