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

写在前面:不知道语言学午餐的读者里,有多少已经为人父母了呢?(请让小编看到你们的双手……)

最近,本主厨在煮儿童语言的系列文章。如果有读者想知道关于自己宝宝语言发展的问题,无论是母语、外语 or 双语,都欢迎留言提问。小编会选择性写文回答。

在成人的世界里,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儿童而言,交流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从词汇量、句法复杂度,或是语义内涵的角度来说,成人的语言都充斥着儿童无法理解的信息。

比如有时候,他们可能听不懂成人对话里的生词,有时候,成人的句子太长,他们还无法处理,有时候,一些带有带有社会语境含义的表达,他们更不可能明白。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1)

你们在说什么鬼,本宝宝还是个孩子

如果你想象自己是一名年幼的儿童,听大人说话的感觉,可能会很像一句话里带有各种【哔——】。这一定是一件非常困惑的事情。这个时候,儿童的大脑就会非常努力地收集各种非语言的信息,来弥补语言上的信息不足。很多线索都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他们听不懂的语言,比如观察说话者的眼睛在看哪里,手在指哪里,或者周边环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物体等等。

这样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帮助儿童理解新的表达。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2)

儿童会通过大人的眼睛判断所指的物体

许多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担心究竟应该使用怎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最快地习得最多的词汇和句子。

有的家长比较有语言意识,可能会刻意注意自己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精确、流畅,让孩子能够“标准“地说话。

其实,和小孩交流,并不是越精确、越流利就越好。近年的研究发现,成人语言里中断的部分(disfluencies)也能够帮助儿童习得语言。

2011年,Celeste Kidd, Katherine White 和 Richard Aslin 一起做了一项研究,认为除去前面提到的一系列方法,儿童也会从成人中断的语言里搜寻新的信息。他们想知道,儿童在听到成人发出”嗯…/啊…(uh.../um...)”这样填补句子中断的犹豫的声音时,大脑里在想些什么。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3)

本宝宝在想你在想什么...

他们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嗯…“一类的中断,经常发生在不熟悉或者不常用的词汇之前,或者面临着以前与儿童的对话里没有提到的事物。比如:

孩子:电话?

妈妈:这个不是电话。这个是…嗯…计时器。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的犹豫往往有几种原因。

第一,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想起这个词,这说明这个词比较不常用。

第二,可能是因为这个词从来没有和孩子说过,需要开启一个新的话题。

第二,可能是因为不确定孩子能否明白,或者不确定是否应该教给他。

无论是哪一种,这样的犹豫都暗示着后面会有新信息的出现。

那么,孩子们能否提前意识到“嗯…”即将带来的信息呢?如果可以,程度是多少呢?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4)

我早已看穿了一切...

研究者们将一群从1岁4个月到2岁6个月的儿童分成三个不同的年龄组,并让他们参与了同一个实验。

实验中,这些儿童会同时看到研究者呈现给他们的两张图片:一张上是他们所熟悉的物品,比如一个球,一个苹果等等;另一张上则是他们没见过、甚至完全不存在的物品,比如一个wug(学语言学的大家应该都知道wug是什么吧>.<)。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5)

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参与实验的儿童会听到三种不同的句子。

第一种是:“我看到一个球”;

第二种是:“好好看的球”;

第三种是:“快看那个球/wug”或者“快看那个…嗯…球/wug”。

同时,研究者会跟踪儿童的眼睛,看他们的目光会指向哪副图片。

实验结果表明,“嗯…”的确会影响儿童在实验中所看的图片。当句子里有“嗯(uh.../um...)”的时候,这些儿童往往会看向那张不熟悉的图片,哪怕他们接下来听到的那个词表示的是另一张图片上熟悉的物体。

这说明,句子的中断和犹豫对于儿童而言,意味着即将出现新的或者不熟悉的词语,他们在对话中,也会随之准备好接受陌生的事物。

这种能力似乎也与年龄有关,因为它明显是根据过往经验得到的能力。年龄越大的儿童,越会受到句子中断和犹豫的影响,期待新信息的出现。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6)

因此,家长或老师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不一定要过度担心自己的语言。因为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会用上一系列其它的认知能力,来帮助语言的习得。在一两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习得了中断的含义————说话者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样的困难通常是某种新信息造成的。因此,他们也能利用这个语言信息点,促进自己的理解和学习。

参考资料:

Kidd, Celeste, White, Katherine and Aslin, Richard (2011) Toddlers use speech disfluencies to predict speakers’ referential intentions. Developmental Science14 (4): 925-934

语言迟缓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从你的嗯中)(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