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注释】:缕:丝线。麻: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部的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

蚁阵:蚂蚁群出时,排列有序,犹如一字长蛇阵。。宋陆游《睡起至园中》诗:“更欲世间同省事,句回蚁阵放蜂衙。”《西游记》第六六回:“人如蚁阵往来多,船似雁行归去广。”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弱谁强排蚁阵,争甜争苦闹蜂衙。”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2)

蜂衙:(1)群蜂早晚聚集,簇拥蜂王,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宋陆游《青羊宫小饮赠道士》诗:“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元钱霖《清江引》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3)

(2)指飞绕的蜂群。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试问蜂衙,何时昼锦春如画。”

(3)蜂巢。元赵奕《黄龙洞》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赪(chēng)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注释】:赪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常被视作吉祥之兆,在诗词画作中,也常作为鲜活的点睛之笔。汉刘向《列仙传;吕尚》:“吕尚隐钓,瑞得赪鳞。”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花惊度翠羽,萍散跃赪鳞。”唐潘炎《漳河赤鲤赋》:“赪鳞耀彩,碧水无波。”唐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4)

冻雀:冬日里受冻挨饿的雀鸟,常以此比喻饥寒交迫的黎民百姓。宋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5)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天色苍茫而鸦声扰人,往往能倍增羁旅之客的寂寞孤苦之感。此中况味,最著名的句子,莫过于元马致远的散曲名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堕酒,碧沉茶,品笛对吹茄。

【注释】:白堕:人名。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刘白堕酿造的美酒。今人说起美酒,尤其是诗词世界里的美酒,或许,大多都会想到曹操曾为之代言的杜康。事实上,在中国的酒文化里,白堕酒曾经是可以与杜康齐名的佳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后因用作美酒别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宋陆游《官舍夙兴》诗:“不復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寧。”

碧沉茶:茶名。茶汤呈深绿色的茶。碧沉,深绿色。唐曹邺《故人寄茶》: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笛、笳:二者同为中国民族吹奏类管乐器,且在形态上颇有相似之处。在诗词世界中,笛声常代表着思乡之情,如: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而笳在诗词中则常用于渲染悲凉之情。唐杜牧《边上闻笳》:“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注释】:秋凉梧堕叶:秋来梧桐落叶最早,故有“一叶知秋”的典故。明朝民谣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堕:落。堕叶就是落叶的意思。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6)

春暖杏开花:春天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是春景中不可忽视的美。唐罗隐《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宋王安石《北陂杏花》: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7)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注释】:雨长苔痕侵壁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意的化用。壁砌:门前台阶。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8)

月移梅影上窗纱:是元朝诗人刘秉忠《焚胜梅香》中“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诗意的化用。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9)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bì lì);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注释】: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0)

筚篥:乐器名。一种管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其声甚悲。唐朝诗人李颀有《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其中有“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1)

晚照:夕阳余晖。此句里有白居易《琵琶行》之意境。宋刘敞《琵琶亭》: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歌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2)

琵琶: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唐朝白居易有名作《琵琶行》,其中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声律启蒙三十册(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3)

【译文】:

松树和柏树相对,丝线和麻线相对,排列成队的蚂蚁和聚集成群的蜜蜂相对。

红色的鱗鱼和纯色的白鹭相对,冬天的麻雀和黄昏的乌鸦相对。

白堕美酒、碧沉铭茶,聆听笛声和吹奏胡笳相对。

秋天凉风阵阵,梧桐叶片片落下;春天暖风拂面,杏花怒放。

连天阴雨,墙缝长满了青苔;月亮西下,梅花的影子渐渐移上了窗纱。

秋风掠过像吹奏的筚篥飒飒作响,西下的夕阳,在江面上投下的倒影,像闪动的琵琶。


下平15韵有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 了 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