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和南昌起义哪个重要(为什么选择九省通衢武昌)
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清末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的原因
2、时间跨度:1910年—1911年
3、重要名词:黄花岗起义 武汉三镇 九省通衢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首义之城
4、重要人物: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蒋翊武 孙武
黄花岗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在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一直致力于在西南和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区域发动武装起义,这是因为广东地处沿海,与海外联系紧密,距离清政府京畿地区远,革命形势好,募集革命经费容易等原因。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黄兴担任总指挥。这是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第十次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随后与来镇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牺牲的烈士七十二人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深刻反思
黄花岗起义的失败,革命党牺牲了一大批精英,如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使革命党领导人感到痛心和失望,但他们并不灰心。
其后,革命党人对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反思,对前阶段华南战略实施过程作了认真总结,思考下一步选择更适合的起义地点。
孙中山、宋教仁等决定在上海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计划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湖北的各种优势条件,使革命党人开始经营湖北武昌。
武昌的优势:人员基础
武昌是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不平等协议确定的通商口岸,开埠五十年来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洋务运动中开设的中外资企业集中了大量产业工人,当地人民接受国外的思想文化也较多,近年组建的新军中接受革命思想的军官和士兵非常多,这些形成了举行革命起义良好的人员和思想基础。
武昌的优势:政治思想基础
有了人员基础,再加上优良的教育改革基础,就有了思想文化宣传的土壤。当初张之洞就任湖北时,从1890年到1907年曾在武昌创办了28所新式学堂,派遣多批留学生赴日欧学习,湖北的教育改革处于全国前列。
多年下来培养了大量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新式人才,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倾向于民主革命。他们创办和参加革命团体和各种教育机构,如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共进会等;参与创办革命报刊,如《湖北学生界》、《国民报》、《大江报》等,揭露清政府统治的黑暗统治,大力宣传民主文化思想,提倡民主革命,为发动革命起义作了思想准备。
武昌的优势:经济基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开埠通商,逐渐成为长江沿线出口贸易最大的口岸。尤其在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之后,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如:中国第一家专业兵工厂-湖北枪炮厂,在国内军工企业中设备最先进;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汉阳铁厂,规模在亚洲首屈一指。
武汉的经济不但带动了湖北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当时国内经济排名前三的城市。武汉的军火产业,还为革命军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武昌的优势:地理格局
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有“九省通衢”之美称。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南北政权从分裂走向统一,还是从统一走向南北分裂,湖北都是至关重要的枢纽。
但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和下游的节点位置,江面渐宽,四面城池关隘、要塞不多且无险可守,防守难度很大,但对于革命军来说却易于攻取。
而且一旦革命成功,可利用其地理的中枢地位,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迅速影响全国。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顷刻土崩瓦解,充分印证了这种辐射作用。
武昌的优势:组织宣传
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指导下,地处长江流域中游武汉的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新的武装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发展革命力量,组织其中的积极分子作为骨干,并着手建立起义指挥机构,暗中准备。
1911年初,两团体领袖见面秘谈,谋划具体事宜,决定由文学社社长蒋翊武担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担任参谋长,以文学社的机关为临时总司令部。
一切就绪,只待一个最佳时机。
武昌的优势:天赐良机-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路权,但没有退还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四川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清政府只好把湖北新军的精锐部分都调入四川镇压动乱,武汉只剩下数千兵力留守,而且其中接近一半还是革命党人,敌我力量的变化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的时间条件,革命党人于是决定立即在武昌发动起义。
起义胜利
通过以上的情况分析,武昌起义既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党人充分利用武昌自身的种种有利条件积极准备,抓住机会,奋起爆发的结果,起义的成功是必然的,武昌成为“首义之城”。
1911年10月10日晚,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经过奋战,革命党人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