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字起源与演变(字蕴含远古奥秘)
舌头是“味觉”的主角,“味”字却不属于“舌”部,仓颉造字何其不公!然而,笔者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舌头争功,转眼又要说“味”字造得就是对!先看古代字书是怎么解释“味”字的。《说文解字》说,“味”就是“滋味。“味,滋味也。”“滋”带“三点水”旁,规定了“味”不离水,这就强调了是味蕾的感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味觉是对“溶解(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觉。而不是鼻子感觉的“臭”。味、本有分工,可惜后来“味”就变了味儿,包括了气味。《辞海》解释“味”字跟古代字书不同,头条就是:“滋味;气味。”接下来就把味觉、嗅觉混在一起,说“如酸味、甜味、香味”。
气味
“味”字变得不分滋味、气味,时间大约在唐朝,《辞海》的例句是杜甫的诗,歌颂奶酒“气味浓香”。“味”的字形更值得仔细玩味。《说文解字》只说“从口,未说过,“表音的字符更能表义”是汉字发展的规律。一查,果然大有启示:“声”,未免简单。可以再从去掉偏旁的“未”字捕捉点儿信息。上面字本来就当“味”讲。《说文解字》:“未,味也。六月滋味也。”注意,又提到“滋味”。“未”的篆字是枝叶下垂之象,《说文解字》:“象木重枝叶也”表示禾木繁盛,这可能透露了中国人“味”感发达源于种庄稼的实践。再深思,连十二时辰的“未”也来自农作。《说文解字》:“五行木老于未。”
《辞海》旧版书籍
段玉裁注引《淮南子·天文训》说:植物从生到老的时间阶段,对应着一天的十二时辰,转折点在下午两三点钟。这就提示我们,“粒食”的华人感受的“味”,跟别种文明的人类自来就是不同的。例如“甘”是“尝百草”的中国人独有的味觉,英文没法儿翻译。“五行”理论也跟“味”密切相关,最早对“甘”味的阐述是从庄稼来的。《尚书·洪范》:“五行;……稼作甘。”“五味”就是“五行”的表现之一。“甘”是五味之本,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是一种似淡非淡、非常微妙的感觉,其微妙之处在于包括嗅觉的成分,即黍米的暗香。“香”的篆体字形是上“黍”下“甘”。
董仲舒
“暗香”是吃在口中的嗅觉,这是本书核心中的核心,详见后文。谷物的暗香,因为太微弱,要么被嗅觉的花香所掩盖,在肉食的西方就是如此。要么跟“味觉”结合得难舍难分。唯有“粒食”的中国人可能体味到它的存在。为了避免跟“嗅觉”含混,为了方便本书对“味道”分析。笔者决定使用一个新术语:鼻感。《说文解字》对“甘”字的解释说:“甘”就是美味。“甘,美也。”又,“美,甘也。”释文接下来还有更深奥的一句:“甘”还象征着“道”的哲学奥秘。《说文解字》:“甘,从口含一。一,道也。”这就是饮食文化探究的巨大意义与兴趣之所在。总之,不管带不带口字旁,“味”字都透露了中国话的“味儿”之奥秘:简直没法儿排除“鼻感”的成分。
嗅觉
饮食之“味”,三物同名烦死人。一代相声宗师侯宝林有段相声谈方言,说胶东人油、肉不分,都拼作you,学肉铺掌柜向顾客要钱,说“你给了肉钱没给油钱”,顾客说都给了,他还是重复给了you钱没给you钱,总也说不清楚,一生气连喊:“不要了!”其实胶东话里肉、油可以靠声调来区分。这个笑话表明,两个东西名字混同是多么烦人的事,更不用说三个东西完全同名了。汉语里的“味”是三个东西共用同一个名字,这给人带来的困窘可想而知。如今一提“味”,笔者的脑子里就有三个意思一起蹦出来,叫人有口难辩,真烦死人。读者诸君不会有这种烦恼,笔者研究饮食问题之前也一样。大热天汗水流进嘴角里,“味儿特咸”,说的是舌头的感觉。
侯宝林(左)
穿胶鞋脚出汗,“味儿大极了”,说的是鼻子的感觉。美食家尝了一口蟹螯白肉蘸姜醋,喊声“味儿好极了”,说的是舌头感到的鲜加上咸,加上鼻子感到的清香。孤立地听个“味”音或见个“味”字,谁知是舌头感觉的“滋味”,咸、酸、甜、苦?化学老师说,水的性质是“无色、无味…”;看中医,处方中有鱼腥草,回家查查药书,此药的“味”是“辛”,辛近于辣,传统上被认为“五味”之一。却只字不提带有腥气;丁香“味苦”,药书也不会说“香”。原来中医跟化学家一样,所谓“味”纯粹指的是舌头的感觉,鼻子的感觉是另外一件事。现在要分析概念的不同,没有清晰的词怎么行?
鱼腥草
暂且借用洋词儿,舌头的感觉用 taste,鼻子的感觉用 smell,吃东西时口鼻合一的感觉用 flavouro诚然,英语中的 taste偶尔也 flavour混用, smell则是绝对独立的。笔者曾抱怨祖先:怨不得人家说汉语落后,连日常生活的用词都一塌糊涂。研究饮食文化时,一经深入探究就恍然大悟,责怪自数典忘祖。跟“吃的感觉”相关的词儿,汉语里本来既不缺少也不含糊,相反,甚至比英文的概念更清晰。下文细说。“味”的词语混淆确实存在,但那是后来演变的结果。表面看是词语的“化”实际上恰恰是“吃”的感觉超常进化的结果,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高度发达。至于文化的进化为什么偏会带来概念的混乱,真是一言难尽。简单说,三个词语的混淆,反映了“味”的难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