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里的“意在笔前”是指我们写字要先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去落笔。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

实际上,我们无论写字、画画或文章创作的等艺术的创作都是先构思成熟,然后才下笔,那样才能更容易成功。

要明白什么是“意在笔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笔意”!

一、笔意

“笔意”除了指事物这一具象的事物,更深的是指作品包含的意境。神思在作画前已经酝酿好了,然后下笔写字作画才可一气呵成,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说明,笔意,都是通过心态表达出来的。

所谓的“笔由心生”,就是“以心使笔”、“心挥手运”、“心慕手追”,说的就是先心后手和心与手的关系。

我们知道,书法贵与有法,有源,力戒信笔草草,心中无数。有许多人自己认为是在学习书法,由于不懂读帖,都是看着字帖,按照自己过去的习惯抄写的,根本没有在写字之前进行“刻意安排”,这就是所谓的“信笔”。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练字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先要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求“心挥手运”,不信笔草草。因此在下笔之前就必须要想好每一笔的形状位置,用笔技法,结构和偏旁部首的位置处理、布势以及大小,呼应、开合等等特点。这在我们具体的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背帖临摹的过程同样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每写一个字,笔笔有出处。

落笔“胸有成竹”、心挥手运,才可谈用笔,笔意在先。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4)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5)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6)

二、书者、意也,意当笔先

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中谈到“每欲书字,喻如下管,稳思审之,方可用笔。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用笔法》)。

其中的“墨者手也”虽然是从技巧层面层面来谈的,是通过轻重、调锋等技法来实现的腕底功夫,但也是通过先有意然后而法而腕的。这在书法理论中和书写实践非常重要。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7)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8)

书法中的意,也有一个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就是说,意到最高层次还在于“出于自然”,依旧需要建立在腕底功夫纯熟或挥洒自如之上的。在书法创作中,须要先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才能心挥手运,以意或“情”不得已而为之,作品自然有意境,见格调。

这是书法的“意在笔先”的终极目的——由法的意到抒情的达意。

娴熟的技法才能做到心挥手,随有挥洒而不越规矩法度,见传统,见审美理想和艺术语言。如果有法而不能得一个熟字和意在笔先,就可能出现字写的不错,但无神的尴尬之地。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9)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0)

书法史上有许多经典书法作品,都有由法之意到自我情感之意的表达,因而成为经典。如《兰亭》的欢畅,《祭侄稿》悲愤,《寒食帖》凄凉,《韭花帖》惬意。能在字中,表达出人的情感,心态,才是最高境界的“意”。

从根本上说,所谓的笔意,就是说在写字,用笔时表达出自己的心态,匠心,情绪。也就是有感而发,有思而言,有念而记。能够得此种境界,我们对书法的技法的驾驭能力也就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甚至可能是人书俱老的的境界,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1)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2)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3)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4)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5)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6)

我们常听人说某某的字有古代某某的笔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临摹学习某家经典法帖,作品中就能够表现出来取法或师承对象作品的格调、意趣和精气神以及法势意味等特征。追求“二王笔意”,就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二王书法的的气韵生动、风流倜傥、妍美流便的自然神貌。在起笔、行笔、收笔等等用笔上就要体现王羲之用笔的干脆,流利,无拖沓之笔;追求米芾笔意,就是寻那种风樯阵马,畅快淋漓,心挥手运,以意挥洒的那种“刷”字的感觉;追求王铎笔意,就是能够表现出来那种“跌宕起伏,连绵不断”的用笔。这就是笔意,对于临摹学习书法者来说,就是以经典书法作品为原型的笔意。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7)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8)

在自己创作作品中也需要给自己一个初步的“意”的定位,也可以在单字中营造一种意到格调,或呈现一种整体的感觉。如想让单字有风流蕴藉之感,多应露锋入笔,笔势迅捷,如让字有雄浑之感,就应藏锋入笔,笔行缓慢而有力,这个过程就是意在笔先。

我们知道,意在笔先的“意”就是“思考”,“闭目而索之”的具体内容。这就意味着写字之前先要思考,做到心中有字的“成象”,谓之还未画竹便已“胸有成竹”。对一字感觉之把握,对一篇字之把握,都是写字之前都要思考的。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19)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0)

事实上,我们经常所看到的书法家往往是一气呵成的书写状态,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意在笔先的。对于一个书法家而言,单字的意,都是通过长期的临摹学习过程的,“意”在之前就早已形成了一种意,甚至形成肌肉记忆的“意”成竹在胸。如此,在创作作品时,才能不见书法的法之意,而去畅达无阻挡,看似随意的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态。所以对于一个书法高手来说打好文章草稿,不用思考,当时什么心态,写出来的作品就自然表现什么心态的“意”。如王羲之写《兰亭》,颜真卿写《祭侄稿》,苏轼写《寒食帖》就是如此。如果以书法之法来作为“意在笔先”的“意”是写不出具有书法艺术性的作品的,只是意到而神不到的作品而已。

我们想真正做到意在笔先,就必须要先得书法之“法”,由法而见“法”之“意”,由法之意,融会贯通与自己的美学思想和情感中,而得真正的意在笔先在到“笔意”,这需要我们经常长期的临摹学习才能得见真神。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1)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2)

实际上古人在书写之前要先磨墨,多在这个过程进行构思。现代人书写作品时,也有笔在手而迟迟不肯笔落纸上的现象,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预想(甚至先用手指在纸上画出暗印的做法)。

创作作品的“意在笔先”,这个意是要通过“心”来控制的,而心就是胸有成竹。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建立在大量临习古碑帖的基础上才有的,熟悉了各家风格,想要用的时候,就调用出来。熟知了各种用笔,知道何样的用笔才能表现出那样的意境,随时可用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做到“意在笔先”。

对于初学书法临摹过程的“意在笔先”,其实并不是初学者该思考的问题,初学者应该先搞清“法”,再搞清“用”,最后才能谈一家之笔意,乃至多家笔意,直至达到“意在笔先”。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3)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4)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5)

三、意在笔先和意在笔后

古人又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什么意思呢?

这是告诉我们: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这里的“运化之功”,是说在强调自己对技法的运用自如的同时,在具体的书写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在笔后”的问题,也就是“临场发挥”,和随机生发的“意”的问题。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6)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7)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8)

所谓的心中之竹,非手上之竹,手上之竹又非纸上之竹。

从“意在笔先”的“意”,我们知道"意”就是构思,是未做之始的“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想法”。无论做么事情,事前总要有一个构想,计划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到书法书法,就是动笔之前,对字体、用笔、结体、章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境界等等,都要有一个尽可能完备的构思的过程,使构思中的形象逐步明确起来,闭目如在眼前,然后命笔写去,笔不妄下,自然容易得好的效果。

这种书写之的形象构思,就是常说的“腹稿”,“成竹在胸”,也就是“意在笔先”。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29)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0)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1)

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前面已经做了分析和解读。这里从实践过程中的谈谈“意在笔后”。

因为“意在笔先”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创作按部就班一次就能取得成功,因为想法毕竟是想法,还需要通过实践,反复修正,最后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总之,“意在笔先”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成功率,但在具体的过程中也有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客观存在。

这意味着,“意在笔先”的“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不是完美的,而是有时清晰而完善,有时只是有个大致而朦笼的轮廓,这个朦笼的构思,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才能逐新明确起来,但是,不少的时候是在挥毫的实践中才逐新明确起来的。原来设想中的一些缺点,也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纠正。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2)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3)

还有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只是随便写一写,而于某一点画,某一结体等处,使灵感受到突然的撞击而发出火花。遂以此为契机,趁机发挥,常能产生意外的佳作。这种事中的完善,以及实践中的偶然触发,便是“意在笔后”,它是“意在笔先”的一个补充,也是“意在笔先”的另一种表现。因为它对先一个“意在笔先”是“意在笔后”而对新的实践,又是“意在笔先”。

总而言之,无论是“意在笔先”,还是“意在笔后”,都是积极的创作欲望的产物。它可以使你避免复印机式的自己抄袭自已,从而不断向前迈进。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4)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5)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6)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7)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8)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39)

初学书法者应该练习悬笔(学习书法你可能知道)(4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