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者和弱者不同的态度(关于强者和弱者的思辨)
无意间在广场舞现场听到这样一句歌词:“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细细咀嚼,充满了人生的哲学思辨,这个世界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多数人无法达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自知,甚至在想象中与整个世界或博弈抗争、或寻求慰藉,成为精神胜利的“阿Q”。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这样的观点,智人比猴子只是聪明一点,但却因为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尤其是讲故事的能力,使得智人们具备了统一意志的智慧,学会了在狩猎采集中分工协作,也因此,智人走到了食物链的最顶端,而猴子则成了动物园里的宠儿。但智人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想象并定义出诸如强弱、高低、大小、贵贱等概念,使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共识,但同类之间的忌妒却成了共性。“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罗素的经典名言倒出了人类的复杂真相。
攀强踩弱是人类基因的一部分,因为强者永远是抱团取暖里的那个大哥,这也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因为模仿是最原始的学习方法、生存办法,模仿的对象必然是与众不同的强者。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强大,因为恃强凌弱从来不带贬意,也无需歉意。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时,你的不爱说话就是深沉,你的坏脾气就是个性,你的没大没小就是随和。当你弱小的时候,你的不爱说话就是木讷呆板,你的坏脾气就是情商低,你的没大没小就是没教养。强大的时候,总有人原谅你的弱点,弱小时总有人放大你的缺点。
强大带来的不仅是弱者的敬仰畏惧,还有普通大众的盲从认同。罗伯特•西迪奥尼在其畅销书《影响力》中,深刻总结了提升影响力的六大原理,其中一个就是权威,因为在权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几乎愿意干任何事情。无独有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再一次印证了人类天生就有服从权威的倾向,在强者的命令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好人也可能会对跟他毫无关系的人作恶。众所周知的“马太效应”也让强者思维、成功优势得到强化,因为一个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这种进步、成长、强大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使强者愈强、强都恒强成为趋势。
或许,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争强好胜并不是缺点,而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使然,无可厚非。也正因如此,带有情怀、充满人性的文化有了强弱之分,弱势文化的人想的是凭什么,而强势文化的人想的是为什么。水木然在《人间清醒:底层逻辑和顶层认知》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所谓“强者思维”,就是发现并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从而不断地向上和进取,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文化。所谓“弱者思维”,就是总把自己放在被救赎的位置,总是渴望通过依赖去生存,是一种期待救世主的文化。所以,示弱的永远都是强者,逞强的永远都是弱者。
强弱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思维方式,《穷爸爸富爸爸》一书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却讲出了贫穷富贵的底层逻辑。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他们说:“我怎样才付得起?”富爸爸解释说,当你下意识说出“我付不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问“我怎样才付得起”,你的大脑就会动起来。有些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很辛苦,其实是疏于思考、不愿改变的惰性使然,是一种低层次的、所谓的勤奋,无助于人生、无益于成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阴阳交互感应,五行相生相克,造就了江河大川壮美雄伟,维系了人间的平衡稳定,世界似乎很单纯。但因为执着于强大、纠结于利益,人又在不经意间分出了等级品阶,由差异性逐渐演绎成复杂性,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一样的乐趣、不一样的挑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