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

18

星期四

2019年7月

“上帝不允许孩子永远记住父母入骨的爱,那将使他们无法成长;也不允许父母永远记住自己对儿女所作的牺牲,那将使老人陷于期待回报的自怜陷阱。”

——柏杨

*

每当人们谈论起亲情,谈论起父母,总难以绕开对原生家庭的探讨。

若是谈到原生家庭对女性的影响,那便不得不提到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宋氏姐妹花

随着时光流逝,女性长至成年,需要做出诸多抉择。

当子女与父母面临分别,女性个人发展规划与亲情的矛盾也随之体现。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关于父母子女情,此时的龙应台虽然态度稍显悲凉,却也还算得上豁达。

年初我离家时,也曾与父亲进行过多次交流,父亲虽不舍我自他身边离开,却更希望我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在百般挣扎中,他选择了支持我的选择。

然而生活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如此走运,她们被父母的施加的“亲情”,压得喘不过气来。

80后女作家苏瓷瓷,曾与郑小琼、韩寒等人一同入围“2007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是位实力不俗的小众作家。

然而在她文学追求的道路上,全程与父母的不理解拉扯对峙,心力交瘁。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1)

女作家苏瓷瓷

苏瓷瓷虽作品不多,名声不燥,但在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中依旧能感受到她对于文学的追求。为专注写作,她在未提前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先后辞去护士、编辑等亲人安排的工作,去寻找自己文学路上的“一间屋”,因此与父母关系破裂。

她将自己代入作品《一望无际的忧伤》中,与书中的女主角一样,曾以为只要找到“那间屋”便能求得内心深处的宁静。

但与父母的紧张关系,致使她从未真正彻底享受过文学带来的愉悦,而是时常陷入恐惧双亲终将老去、离开人世的忧愁中,逐渐地厌恶起“这个自由而冰冷的房间”。

亲情之于女性,往往是人生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哪怕再独立豁达的女性,也难以忽视亲情对于自身的诸多影响。正因如此,对于出门在外闯荡打拼的子女而言,亲情的支持才显得异常珍贵。

*

马薇薇,一位因《奇葩说》而知名的辩手,曾在一期节目中提到自己的父母来北京看望她的故事。

作为北漂一族,马薇薇与邱晨、周玄毅等其他几位辩论界知名大咖在北京一起合租。有次父母来北京看望她,在家中与女儿寒暄过后却不敢留宿,执意要出门住酒店。

马薇薇不解,反复询问后二老才道明,不愿给她的生活造成困扰。

“我们薇薇,从小就不习惯跟别人一起住,如果我们这次去住了你家,开了先例,那下次邱晨父母来北京也要留宿,玄逸父母来北京也要留宿。那么多对父母,你肯定受不了要被烦死了,我们不住你家,我们自己出去住。”

而听到父母这番话的马薇薇早已泣不成声。

父母对于子女的支持在女性自我成长的一生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既不能让孩子觉得童年贫瘠,也不至让孩子感到成年窒息。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2)

马薇薇节目中泪洒当场

“马薇薇们”无疑是幸福的,她们拥有开明且理解自己的父母,从未感受过时刻担心后院起火的忧愁,因而能够全情投身于事业及梦想,达成圆满的自我成就。

而有时,子女成年后忙于繁重的工作,似乎也就心安理得般接受了父母给予的一切馈赠。渐渐只顾索取,却疏忽了其实年迈的父母也会因跟不上子女的步伐,而产生情绪。

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中,陈太太跟女儿孙女一起爬山,女儿孙女爬的飞快,陈太太逞强,一直扶着山壁往前赶,但还是被年轻人们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陈太太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哭了:“都嫌我老了,不要我了,我没有用处了。”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3)

被子女落下而伤心的陈太太

陈太太并非争强好胜,一定要赢下这场自己臆想中的比拼,而是因埋怨子女没有为自己的身体情况多做考虑,产生了负面情绪,于是将自己的不满表现为不甘落后,执拗地想要走在所有人前面。

女性在亲情中充当着多种角色,或许是女儿,或许是母亲。

然而想要获得一段能带给女性积极之感的美好亲情,断然不是仅仅依托于某一方的无私付出,而需伴随着平等、关怀、谦虚,互相学习、成长。

龙应台离开欧洲之时,儿子安德烈年仅十四岁,等她结束台湾的工作,终于有时间与儿子好好相处时,却发现对方早已长成一个一百八十多公分的大男孩。

在缺失的这几年时光中,母子两之间渐渐隔了一堵看不见的墙,彼此相对无话。

好在龙应台有着高度的觉察与自省,心中有一股强烈的力量催动着她很快调节好心态方面的失衡。

“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龙应台这样告诉自己。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4)

龙应台 & 安德烈

于是,她选择以相互通信的方式,走进一个十八岁成年人的世界。

写信的过程异常辛苦,因为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安德烈最擅长德文,而她最擅长中文。经商讨后,决定双方向前各跨一步。

于是乎,安德烈用英文写信,龙应台收到后打越洋电话过去,一边将信中不明白的词语沟通确认,一边翻译成中文领会含义,最后再用英文回信。

这一过程中,龙应台与儿子发生过多次讨论与辩论。

她第一次感悟到,了解一个十八岁的人,需得从头学起,需得放空自己。

谈及女性在亲情中收获自我成长的首要条件,那便是:感恩亲情而不困于亲情。

而若是谈及女性在亲情中收获彼此成长的首要条件,那则是:放低姿态,不抱成见,不以所谓“经验”压制,不以己度人,纯粹以了解对方为目的。

*

本文首发“与同说成长”微信公众号

期待你的关注

点击保存图片,添加我为好友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5)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6)

此时想起亲人的你

点个“在看”吧

青春见证亲情的可贵(女性的多维成长)(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