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

天冷了,要不要把冷却液换成防冻液?

几乎每年秋天的第一个寒潮都会收到同样的留言,问要不要把冷却液换成防冻液。

写个教程吧:

防冻液就是冷却液,冷却液就是防冻液,两者相同,全称叫做“防冻冷却液”,以下简称防冻液;常用的防冻液是乙二醇基,少部分有丙二醇或丙三醇,丙三醇也就是“甘油防冻液”,很少有车辆使用。防冻液是由乙二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着色剂、防蚀剂等成分组成,主体是蒸馏水,乙二醇占比最多不超过60%。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1)

乙二醇(EG)本身的沸点是197.4℃(摄氏度),实现冷却的基础就是高沸点,与水混合之后即便达到100℃,EG持续吸热也能避免水的沸腾。

其冰点温度不固定,按照6:4的比例(EG-60%/水40%)混合,最低冰点可超过零下48℃;没有多少城市的冬季气温可以低到这个程度,所以大部分城市里销售的防冻液都不会用到六成的乙二醇,多为乙二醇少、蒸馏水多,乙二醇的占比越低则冰点温度越高,但超过六成也会逐步升高。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2)

关于防冻冷却液的知识点了解还不够,还有两个重要知识点需要了解。

1.着色剂

冷却液有很多颜色,有红色、黄色或绿色。

玻璃水有很多颜色,有蓝色、红色或黄色。

只要是同一种类型,比如都是乙二醇基防冻液,或者是同一品牌的同类型防冻液,即便颜色不一样也是可以混用的;因为着色剂的作用是便于泄漏时进行区分和警示,正因为不同车辆使用的玻璃水或其他油液的颜色各不相同,所以防冻液要进行区分,比如玻璃水用红色则防冻液就要用黄色,否则两个系统有一个破损导致泄漏就无法第一时间判断故障点。其次则是乙二醇有相当强的毒性,浓度达到1.6g/1kg就能致死(成人量),所以通过鲜艳的色彩可以防止误饮;不过现在的饮料也是什么颜色都有,为了避免误饮还是要把没有用完的防冻液放好。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3)

2.使用寿命

防冻液分为普通型和长效型,普通型建议用三年,长效型可以用六年。

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建议,达到该节点后可以延期,不过不能排除防冻液防蚀性能减弱,对于水箱和管理产生一定程度腐蚀的可能性;所以还是建议定期更换,防冻液的价格比较低,更换的方式也很简单,三年或六年更换一次不会有任何压力。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4)

更换教程

自行更换防冻液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用具,包括:

  1. 十字螺丝刀
  2. 吹风机
  3. 插板
  4. 随车工具里的千斤顶

流程1,用千斤顶撑起车身,位置选择在前轮后面;车头升高之前要确定拉好手刹车,撑起之后要确保车身停稳,并且不要钻到车底,原车的千斤顶的标准都不是很高。高度达到能把盆塞进车头就行,这是第一步,随后就要找水箱了。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5)

流程2,找到水箱的放水螺丝,这个螺丝一般都是防蚀塑料的,拆卸的时候没有太多注意事项,但是安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力度;找到放水螺丝之后不要着急,此时要打开发动机舱盖,找到加注防冻液的膨胀水壶,随后打开盖子。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6)

流程3,打开膨胀壶盖之后就不用管发动机舱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拆掉放水螺丝,放出水箱里的防冻液;放出的废液不要胡乱倾倒,因其有毒性,废液要选择对应的污水口排放,避免积水被流浪猫狗舔到。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7)

流程4,放空水箱里的防冻液之后,要用吹风机堵住发动机舱里的防冻液膨胀壶的口,对准之后开到最大风量吹一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排空废液,在此之前也可以用新的防冻液少量加注来清理,这是效果最好的办法。

彻底清空之后就要拧回放水螺丝了,拧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力太大,防止把螺丝拧滑丝了;如果滑丝就要到五金店选择相同标准,而且具备防蚀能力的金属螺丝来替换。安装好之后去掉千斤顶。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8)

流程5,加注新的防冻液。

第一次加注要加到水壶的MAX线(最高标准),如果膨胀壶只有一道刻度线则要偏上一些;随后启动发动机,让发动机怠速运转20-30分钟,过程中会把加注防冻液时压入管路内的空气排出,膨胀壶里的防冻液水位会下降。

随后熄火,第二次加注到MAX和MIN线中间偏上一点的位置即可,一道线的膨胀壶略高于刻度线即可。更换防冻液的流程就是这样了,其实很简单。

防冻液的更换方式(防冻冷却液的更换必要性与更换教程)(9)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