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文金文 金文可称为钟鼎款识
金文就是是“吉金文字”的简称。
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传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商代出现了铸在钟、鼎等器物上的文字,就是“钟鼎文”,还有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现在统称为“金文”。
也就是说,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它产生于商代,盛行于周代。
1金文可统称为“钟鼎款识”|“款式”的名称,由此演化而来
事实上,钟多是乐器,鼎多为礼器。
铸刻于上面的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
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称为“款”是“刻”的意思。
有的是凸出的阳文,称为“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
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金文一般是铸,少数是刻。
“金文”中有很多字也是象形文字。商代铜器上的铭文一般都很短,最长的不过三四十个字。
到周代的铭文,多的已近五百个字,堪称鸿篇巨制了。现在得到的金文有3000多字,能认识的有2000多个。
金文,下启秦汉篆隶,文字铸、刻、写的材料和范围继续扩大。
事实上,战国的文字整体属于金文范畴,在后期有隶书的萌芽。
大篆与小篆象形文字笔画复杂,不便于书写。周宣王的时候,太史籀对甲骨文和钟鼎文进行了一次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定了“大篆”这种字体,后来通行于秦国。
保存到现在的“石鼓文”就是秦国所使用的“大篆”。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煮食器,大概因民以食为天,鼎渐渐成了国家象征,如“问鼎、三足鼎立”等,乐器以钟为代表。
后来“钟鼎”就成了青铜器的代名词。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依次呈上,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
古时,金指铜,后通称各种金属,再后又特指黄金。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较少,西周时逐渐多起来,秦以后又转少,原因在于秦汉以石刻为主。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篆文。
2青铜时代的金文|青铜器铸字,这一大发明使青铜器的价值陡升百倍古人惜字如金,金文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用字。
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最长也不过四十余字,真可谓短小精悍。
受甲骨契刻的影响,形体略显瘦劲。
其字体基本上是长方形,重视行款整齐,每字大小不等,但结构严谨,用笔雄健,形体丰腴。
青铜器在我国商周时代被称为“金”或“吉金”,故那个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在青铜器上铸文字,这一大发明使青铜器的价值陡升百倍,其意义不同一般,成为了历史、艺术的标志。
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金文、钟鼎文,从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都是在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铸上去的。
金文的书体在商周时,被称为大篆或籀书,也有称为古籀书,商代比较粗放。
金文布局自然流畅,大小错落有致,严谨而富于变化。
到了战国时期时,铭文演变成了秦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李斯将秦篆规范为小篆,成为一种更加便捷、亮丽、统一的文字。
同时,金文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点,开启了新的文字的起点。
3早在汉武帝时已经有出土的金文了|字体一般较为均衡,笔画圆匀,内容多为祀典、赐命、诏书等的记录
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称为“金文”或“吉金文字,青铜礼器以鼎为代表。
例如九鼎为传国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此金文又叫“钟鼎文”。
金文早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
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十分喜爱,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
金文大多铸刻在青铜器的外壁,也有铸刻于内壁者,在盖、柄、耳、足等处偶尔也有铸刻。
- 金文的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铭文是现存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计有金文四百九十七字。它的内容是说,周王为革除积弊,重用大臣毛公,要毛公忠心辅佐周王,令周室王朝复兴,并赐给毛公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的恩遇,特铸鼎以记其事。
关于金文的字数,据金文专家容庚的《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目前可以识别的金文约有2420个。
至今,有铭文的青铜器已经发现一万多件。金文是在西周时期才大量出现的,商代的青铜器铭刻文字数量还不多。
西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它高53.8厘米,重34.7千克,大口圆腹,铭文共32行497个字,为西周青铜器铭文字数最多的。
散氏盘此外,大盂鼎铭文、散氏盘铭文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殷商金文具有浓重的象形性质,西周的金文则有明显的抽象化、符号化倾向,这是文字发展的一种趋势。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近三百年的使用中,金文开始由整齐的西周金文演变成形体变异的战国文字。
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商周时人们对钟鼎彝器非常重视,所以在上面铸上政令、契约,诸侯贵族还常铸上有关他们光荣事件的一些文字作为永久纪念。
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
这种文字也普遍地铸在青铜兵器、货币、符玺上,统称为“金文”。
金文最早出现在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内容多为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古代生活。
金文字体整齐道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不再显得板滞。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金文的字体一般较为均衡,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换都为圆笔,故笔画整齐而凝重。
东周时期,也是金文的式微时期。这个时期刻款渐多,铸款的笔画瘦。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世约800多年。
金文早在汉代就已不断出土,被学者所研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书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属大篆系统,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总而言之,金文在商代即已存在,西周时期兴盛,东周时期式微,秦汉以后结束。
事实上,其种类有炊器、食器、酒器、洗器、乐器、兵器。金文的内容多为当时祀典、田猎、征伐、契约等记录,故又为研究上古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一般青铜器铸造有两个过程:割范和浇铸。
春秋战国以后,金文的制作也有采取直接锲刻的方法。
金文一般是铸,少数是刻。金文的铸是先把文字书写在软坯上制成范模,然后用烧熔的铜液浇铸。
清代乾嘉以后,金文之学越来越盛行了。
一起探讨金文背后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
作者|龚柳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