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分类并举例(饮食字传食材篇)
“鸡”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有写成象形字的
;也有写成后来小篆、隶书、楷书等繁体字形所沿袭的非象形字
(雞),左边“奚落”的“奚”表示它的读音与“奚”相近,右边原本指短尾鸟的“隹”表明它的意思与鸟禽有关。《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知时畜也。
所谓“知时畜”,指的是公鸡在黎明时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也就是令习惯于睡懒觉的人比较郁闷的雄鸡报晓现象。
* 花鸟蔬果册 鸡 清 任颐
关于这种现象,根据三国时期宋均作注、清代黄奭辑录的《春秋说题辞》,古人认为,鸡是阳气积聚的生物,黎明时分能够感觉到太阳即将升起,于是便用啼叫传达这种感应。当然,先天具有这种本能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公鸡,母鸡是否具备同样的天赋,人们不得而知,因为它们并没有用任何行为表现出这样的本能。因此,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牝鸡无晨”一说,意思是说母鸡并不具有打鸣报晓的特性。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公鸡报晓的原因在于它们脑子里有一种名为“松果体”的腺体,这种腺体一到天黑就会分泌一种叫作“黑色紧张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令公鸡对明暗变化极其敏感,因此,它们就会在光线变化时本能地鸣叫。
* 鸡图 宋 毛益
任何动物的本能原本无所谓好坏,但是自从春秋战国时“四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的两名门客装鸡扮狗,偷盗狐裘、骗开城门之后,“鸡鸣狗盗”便成了对没什么大本事或者偷偷摸摸做事的人的一种讥讽与轻蔑。例如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狗盗鸡鸣,遮遮掩掩。”这完全是由于人的不慎反而令鸡狗蒙冤。但是轻视归轻视,无论雌雄、羽色、肥瘦、老幼,各种类型的鸡仍然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美味。采用酱、卤等方法,甚至只是在沸水、冰水间冰火两重天之后,烧鸡、卤水鸡和白斩鸡等便成为冷碟儿中的明星;而用文火炖煮的鸡汤,除了化身为各种滋补汤品,还可以承担给其他菜品增鲜、提味的重任;各大菜系中,辣子鸡、鸡豆花、肚包鸡等等,更是以它们特有的色香味形丰富着已经琳琅满目的餐桌……而且,中国名菜还一向不缺传说与典故,比如“汽锅鸡”和“叫花鸡”。
* 鸡缸杯 明
“汽锅鸡”据传起源于清朝年间。当时不知是哪个皇帝巡视云南,地方官为了讨好御驾亲临的主子,于是便向民间悬赏征集云南特色菜。一位名叫杨沥的贫苦青年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所以揭榜并承诺献上一道融合火锅与蒸菜技法的“汽锅鸡”。没承想,到了做菜的时候,他陡然发现已经准备好的汽锅不翼而飞了!这下可犯了欺君之罪。大祸临头的青年,只好向官府道出原委。幸亏那位尝遍龙肝凤髓的皇帝还算开明,了解情况之后,下令赦免了那个青年,这才使得青年避免了一场“六月飞雪”冤案,同时也使得这道名菜得以问世并流传至今。相比之下,“叫花鸡”的履历显然就没那么高大上了。这道菜一听就是下里巴人的菜式,与“叫花子”缘分不浅。而根据传说,它的确是明末清初江苏常熟虞山脚下一位讨饭者的杰作。他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以黄泥包裹整只鸡,然后把泥团放入火中煨烤,等到泥干肉熟,再敲去泥壳享用。这道菜后来经过不同大厨或食客们的改良加工,配料、作料以及外面包裹的材料都有一些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沿袭了最原始的烤炙法,同时也继承了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的菜名。看起来,美食当前,也是英雄莫问出处了。
* 古今人物故事百图 处宗鸡谈 清 吴友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