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

北京有句俗语叫“先有潭柘寺 后有幽州城”,潭柘寺是北京历史的见证!大家都知道“潭”指的是潭柘寺后山的龙潭,那这个“柘”代表的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一种树的名字,叫“柘树”。寺后有龙潭,寺前有柘树,因此得名“潭柘寺”。那么今天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潭柘寺的“柘树”。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1)

柘树是潭柘寺赖以成名的宝贵树木。柘树又名黄桑,奴柘,为桑科小乔木,雌雄异株,夏季开花。果实似桑椹,红色,可以食用,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2)

柘树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可制作高级家具。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3)

柘树的树枝非常有弹性,古人用以做弓背。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4)

由于同属桑科,柘树叶可以养蚕,且蚕丝特别亮。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5)

柘树生长在南方,北方罕见,因此潭柘寺的柘树稀有而珍贵。潭柘寺古

有“柘树千嶂”,遍布于四野山坡。后来民间传说潭柘寺的柘树皮能治妇女不孕症,人们变争相剥取柘树皮,因而使满山的柘树几乎灭绝。到了明代,寺内仅在三圣殿旁存留有半截已经枯死的柘树,高4尺有余,寺僧为了给后人观赏,特意盖了一座亭子,将这棵仅存的柘树保护了起来。清代诗人李恒叹惜道,“犹有镇山枯柘木,山僧不惜弃空廊”。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6)

现在潭柘寺山门前,牌楼的西侧,种有一棵高约5米的小柘树,用汉白玉石栏围护着,这是1978年整修潭柘寺时,从后山移植而来的。这棵树的旁边,还有几棵幼小的柘树,这是通过压条的方法,而繁殖出来的。目前这几棵小柘树,是潭柘寺仅存的几棵了。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7)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8)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9)

潭柘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皇帝御赐寺名,比如现在的寺名叫做“敕建岫云禅寺”,是康熙皇帝御笔亲赐的。但是“潭柘寺”这个名字却是自古至今民间一直流传的寺名,可见柘树对于潭柘寺的影响之深远。


文字|潭柘寺市场部

排版|潭柘寺市场部

图片提供| 潭柘寺市场部

交 通 信 息

潭柘寺的由来与传说(潭柘寺的柘)(10)

自驾路线:西五环衙门口桥上京原路(莲石西路)向西,大约十公里到达潭柘寺。(沿途有路标)

来源:潭柘寺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