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

上次我们聊了古建筑的亭台楼阁,今天我们再来聊聊古建筑中的轩、榭、廊、舫。这些休憩赏景的建筑,本身也是一种风景。古人用匠心,让每一座建筑的价值,都不只停留在实际用途,而是在实用的同时尽显古韵之美!

一、轩

奇观享誉海内外。与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用作观景的小型单体建筑。

中国古建筑中轩的代表建筑有: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1)

与谁同坐轩。扇形的轩、扇形的窗,独特的与谁同坐轩是苏州拙政园中的经典建筑,名字取意自苏轼的《点绛唇· 闲倚胡床》,“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竹外一枝轩。位于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名字取自宋苏轼的《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听雨轩。苏州拙政园听雨轩是一个独立小院中的主体建筑,它是一座三开间的小轩,单檐卷棚歇山顶,两侧山墙连着游廊。轩前院中有清冽池水,池中植荷数枝,池边栽芭蕉、翠竹,每逢雨天,雨点点滴滴落在荷叶、芭蕉、翠竹之上,声音或圆润或清脆,正是静赏倾听的好时节,自然表现出了听雨的主题。

面水轩。苏州沧浪亭面水轩在沧浪亭主景山北面,紧靠园北葑(fēng)溪,东南、西北角上都有复廊与其他建筑物相连,是一个四面厅式的三开间建筑。溪水流到此处,河面豁然开朗,于是该轩东、北两面皆面水。轩名取自杜甫诗句“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轩的四面皆为落地长窗,窗心嵌明瓦,裙板无雕刻,朴实无华。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2)

潭影轩。杭州绮园潭影轩是绮园的主厅,为单檐歇山顶四面厅的型制。由于其体量较大,造园家用假山在南、东、北三面包绕,仅西边稍开敞,避免了潭影轩直白显露地横亘在视野中。轩南面深池澄澈,对面是湖石叠成的峭壁。山石翠树,静涵水中,开阔处映出白云在蓝色天幕上缓缓移动,一动一静的水影,使人联想起王勃的名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该轩也因此得名。

二、榭

多指水榭,是临水而建,供人们休息、观景的建筑。依靠周围景色建榭,且平台的一部分伸出水面。

中国古建筑中榭的代表建筑有:

水心榭。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乾隆十九年(1754年)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3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3间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际”的诗意。

流徽榭。流徽榭的设计十分独特,初建时,陵园工程师顾文钰大胆地在卷棚式的白色亭顶上覆以乳白色的琉璃瓦,加上红色立柱,形成美不胜收的景观,堪称:“三面临水,碧水如镜。”

水运榭。北京中海水运榭,在中海瀛台旁水中,台上建筑四角歇山顶,四面抱厦。内有乾隆手书“太液秋风”碑。

藕香榭。怡园藕香榭,在苏州怡园,也叫鸳鸯厅,或荷花厅,临池而筑。可赏荷花观鱼。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3)

芙蓉榭。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芙蓉榭,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来。

芙蓉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皓月当空,明月,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实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小榭室内装修也极为精美。小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的圆光罩,东面为落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

三、廊

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我国古建筑中的廊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廊。从廊的形体而言,直廊走势比较平直。因为园林中的廊大多形体比较曲折,以制造多变的游园景观,因此直廊相对少见,而且多数比较短小。曲廊。曲廊的形体比较曲折多变,从形体走势上来说,它是园林中最为常见、也最富变化的一种廊子。曲廊形体曲折逶迤,在园林中自由穿梭,将园林分成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区域,自然丰富了园林景致。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4)

复廊。复廊是由两廊合二为一的廊,两廊中间隔着一道墙,墙上设有漏窗作为连通,两边廊道都可以通行,站在两边廊道上都可以透过中间墙上的漏窗观看对面的景致。因为复廊是两廊结合,所以在造型上复杂一些,形象也更为美观。

空廊。爬山廊建在坡地,它由坡底向坡上延伸,仿佛正在向山上爬,所以得名。爬山廊因为所其依附的地形,形体自然有了起伏,既是廊本身没有曲折变化,也成为一道美妙的风景,如果廊本身形体有所转折,会更加吸引人。同时,爬山廊也将山坡上下的建筑与景致连接起来,形成完整有序的景观。

水廊。空廊只有顶部用柱支撑、四面无墙。这样的廊既是通道又是游览路线,能两面观景,又可以分隔园林空间,让园林景致富于层次、更加丰富。

爬山廊。在园林中,如果廊跨水或临水而建,即称为水廊。水廊能丰富水面的景观,不使水面过于单调。同时,它也能使水上空间半隔半连,形成曲折,增加水的深度,给人水有源而长流的感觉,更富有意境。

中国古建筑中廊的代表建筑有: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5)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不仅是因为“最长的廊”而闻名,更因为梁枋上精美的14000余幅彩绘,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真是:“穿堂绕殿入长廊,彩画亭阁竞吐芳。”

拙政园水廊。位于苏州拙政园西部与中部交界处的一道水廊,依水而建,蜿蜒起伏。因随着池水而高低起伏,被称为波形水廊。形成“芭蕉笼碧砌,台榭绕群芳”的美景。

同里退思园曲廊。曲廊的形体比较曲折多变,从形体走势上来说,它是园林中最为常见、也最富变化的一种廊子。曲廊形体曲折逶迤,在园林中自由穿梭,将园林分成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区域,自然丰富了园林景致。苏州严家花园复廊。复廊是由两廊合二为一的廊,两廊中间隔着一道墙,墙上设有漏窗作为连通,两边廊道都可以通行,站在两边廊道上都可以透过中间墙上的漏窗观看对面的景致。因为复廊是两廊结合,所以在造型上复杂一些,形象也更为美观。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6)

香山玉华岫爬山廊。爬山廊建在坡地,它由坡底向坡上延伸,仿佛正在向山上爬,所以得名。爬山廊因为所其依附的地形,形体自然有了起伏,既是廊本身没有曲折变化,也成为一道美妙的风景,如果廊本身形体有所转折,会更加吸引人。同时,爬山廊也将山坡上下的建筑与景致连接起来,形成完整有序的景观。

四、舫

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颐和园清晏舫。原本的中式舱楼,依照慈溪太后之意,改为了西式。名称来自“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并取“河清海晏”之义,称之清晏舫。

狮子林石舫。用水泥、铸铁栏杆、彩色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融合西方园林文化的特色,正是狮子林区别于其它古典园林的独特“个性”,可谓:“柳絮池塘春暖,藕花风露宵凉。”

湖石舫。未名湖石舫,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把与圆明园最近的淑春园赏给宠臣和珅。和珅便在此兴建园林风景,石舫便是著名风景之一,它是仿颐和园之“清晏舫”而建。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7)

天石舫。天津天石舫,建在海河上最后一个渡口遗址——北开渡口。北开渡口上游连接北运河,是朱棣“津渡”的必经之地。石舫长约46.8米、高15米、宽12米,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规模还要大,全部由汉白玉石材雕刻而成。石舫名曰“天石舫”,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天子之渡”。

煦园石舫。煦园石舫,在南京煦园,原是“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里的花园。明代,是明成祖之子朱高煦汉王府的花园,故以“煦”字定名。由石制跳板登上石舫,匾额上“不系舟”三字映入眼帘,那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留下的墨迹。他6次南巡,竟有4次登临此舫,十分得意。

舫为长14.5米的仿木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覆以黄色琉璃瓦,舫身两侧镶嵌有雕刻着许多彩色图案的青砖雕花栏板,十分精细。

团瓢舫。常州兴福寺团瓢舫,明末僧人了幻所建,外型如水瓢,以茅草搭建,禅僧栖身其中,闭关修行。原构在东园空心潭上,清初已废。一九八四年,西园新辟放生池,于池中建石舫,上设小楼敞轩,飞檐雕栏,别致玲珑。因踞庭院水岸一瓢之地,故袭旧名为 “团瓢”。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8)

狮子林石舫。苏州狮子林石舫,位于狮子林水池西北,建于民国初年。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船首有小石板桥与池岸相通,犹如跳板。船身、梁柱、屋顶为石构,门窗、挂落、装修为木制。前舱耸起,屋顶呈弧形曲面,中船低平,屋顶为平台,屋舱上下二屋,有楼梯相通。其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细部花饰已带有一些西洋风味。

古典古建筑亭台楼阁(趣谈古建筑中的轩)(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