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三条调水线路(东北水量充沛却不从东北调水)
作为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之一。
根据我国南涝北旱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大量淡水资源调往北方,并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线路。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华北地区自古人口稠密,淡水需求量大,再加上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将长江流域充沛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就势在必行。
不过虽说南涝北旱,但比华北更靠北的东北地区。水资源却相当充沛,东北平原甚至成为水稻的主产区。而且东北地区距离华北更近,且人口较少,从东北地区北水南调似乎比南水北调更适宜。
但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南水北调,那么北水南调为何不可行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是水量小。
东北虽然人均水量丰富,但整体水量远远不及南方,难以满足华北地区巨大的水资源缺口,这是采用南水北调而不是北水南调的最根本原因。
由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充沛,地表水径流量大,因此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可供支援其他地区。
其次是气温低。
东北的地理位置比华北更加靠北,因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东北地区全年的平均气温要远远低于华北。
气温较低虽然也使地表水蒸发量低,但枯水期的径流衰竭同样严重。更要命的是,东北地区的大河,例如松花江、黑龙江,都是自西南向东北的流向,这导致水资源最丰富的中下游,距离华北空间距离更远,而且由于河流自南向北流动的特征,每年春季会出现严重的凌汛险情。
冬季径流量小、河面结冰以及凌汛等,会大大增加北水南调的难度。
再次是地形不符合。
我国地势呈现出明显的西高东低特点,而且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东北和华北同属第三阶梯,在地势上高差较小,不利于水的自然流动。
相比之下,南水北调中线的丹江口水库,虽然也属第三级阶梯,但从丹江口水库到华北平原,地势还是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而且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之间仅靠辽西走廊进行连接,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东北区域的淡水资源只能供应华北北部的京津地区,再向南部注入黄河则不现实。
最后是政治敏感。
由于东北战略前出的特点,使得东北区域内的大河几乎都属于国际河流,例如黑龙江、鸭绿江等。
在国际河流上进行引水工程建设,历来是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因为牵涉到邻国的利益,不得不慎之又慎。我国在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上,迟迟没有进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所以从东北调水,不仅成本上不上算,而且可行性也比较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