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

她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却没入掖庭,给皇家做宫廷奴婢;她从未拜师求学,长大后却是当时公认的扫眉才子;武则天曾是她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她却死心塌地效忠女皇,成为女皇常伴左右的心腹秘书;她只是后宫的普通女官,却被当时人称为“内宰相”;武则天对她有知遇之恩,关键时刻她却抛弃女皇,另觅新主;她八面玲珑,最擅长左右逢源、狡兔三窟,为自己预留后路,最终却捧着被自己视为“护身符”的诏书、悲惨死去。那么她到底是谁,为何她能从众多的宫廷女奴中脱颖而出,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她聪明绝顶、机智过人,却为何难逃一死、不得善终。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1)

上官婉儿

(一)官宦世家

提起宫廷才女上官婉儿,那可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闻名遐迩的显赫人物。首先,她的出身就非比寻常。打开婉儿的族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官宦世家。我个人觉得:上官家的辉煌史,有据可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北周。婉儿的天祖上官廻任职定襄太守,高祖父上官贤担任幽州太守,她的曾祖父上官弘给隋炀帝效力,任江都副监,曾给王世充当过副手,但在大业十四年的“江都宫变”中被宇文化及集团所杀,她的祖父上官仪在高宗朝,被任命为宰相。上官家历仕三朝,从北周、隋朝到唐朝,在这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上官家五代男子,皆是朝廷命官。到上官仪这代,官位之高,登峰造极。这对于后来的上官婉儿,影响巨大。

虽说上官婉儿有一个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但是等到她出生,这一切荣耀和富贵,很快就都与她无关,成为过去时。就在麟德元年(664年),唐朝中央发生一件大事,正是这件大事,上官婉儿的命运直接跌至谷底。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2)

上官婉儿

(二)惹祸上身

麟德元年,武则天做皇后将近十年,就在这十年里,她的野心随着地位的上升,逐渐膨胀,特别是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纷纷落马之后。武则天开始表现出对权力的极度热衷和贪婪,这就和李治要大权独揽的愿望发生矛盾。非但在权力上,两人有摩擦,而且在皇帝的私人生活方面,武则天对李治也管控得很严。这就更让唐高宗李治忍无可忍。就在这时,武则天厌胜之事被王伏胜告发。于是,高宗皇帝就找当时的宰相上官仪商量废黜武皇后之事。

上官仪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出身,他对于后宫干政,一直是非常厌恶。见皇帝找他商量,他就对高宗说了这样一句话“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意思是说:武皇后专权,天下人对她很失望,应该废黜她来顺应民心。如果这事要办成了,武则天将近三十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自进入唐高宗后宫,武则天就非常注重情报工作,她的眼线遍布整个后宫,用来监视皇帝后妃的一举一动。就在皇帝正和上官仪热议此事时,武则天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情况,她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就径直找到唐高宗,对唐高宗一顿长篇大论,说服皇帝收回成命。武则天从天而降,这让唐高宗一时不知所措,尴尬之际,李治做了一件非常不厚道的事,推说是上官仪怂恿自己废黜皇后。就这句话,上官仪及其家族的命运就算注定了。

朝廷最后判决: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王伏胜一同被处死,查抄家产,家庭女性成员没入掖庭、充当宫婢。这时的婉儿,还不足一岁。对于家族的变故,尚在襁褓的婉儿自然无法感知。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3)

上官仪

(三)命运多艰

说起上官婉儿,那是一个传奇,据说她出生前,母亲郑氏,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巨人,巨人交给郑氏一杆秤,说此称可称量天下士。郑氏心想,这梦肯定预示自己会生男孩。结果在麟德元年(664年),生下女儿上官婉儿。婉儿的母亲郑氏出身名门望族,是大家闺秀,可一朝落难,也只能放下官宦贵妇的架子,忍辱求生。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女儿,郑氏也是满眼含泪、无限心酸。

幼时的婉儿就表现出聪明秀出,活泼可爱的天性,得到当时很多其他掖庭宫婢的疼爱。母亲郑氏昔日是千金小姐,读书识字,很是精通。现在虽遭厄运,没入掖庭,但是她还是满心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识文断字。婉儿也果然没让母亲失望。在母亲的精心教导下,婉儿的诗词文章一日千里、进步很大。当然,这可能是爷爷上官仪出类拔萃的文学基因,在隔代孙女小婉儿身上不断催化质变的结果。十岁的婉儿就能写出意境高远、锦言锈句的斐然文章。后宫掖庭的人都不断传扬小婉儿才华横溢的神话,说她真不愧是宰相孙女。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其实也非常喜欢读书,武则天之所以通读史书、学习诗词文章,也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这一点,杨氏和郑氏倒是蛮相像的。也正因为如此,终其一生,武则天都非常喜欢有文学才华的人。特别是听说掖庭竟然埋没这样一位不世出的小神童,她的爱才之心马上被激活,她决定寻个时机,会一会这个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小才女。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4)

武则天

(四)知遇之恩

仪凤二年(677年),十四岁的上官婉儿,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灭族仇人—武皇后。武则天见婉儿和自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年岁相仿,长得是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心中很是喜欢。于是马上出题,考较婉儿。再看婉儿,料加思索,拿起毛笔,一挥而就。武则天看过行文,大加赞赏。夸赞婉儿的文章不仅言辞达意,还文采斐然。高兴之余,武则天马上下令,免除婉儿奴婢身份,将其纳入自己的文秘班子,专门负责文字起草工作。

上官婉儿如今的处境,真是非昔日可比。尽管武则天害得上官家家破人亡,但长期的宫廷生活经历,练就了上官婉儿心思缜密、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深陷逆境的婉儿只能将仇恨都埋在心底。非但如此,她还要对武则天曲意迎合,耐心侍奉。因为此时,对她这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而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5)

上官婉儿

(五)辅佐女皇

上官婉儿真正开始显赫、引人注目,始于武则天在天授元年(690年)称帝之后。当了皇帝,武则天就更忙了,那是日理万机,像诏书敕令类的文告,每天都要起草很多。这时候,上官婉儿表现的机会到了,婉儿的确才智非凡,绝对是个好秘书。她每次起草的诏令,既能忠实于皇帝本心,又能表现出大国的风流文采。因此,当时人都称婉儿为“内舍人”。所谓舍人就是指中书舍人,在唐朝,中书舍人的专职就是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武则天很喜欢诗歌文学,也迷信文字的神秘力量。因此唐高宗和武则天,是唐朝皇帝中,最喜欢更换年号的两位。紧张工作之外,武则天特别喜欢在宫中,举办风雅的文艺活动,其实就是赛诗会。每次赛诗会,婉儿都被武则天任命为评委。等到堂下才子们都作好诗文,一篇篇呈交给婉儿时,婉儿就一篇篇快速浏览,随即在心中做出评价,等所有的文章都审阅结束,婉儿就非常公平地评出这些文章的名次。而且每次,大家对婉儿的点评,都心服口服。婉儿俨然成为武周王朝的诗歌评委主席。

对武则天而言,婉儿既能干工作,又能陪娱乐,还能照顾人。这简直就是皇帝秘书的楷模。而且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年岁相差无几,特别是太平出嫁、搬离皇宫之后,就难得进宫陪伴母亲。也就是说: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真正相处的时间,其实极其有限,肯定比不了朝夕不离左右的婉儿。因此我想,武则天有时可能会把精明能干的婉儿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6)

上官婉儿

(六)炙手可热

上官婉儿真正炙手可热,还是在通天元年(696年)后。这时的武则天年过七旬,身体大不如前,再加上东宫虚悬,又不知到底该选谁做接班人,为此左右为难,劳心费神。有时偶尔也会让婉儿参与决奏。实际上,婉儿就拥有国家最高决策建议权,这个权利的确不小,一定程度上,她甚至可以左右女皇。因此在外间,她有“内宰相”的称谓。

(七)左右逢源

圣历元年(698年),在狄仁杰等诸多忠于李唐王朝大臣的劝谏下,女皇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侄子武承嗣、立儿子为皇储。就这样,流放在外十五年的李显,在员外郎徐彦伯秘密护送下,重返洛阳。同年9月,被母亲立为皇太子。至此,李武两家持续多年的储位之争,尘埃落定。

人活七十古来稀,此时的武则天已经75岁了,风烛残年。眼见着女皇一天天衰老下去,一贯善于见风使舵的上官婉儿就动了抛弃女皇,改投下任皇帝的念头。首先,她和太平公主依旧保持亲密的友谊,同时也伺机向其他李唐皇族成员示好。另一方面,她也不忘和武家搞好关系,甚至不惜投怀送抱,和武家的政治势力代表人物武三思私通。这是搞政治投机,属于典型的两面押宝,脚踏两只船。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7)

上官婉儿

(八)二张崛起

女皇晚年,特别是在李显被立为太子后,她对朝政就更加懈怠。这时的武则天整天想着如何享受生活,早年热衷政治的激情,此刻早就消退殆尽。也就在这时,武周王朝,有两个人的政治势力,开始迅速膨胀、到了人人侧目的地位。这两人就是张昌宗和张易之。

当初,见母亲整天闷闷不乐,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太平公主,就在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向女皇推荐貌了美如花的张昌宗。没曾想,武则天一见张昌宗,就惊为天人,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张昌宗也就顺势做了武则天的面首。要说张昌宗兄弟关系真好,得宠之后的张昌宗还不忘提携兄弟,又向女皇推荐了哥哥,就这样,张易之也做了武则天的男宠。从此之后,小哥俩整天陪伴在武则天身边,把晚年曾一度郁郁寡欢的女皇哄得团团转。逐渐这二人,就成为女皇须臾不能相离之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张兄弟利用女皇的宠信和私情,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插手朝政,趁机崛起。很多寡廉鲜耻的大臣见二人如此受宠,就纷纷投靠在二张门下。因此,二张集团也就成为武周王朝晚期,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为了安天下之心,在政治上强化自己真心回归李唐的愿望,武则天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思的大事,就在大足元年(701年)的十月,她率领群臣,离开居住了18年的神都洛阳,西入长安,后又改元长安。因此大足元年也成为长安元年。本来这事对李唐宗室来说,是好事。但是二年后,武则天又重新把都城迁回了洛阳。这就让李唐宗室成员和李唐的拥趸大臣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是不是皇帝心思有变,要更改主意,不想回归李唐王朝了。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8)

太平公主

(九)参与政变

而且这时的张氏兄弟,气焰熏天,和朝中大臣多有不睦。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将这二人绳之以法,省得两人总是在女皇面前搬弄是非、在朝廷上兴风作浪。虽然朝臣想了很多办法对付张氏兄弟,但武则天就是一心一意包庇纵容二张。见常规手段,难以达成目的,厌恶二张的宗室、文臣和武将均不谋而合,想到了用政变方式,诛杀二人。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趁着女皇病重,以宰相张柬之为首、连同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和禁军统领李多祚等人一起,发动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这场政变不但杀死了张昌宗兄弟,顺便也把武则天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让太子李显顺利复位。

这场政变的主要参与者,除了刚才提到的六人之外,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三人,也都统统加入进来,如果没有李显的首肯,那么这场政变就是地道的大臣谋反,而不是帮助太子复位的义举。此外,还有一人参与其中,那就是上官婉儿。首先婉儿在外朝没有政治势力可供依靠。武则天是很重用她,但是现在武则天老了,一旦女皇不在了,婉儿必然前途堪忧,为了保住现有荣华富贵,最好的选择就是转投未来皇帝,因此她有与李显政变集团合作的主观动机再者,她有和政变集团合作的有利筹码。因为她整天生活在女皇身边,负责女皇的起居。武则天自重回洛阳后,大臣她不见,连儿子两三个月也见不到她,而皇帝之间的权力交接又极为关键且敏感,不容有失,为此,老皇帝的健康状况,政变集团最为关心,恰恰李显他们偏偏得不到这种消息。这时,婉儿的利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9)

上官婉儿

(十)风光无限

政变结束,李显复位后,就拜上官婉儿为正二品的昭容(九嫔之一)。现在,婉儿摇身一变,又成为中宗皇帝的心腹小秘了,朝廷所有诏令的文字起草工作,都交由上官昭容负责。其受宠幸程度和地位,超过武则天时代。这也反证了婉儿参与了政变,而且是有功之臣。为了酬报上官婉儿,唐中宗还把冤死多年的上官仪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还册封婉儿的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估计九泉之下的父子两人,做梦都想不到,上官家还能重见天日。更没想到上官家的门楣还能再次荣耀,而且是靠着家族中女孩实现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原本是说杨贵妃,我觉得用来形容上官家也非常合适。

中宗虽然复位成功,但是朝政格局却是君弱臣强,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功臣权力很大,另外李旦和太平公主也分割不少皇权,唯独自己这个皇帝,反而实力最小。于是,中宗就和韦皇后联手,寻找盟友,打破君弱臣强的不利局面。通过上官婉儿的关系,他们找到了武三思。武三思在政变后正郁闷着呢。见皇帝主动向自己伸橄榄枝,大喜过望,马上表示愿为皇帝效犬马之劳。正是通过武三思,张柬之等五位功臣是备受打击迫害,一个个均被逐出朝廷中枢。安国相王李旦和镇国天平公主见状,也是噤若寒蝉,不敢乱说乱动了。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10)

上官婉儿

(十一)唐隆政变

中宗重掌权力后,皇后韦氏不甘寂寞,变得野心勃勃起来。她竟也学婆婆武则天,和皇帝一起参决政事。这时的婉儿不仅是中宗的心腹,同时也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高参。景龙四年(710),中宗突然暴崩,韦皇后就开始明显表露出自己的政治野心。在她的授意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草拟了一份遗诏,遗诏核心内容有三: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太后摄政。如此三项用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不同意,还擅自删去了“李旦辅政”这条内容。这样一来,韦皇后就彻底得罪了李唐皇室。为此也激怒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才引发“唐隆政变”,唐隆政变的具体介绍,我在本账号的另一篇文章中有介绍,如果想了解,可以点击阅览。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11)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

(十二)悲剧人生

政变的结果: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最先被政变士兵杀死,等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镇定自若,率领宫人,排队迎接临淄王,并手捧之前那份遗诏原本给刘幽求看,证明自己一直都心系李唐宗室,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还是斩杀了上官婉儿。就这样,一代才女,香消玉殒。婉儿死后不久,唐睿宗就给她平反,妥善安葬、恢复她昭容的身份,谥号惠文。开元初年,已贵为九五至尊的李隆基还命人收集上官婉儿生前的诗作,整编成册,并令张说为其作序。

回顾上官婉儿,她真的是一个悲剧性历史人物。出生不久,她的家族就被武则天彻底毁了,是母亲郑氏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后来因为自身才华被武则天发现,才因此受到赏识和重用。面对仇人的任命和差遣,她无法拒绝,也无力反抗,只能是委曲求全,选择与仇人武则和解,捐弃前嫌。在举目无亲的后宫,因为没有家族势力做后盾,她只能依靠自己。这就使得她的性格中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在每次危机到来之前,她总会见风使舵,狡兔三窟,预先为自己寻找后路,把自己置于绝对安全之处,以求自保。因此,她性格中的反复无常和善变不忠,就常为史家所诟病。其实平心而论,她的这个性格,是源于她没有任何政治势力可供依靠,只能以智图存,这也是残酷的生活环境,催生出的特殊生存哲学。也正是靠着这套生存哲学,她度过一场又一场的人生危机,但是面对李隆基这样的政治牛人,她的生存艺术就再难发挥效力。不过尽管如此,这样一个孤苦无依、才华横溢而又花容月貌女人的无辜惨死,还是让千百年来的文人士大夫不免扼腕叹息。

武则天为什么杀李隆基的母亲(凭借文采被武则天提拔重用)(12)

上官婉儿

喜欢历史的朋友,如果你对文中的观点另有看法,欢迎留言,大家共同讨论。阅览后请别忘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和转发支持作者。关注头条号:历史探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