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西方事物”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为了捕捉那时候的上海,向来善于拍摄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故事的香港导演许鞍华,也于1991年拍出电影《上海假期》,以一种平和与接地气的视角来展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1)

故事讲述了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顾伯(午马饰)自儿子一家移民美国后,一直深居简出,平时只有干女儿(刘嘉玲饰)偶然会来探望。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2)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3)

一天,一通越洋电话打破了顾伯平静的生活:原来儿子和儿媳要把孙子顾明(黄坤玄饰)送到上海托他照顾。

孙子的到来,让弄堂又再次热闹了起来。刚开始顾伯对顾明千依百顺,又是带他住酒店,又是带他吃肯德基,但顾明却仍然无法适应上海的生活。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4)

一次争吵后,顾明离家出走,却不慎掉入河中,然而他的本能反应并不是想办法爬上岸,而是呼叫爸妈和爷爷来救自己。

最后,顾明所幸被村民救起,村民给他找了干净的衣服,还留他下来吃饭。和和气气的氛围,让他开始想念顾伯和弄堂里的邻居们。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5)

于是,顾明决定回到顾伯身边,此后也渐渐拉进了祖孙两人的距离。他开始和爷爷跳广场舞,教学校的同学们打棒球,教邻居滑滑板,和爷爷去剧院里看演出,甚至还撮合爷爷同邻居莫大娘……

然而一转眼,顾明返回美国的日子就要到来,在临别前,他十分舍不得顾伯以及邻居们,说了句“谢谢侬”。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6)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7)

本片通过平淡而又真实的叙事手法,描写出了祖孙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也从中引申了出了“对待新事物应该持包容态度,但也不能丢掉底线”的主题表达。

譬如一开始顾伯包括街坊们对他的态度是十分热情的,后来,当他们发现顾明却因此“变本加厉”以后,便开始疏远了他。而当顾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也开始以平等姿态来融入弄堂里的生活,最终和街坊们打成了一片。

这也反映出“文化的交流不应该是一味的索取讨好,而应该是种相互的行为”。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8)

而在摄影师李屏宾“敏锐”的镜头调度之下,片中的上海弄堂与街道也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9)

饰演顾明的是台湾童星黄坤玄,他曾是杜琪峰、杨立国两位导演的御用小演员,和周润发、张艾嘉、刘松仁等多位大咖都有过合作。

在拍摄本片时他只有13岁,却能够把那种养尊处优的“海归二代”形象诠释十分到位,譬如说英文不说汉语,洗澡必须用莲蓬头,喜欢嚼口香糖、听随身听,让人相信他真的就是“ABC”。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10)

遗憾的是由于时长关系,电影对顾伯年轻时在云南的那条线没有展开,失掉了不少趣味。这也直接导致了刘嘉玲饰演的干女儿像是个“工具人”,对剧情推进没有发挥作用。

而本片在许鞍华的作品序列里虽说相对冷门,却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它承接了《客途秋恨》(1990),又启发了后来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这三部电影的共性,都是借亲情关系来表现文化上的差异与碰撞。

许鞍华电影作品风格(一部许鞍华执导的)(11)

时至今日再看这部电影,除了怀念90年代老上海的风貌,更重要的是令人懂得了如何去正视血浓于水的亲情。

亲情并不代表着你可以一味的索取,当父母等家人日渐衰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着孝敬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维系关系。(张利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