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四有精神(践行四能精神)

编者按

为大力弘扬践行“能拼、能动、能争、能成”德州检察精神,传播全市检察干警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正能量,展示基层一线“争一流、走前列”的创新经验做法和卓越业绩,德州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开设【践行“四能”精神】专栏,集中编发全市检察干警学习弘扬践行“四能”精神的心得体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事例和先进模范人物等,引导干警能动履职、止于至善,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与您分享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翟玉娟心得体会《笃行实干 以“四心”践行“四能”精神》。

笃行实干

以“四心”践行“四能”精神

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翟玉娟

发扬四有精神(践行四能精神)(1)

近日,市检察院党组确立了“能拼、能动、能争、能成”的德州检察精神,“四能”精神是德检人需要努力达到的理想境界,是德检人必备的团队气质。我结合自身岗位,从“不忘初心、厚植匠心、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四个角度,谈一谈个人对“四能”精神的理解。

不忘初心,奋勇拼搏。征途漫漫,有风有雨才是人生常态,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被边缘化,被当事人不理解,被不公平对待。如何在经历风雨之后依然保持一种奋勇拼搏的状态?拼搏的青春源于不变的初心。尤其在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的办理中,有时候即便认为已经尽职尽责,但还是有当事人不理解,缠访闹访怨怼时,这个时候会郁闷纠结。每当这个时候,我会不断复盘,磨砺初心。我当初从技术部门转到业务部门的初衷就是做好手中的每一份工作,审查好每一份案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回首初心时,我不再怕任何困难,不惧任何艰辛,面临挑战不退缩,面对问题敢碰硬,把每一次挫折当成一次成长,用我奋斗的青春来坚守我的检察初心。

厚植匠心,能动履职。能动履职的基础是匠心,比如民行案件,如果我们连当事人申请进来的常规案件都不理解,连常规的民行法律法规都不掌握。怎么谈能动?怎么守正创新?匠心又称为工匠精神,它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职业能力,是需要俯下身来,久久为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到匠于心,精于技。积极对待,主动承担,只有在一件件案件中积累才干,夯实基础之后,才能发挥能动履职。在对待工作上,要善于把握规律,敏锐洞察,敏捷行动。尤其作为民行检察干警,要一改往年“坐门等案”的思维,要适应时代要求,充分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发挥民行检察监督的主动性、精准度和实效性,充分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下定决心,争先创优。“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不负春光方迎秋实”,作为四大检察中的民事、行政检察,一直处于发展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方面我国每年的民事行政案件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检察机关民事行政部门案源匮乏。另外在省对市核心业务数据排名中,德州民行检察亦处于落后局面。德州民行检察长期落后的局面要想改善,需要我们市县两级院每一名民行检察干警的勤恳付出。尤其是民行检察的新生力量,要有争先创优的意识,很多时候,争也许不能常胜,但是不争肯定会始终落后。我们要拒绝躺平,只有争先创优才是进步的阶梯,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必须要有争先创优的意识,只有不断竞争,才能不断克服苦难,不断向前进步。

坚定信心,善作善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只要能拼、能动、能争,最终一定会能成!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小到办理每一件民行案件,求精求细,敢于并善于运用调查核实权,精准监督,力争做到办理一案,影响一片的效果。同时要有大局意识,心怀“国之大者”。尤其是在办理民行检察监督案件中,不囿于就案办案,善于及时发现社会治理中的典型问题,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司法救助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另一方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中一员,要在办案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监督,通过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规范社会行为,促进规范同一地区的司法和执法标准,引领社会风尚。

发扬四有精神(践行四能精神)(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