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长城好去处(京城古迹居庸叠翠话雄关)
居庸关在历史上作为长城沿线的一座边塞山地兵城,其演变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北京西北部的崇山峻岭是京城的自然屏障,而以此为依托建筑的居庸关恰是北京的门户,其雄险的地势以及在地理位置上与北京的逼近,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居庸关历史的兴衰,使我们可以看到2000多年以来的风云变幻,和边塞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其中过街塔云台的建筑形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也为元代北京历史的研究带来了更多参考。
居庸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01 居庸天险北京西有西山(太行山系),北有军都山(燕山山系);太行南起黄河,沿山西河北交界逶迤北上,与东起渤海的燕山山脉相交于北京西部的关沟,形成了北京西部的天然屏障。两山相接处的关沟构成断裂带,即“陉”,居庸关所守即是太行第八陉,是蒙古高原、山西黄土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关沟为两山夹峙的峡谷通道,中有一水,沿峡谷东侧,从北向南婉蜓而下。东西两山时趋时离,悬崖陡壁时陡时缓,两侧山岗层林密布,整个峡谷曲折幽深处处险阻,两壁窄处仅可通单车匹马,宽阔处可建关屯兵。整个关沟既可以是通途,也可以是绝谷。
坐落在关沟峡谷中的居庸关,地处绝险,历来是万里长城防线上重要的关隘之一。尽管其山高路险,极难通行,但由于地理位置适中,是古代内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首选通道,是中原及沿海通往西北内陆、蒙古草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居庸关春雪图,于志学 绘,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居庸关自古就有“绝险”、“天险”之称,关于其险要地形,历史书籍多有生动描述:
“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山自太行迤北至此,数百里不绝。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间为径者八,名之曰陉,居庸其第八陉也。”——《金史》
“绝谷累石崇墉峻壁,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障邃险,路仅容轨。”——《水经注》
“居庸”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古籍《吕氏春秋》的《有始览·有始》篇,书中记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方城……居庸”。春秋战国时期,居庸关是燕国在北方设立的一座要塞,秦称“居庸塞”。
汉居庸关出使图(资料图)
元代,皇帝不习惯大都的炎热,北上避暑,居庸关成为皇帝往来大都与上都之间的驻跸之地。在这一时期,居庸关的经济、文化和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
作为御路,关沟峡谷40里的山路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作为行宫,居庸关的建筑也有了一个空前的发展。当时,居庸关内建有花园、寺院和皇帝住宿的地方,并在峡谷的南北口(南口即今南口村处,北口即八达岭)建了两道大红门,作为居庸关的南北大门。
公元1342年,元顺帝命人在“南关红门之内”建过街塔一座,并在其北侧敕建大宝相永明寺。此后,皇帝每迁巡幸,则往往“驻跸于寺”。 作为驻跸之处,元代时居庸关已经有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过街塔,有气势宏伟的永明寺、穹碑、花园、还有“旁舍棋布”的房舍和皇帝及随从人员居住的宫室建筑,这些建筑与峰峦、山川、树木互相辉映,形成元时居庸关盛极一时的风貌。
02 居庸关云台元至正二年(1342),顺帝根据藏传佛教习惯,命人在当时的居庸关南建造过街塔,以供过往僧人或信徒等礼佛之便,至正五年建成。熊梦祥《析津志》载,“至正二年,今上始命大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不花创建过街塔。”
云台位于如今居庸关关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过街塔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雕刻最为精美的一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台建筑高大雄伟,上面密布的高浮砖雕圆润流畅,造型别致,是一座巨型的石雕艺术品,也是现存元代雕刻艺术和建筑技术的优秀代表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居庸关云台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古建文化丛书·桥塔》)
这座过街塔在元代位于居庸关关城(今上关)之南,明景泰六年(1455)在旧关南八里之长坡店建新关城,即现在的居庸关,过街塔也才被围在新关城内。元人所称“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是墩台上建有三塔,塔下为矩形平面的墩台,中间辟门洞,以通南北大道,因此称为过街塔。台上三座喇嘛塔大约在明初毁去,台上另建佛殿,中经明正统八年(1443)重修佛祠为毗卢遮那佛殿,又毁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由于塔毁后建殿,明以后多称它为“石台”“石阁”或“云台”,并把“云阁石台”列为“居庸八景”之一,所以居庸关过街塔的基座后来又称居庸关云台。
券门砖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成圭形,其形式是宋元以前城关门洞的常用建筑做法。券顶正中刻五个曼荼罗图样,两斜顶刻十佛。这些雕刻可以代表元代皇室工程石雕精品。券门两旁刻交叉金刚杵及狮、象、卷叶花、大龙神等图案,正中门额上刻金翅鸟王。券洞内两侧刻有四大天王,神情雄劲飞动,并刻有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汉文和西夏文六种文字的《如来心经陀罗尼》和《佛顶尊胜陀罗尼》以及咒语,多种文字同时刻在一起,在我国古代石刻中仅此一例,这也是我国元代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往来的真实写照。云台并刻有《造塔功德经》,末尾有:“至正五年岁次乙酉九月”的题记。
这座过街塔当时最负盛名,著名文士欧阳玄撰《过街塔铭》,称它“为西域浮图,下通行人”。元百招长老有诗云:
“驱车荦确上居庸,古涧流泉拂晓风。当道朱扉司管钥,过街白塔耸穹窿。”
03 北京的过街塔与过门塔法海寺在香山之南,香山通八大处马路的西边不远。一个很小的山寺,谁也不会上那里去游览的。寺的本身在山坡上,寺门却在寺前一里多远山坡底下。坐汽车走过那一带的人,怕绝对不会看见法海寺门一类无关轻重的东西的。骑驴或走路的人,也很难得注意到在山谷碎石堆里那一点小建筑物。尤其是由远处看,它的颜色和背景非常相似。因此看见过法海寺门的人我敢相信一定不多。
特别留意到这寺门的人,却必定有。因为这寺门的形式是与寻常的极不相同,有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上边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国建筑里所常见。
……
法海寺门特点却并不在上述诸点,石造及其年代等等,主要的却是它的式样与原先的居庸关相类似。从前居庸关上本有一座塔的,但因倾颓已久,无从考其形状。不想在平郊竟有这样一个发现。虽然在《日下旧闻考》里法海寺只占了两行不重要的位置;一句轻淡的“门上有小塔”,在研究居庸关原状的立脚点看来,却要算个重要的材料了。
——《平郊建筑杂录》
林徽因、梁思成所著《平郊建筑杂录》中记载了北法海寺门塔的形制,并认为这一发现对居庸关过街塔原貌的考证可以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后来,宿白先生在《居庸关过街塔考稿》中绘制了居庸关过街塔的复原示意图,又提到了彰义门、南口和卢沟桥的过街塔。而后,曹汛先生对资料中所见过的过街塔和过门塔进行了梳理,虽然其中很多都已在历史中消失,却仍藉由文字流传了下来,这里我们只介绍较为知名的几处。
宿白先生绘制的居庸关过街塔复原示意图 (图片来源:《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作者曹汛)
彰义门塔藏传佛教过街塔和过门塔始见于元代,发祥于西藏地区,门上的塔一律为覆钵式喇嘛塔,是元代藏传佛教的一个独特创造。元初已开始传入大都,又传入其他地区,明清两代仍有不少建造。过街塔之传入内地见于记载者,以元大都南城彰义门塔为最早。彰义门为元代南城即金中都旧城西壁北侧城门,遗址在明清南城广安门外。元大都建成后,南城依然繁盛,南来大都者多取道南城彰义门。元人欧阳玄讽彰义门过街塔为名利关,有诗云:
“蓟门城头过街塔,一一行人通窦间。今朝送客又还人,那忍更投名利关。”
卢沟桥过街塔《元史·顺帝纪四》记载:“至正十四年(1354)夏四月,造过街塔于卢沟桥前,命有司给物色人匠……以御史大夫也先不花督之。”吴长元《宸垣识略》卷十三载:“元至正十四年四月造过街塔于卢沟桥。考按过街塔在西直门外迤西四十里,距卢沟桥十余里,今尚存。”吴长元这一条记载,全出自《日下旧闻考》卷九二,是乾隆年间《日下旧闻考》成书时卢沟桥过街塔尚存。按《日下旧闻考》所记方位,是在卢沟桥东北十余里,正是南来入京的孔道上。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大部洲过门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四座过门塔 (图片来源:海淀宣传)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主殿香岩宗乘之阁前建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四大部洲以四座过门塔为代表,是四座以砖石筑的覆钵式塔,四塔分别用四种颜色代表佛教的“四智”,并分别冠以北俱庐洲、南瞻部洲、东胜神州和西牛贺州之名。塔的下面是一个方形台座,南北两面开圆洞门,游人和香客可从门洞内穿过,正是过门塔的传统做法。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在咸丰十年(1860)与畅春园、圆明园等一起被英法侵略军焚毁,这四座过门塔是幸存的劫余之物,造型精美独特,被人们称为红、白、黑、绿四塔,今天去颐和园后山仍可得见。
参考资料[1]北京古建研究所. 北京古建文化丛书·桥塔[M].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4.
[2]曹汛.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09(00):18-36.
[3]张曦沐. 明长城居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05.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平台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