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

若不身先士卒,可挖我双目割我双耳

——佟麟阁

1937年7月7日夜晚,北平(今北京)西南处的卢沟桥附近,突然聚集了大量日军,他们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通过卢沟桥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第29军的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当时,佟麟阁和赵登禹是第29军高级将领:佟麟阁是第29军副军长,赵登禹是第29军132师师长。佟麟阁下令说:“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退后一步。”赵登禹更直言道:“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1937年7月28日,日军总攻北平,佟麟阁率部死守南苑,不幸牺牲,是全面抗战后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同日,赵登禹亦不幸牺牲,是抗战中殉国的第一位师长。这场惨烈的战斗,史称“南苑保卫战”,有1500余名青年学生参加了这场激烈的战斗,近千人为国献身!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1)

左为佟麟阁,右为赵登禹

保卫门户 首战告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在1937年7月7日到7月28日的20多天里,抗战的态势曾三回九转。

7月8日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开炮后,佟麟阁果断命令还击。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和精良的武器,他派出了29军著名的大刀队(详见后文)。根据佟麟阁的部署,大刀队潜伏在卢沟桥和宛平城周围,等到日军前进到百米以内先突然出击,之后用手榴弹冲杀,最后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这样,日军的飞机、大炮就无法发挥作用。大刀队的战士们谨记“誓死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命令,个个奋勇向前,用大刀痛击敌人,几乎全歼了日军一个中队。当时,日军一个181人标准的步兵中队包括:1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2)

日军没有占到便宜后,便使用了缓兵之计,假意和谈。29军高层因对日军缺乏清晰判断,做出了妥协,将守军大部分撤离宛平,城内仅剩下部分官兵和不愿撤退的军事训练团,由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担任南苑地区临时指挥官。和谈之际,狡诈的日军悄悄地向华北周围调集了大量的兵力。

佟麟阁和学生兵

佟麟阁清楚地认识到,中日必有一战。为鼓舞士气,他慷慨激昂地鼓励战士们:“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还对留守的学生们发誓说:“我佟麟阁若不身先士卒,你们就可以把我执往天安门前,割我双耳,挖我双目。”

7月26日,日军发动全面进攻,主要目标就是拥有300万人口的北平城,他们从东、西、北三面合围了北平,只有南面29军把守的卢沟桥和宛平城尚未突破。日军决定主攻南苑西南角战斗力最弱的29军军事训练团阵地。因为这里的守军是来自北平和天津各大学、中学的学生,仅仅受训半年,第一次上战场作战,很多人连枪响后要卧倒的基本常识都不清楚。

28日早晨,日军集中两个机械化混成旅,配有轰炸机30架,发动进攻。战斗开始后,日军先以重炮轰击训练团阵地,许多学生兵不幸中弹,倒在了血泊中。随后,日军冲向被轰塌的南苑围墙。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踩响了连片的地雷,死伤惨重。部分日军突入阵地,学兵们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了残酷的战斗,以10条命换1条命的代价,勇敢地同日本兵拼刺刀。虽然他们牺牲了几百人,始终没有后退半步。佟麟阁闻讯,亲率部队挥舞着大刀,赶来增援。最终,把日军赶出了军营。日军恼羞成怒,出动战机轰炸南苑。

午后,佟麟阁奉命向大红门集中,而后凭借地形,与日军苦战。在指挥右翼部队突击时,他腿部被日军机枪击中,部下劝其退后裹伤,他仍然坚持说:“大红门失守,全局被动,事急如此,我不能临阵而退。”佟麟阁带伤继续指挥作战。官兵们声泪俱下,舍命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继续派飞机狂轰滥炸。佟麟阁的头部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45岁。佟麟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他以死报国的诺言。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3)

赵登禹和大刀队

在另一道防线,赵登禹准备将骑兵旅先撤回城内,由于路线泄密,日军在天罗庄设下伏兵,赵登禹英勇抵抗,始终冲在最前面,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4)

赵登禹殉难时的情景

赵登禹,标准的山东大汉,打虎英雄,豪情仗义,曾徒手拧断过匪寇脖子。长城一战,更是率部斩杀5000日寇,立下了赫赫战功。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5)

打虎将军赵登禹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诞生于抗日烽火,被人们传唱了70多年。它是抗日歌曲中唱得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特别是最后一声“杀”,表现了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的无比仇恨!直到今天唱起它来,仍会热血沸腾!人们可能不知道,这首歌还与赵登禹有关,是专门为英勇善战的29军大刀队谱写的。

1933年,“九一八”的战火蔓延至长城热河一带,赵登禹奉命率29军109旅把守唐山市喜峰口阵地。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他决定夜袭日军。当夜,赵登禹挑选出500名勇士,兵分左右两翼突袭日军。身背大刀的500勇士,翻山越岭,攀垣越墙,趁着夜色掩护,悄然分头摸进了各村敌营。他们带着重重国仇家恨,抡起大刀,将在睡梦中的日军,如砍瓜削菜一般,横剁直劈。这样的夜袭,赵登禹共使用过两次,可谓轻车熟路,令日寇防不胜防。尤其是喜峰口一役,斩杀日军5000余人,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战斗结束后,赵登禹擢升为132师师长,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大刀队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上海作曲家麦新听闻前方捷报,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夜谱写了高亢激昂的《大刀进行曲》。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毛泽东主席这样高度评价佟麟阁和赵登禹等抗日将领: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52年,毛主席为佟麟阁和赵登禹签发了烈士证书。

有一颗星星陨落(一颗颗将星陨落)(6)

佟麟阁中学的学生们练大刀操

青史留名,人民不忘。至今,北京市保留着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在佟麟阁牺牲的地方,还建起了“佟麟阁中学”,每天课间操时间,年轻的学生们都会操练大刀操,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佟麟阁和赵登禹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