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师范文史班毕业39年同学聚会(黄麓师范98级民师班20周年同学会记略)
作者:李康满
这是一个特殊的班集体,1998年10月,作为全省最后一批民师班学员,我们怀揣录取通知书,从巢湖的不同地方齐聚西黄山脚下的黄麓师范,全班共有74名学员,最大的51岁,最小的仅29岁,大家都是1986年之前就任教的民办(代课)教师,告别学生时代至少也有12年了,一夜之间,我们又从讲台上坐到了讲台下,回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学生时代。
学校考虑到我们的特殊性,给予了特殊的对待,我们的教室和寝室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学期还有半个月的农忙假,并且默许学员在寝室内抽烟。学校考虑得十分周到,为我们配备了一支有经验的教师队伍,他们由徐良发、方安全、王时忠、蒋长好、臧小莉、李泽刚、吴守仁、童永翠、陈永生和唐寿生十位老师组成,并由徐良发老师担任班主任,后来在学员们的要求下还增设了音乐和美术课,分别由王曼棠和另一位老师(恕我已忘其大名)任教。这些老师除徐老师年龄稍长外,其余都和我们年龄相仿,甚至有的还小一些,最小的臧小莉老师当时只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刚从大学毕业,比我们每个人的年龄都小得多。
民师班学制为两年,第一年在黄师学习,第二年回原单位实习。记得开学第一天晚上,学校在阶梯教室为我们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开学典礼,学校领导悉数参加,校长陆文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实际在校的时间很短,除寒假外仅仅八个月,但就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我们系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教学业务能力,一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1999年6月底,大家完成了在校学习任务,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谁也未想到,这一别就是将近二十年,虽同处一市,但由于工作忙、杂事多,我们却难以见面,转眼到了2018年秋,即我们相识黄师20周年的时候,班长李昌斌同学决心把失去联系的同学们重新聚集起来,他与褚道志、张荣、孙祥玉、李霞、李自平、姜金枝、余华红等同学一拍即合,组成了聚会的筹委会。当务之急是组成一个同学群,很快,一传三,三传十,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就有将近六十名同学聚集在微信群内,大家一致同意在近期内举行聚会。
11月23日,虽然已是初冬时节,却仍是金风送爽、艳阳高照,52名同学齐聚巢城金玉满堂大酒店,已经退休的班主任徐良发老师从合肥专程赶来了,正在江西旅游的凌本姐同学赶来了,远在上海工作的胡巧珍同学赶来了,白发皤然的黄祖培同学赶来了……玫瑰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二十年不见,我们都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场,最小的李霞、胡建华、向青同学均已年届五十,当年的帅哥靓妹们悄然跨入了大叔大妈的行列,甚至有不少人当起了爷爷奶奶,刘邦华、孙云富、毕早英、徐其梅等十多个同学已离开工作岗位,成为退休一族。
久别重逢,大家都格外激动,同学们谈笑风生,兴致勃勃,互吐衷肠,共叙离情别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年同居一室的同学更是格外亲热,我们男寝102的王天富、高树平、张乐平等八人一见面就粘在了一起。
从各自的介绍中,得知同学们工作如意、家庭幸福,特别是当听到身有残疾的翟青平同学花甲之年喜当新郎,看到当年愁云满面的夏玉茹同学终于有了幸福的归宿时,大家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周呈长、陈绍金、褚道志、冯仕辉、胡巧珍、李道和和张赦业等同学事业有成,担任了领导职务,大家为他们感到自豪。“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间,已是子夜时分,大多数同学却心潮难平、无法入眠。
翌日早餐后,我们乘座大巴奔赴母校黄麓师范,一路欢声笑语,孙祥玉同学率先献歌一曲,在她的带动下,黄祖培、刘祖龙、凌本姐、李光华、褚道志、甘海波、鲍雯等同学一展歌喉,整个车厢沉浸在无比欢乐中。
车到黄师,大家急切地涌入母校的校园,教学楼外墙滚动着欢迎横幅标语,几个满脸稚气的小学妹身佩绶带躬身相迎。看着熟悉的教舍,熟悉的一草一木,很多人的眼睛i湿润了,学校在阶梯教室内为我们召开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大会,李自平、孙祥玉代表全班同学致词,方安全副校长、吴守仁主任以及徐良发老师先后作了饱含深情的讲话。会后,大家集体参观了校园及焕然一新的洪家疃村,仔细瞻仰了爱国将军张治中故居,并在故居前合影留念。
中午在烔炀镇月亮湾,师生共进午餐,席间大家纷纷起立敬酒,向尊敬的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向分别已久的同学们送去美好的祝愿,酒不醉人人自醉,大家都陶醉在这美好的气氛中。饭后,我们游览了湖滨湿地,面对一望无际、微波荡漾的湖面,同学们欢呼雀跃,心旷神怡。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这美好的时刻,我们的友谊定格在镜头中。
太阳偏西时,我们又登上大巴,直奔八十里外的银屏镇虎泉山庄,当晚,在山庄前的空地上举行了热闹的篝火晚会,大家手挽手、肩并肩,愉快的笑声、悠扬的歌声飘荡在静静的山谷里,我们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当晚睡在山庄简朴的木床上,我们再次成了上下铺的兄弟姐妹,这又是一个难眠之夜。翌日上午登山,已过知命之年的我们,仿佛又年轻了二十岁,在荆棘交错的林间小径上策杖而行,经过一个多小时,大家终于登上顶峰,极目四望,天高云淡,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
下午,大家难舍难分、依依惜别,这次聚会虽然仅仅持续了四十多个小时,但大家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因公外出、未能与会的王时忠老师给我们送来了衷心的祝福:故人常聚话桑麻,叙旧望新诗酒花。莫忧生活新时代,平安健康幸福家。感谢王老师,正是他当年把“民师”别出心裁地解释为“人民教师”,这使我们大为感动、难以忘怀。甘海波、刘祖龙、凌本姐、刘晓辉等同学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诗章,我也忍不住打油一首,以纪其盛:往事如烟聚灵台,峥嵘岁月过眼来。将军像前曾留影,清水塘边常徘徊。此时此刻梦未醒,那年那月人犹在。莫道别后难相遇,天高地阔纵英才。
这次聚会,虽然筹委会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李德厚、王益保、孙晓萍、宋更生、夏优秀、江传云等21人仍然遗憾缺席,大家都非常想念他们。
同学们回到各地后,又继续着过去的平静生活,但同学群内激情如旧,温暖如春,黄祖培、李昌斌、孙祥玉、张桂珍、高清菊、李德厚、张宗胜等同学经常给大家发来温馨的问候,使大家不时感受到浓浓的同窗情。“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陪你到夜深,有人陪你把酒分”,这就够了。
愿友谊之树常青,愿希望之花常开!
最忆是巢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