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

特价处理的标签贴满了市场入口的各个摊位,紧闭的卷闸门,散落四处的打包带,透明发黄的顶棚,走进环北小商品市场,一种萧条感扑面而来。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1)

环北小商品市场内店铺贴出了特价处理的标签

近日,一直占据着杭州市中心C位的环北小商品市场逐步开启了征迁工作,“环北小商品市场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办公室”的牌子已经挂上,属于老市场的辉煌时代也渐渐落下了帷幕。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2)

环北小商品市场转型升级项目现场

这个营业近四十年的市场,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蝶变,同时也是一代杭州人最珍贵的回忆。1982年3月,在武林广场省展览馆北侧,环北小商品市场的前身红太阳市场正式开始营业。作为浙江省创办最早的市场之一,在当时它几乎是所有杭州人购物的首选之地。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3)

红太阳市场(环北小商品市场前身)

等到1997年,市场迁入凤起路,更名为环北小商品市场,商品类目再次升级。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淘宝尚未出生的年代,谁家要想买点东西,只要去环北小商品市场,一定能够满意而归。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4)

还没搬到凤起路的环北小商品市场

老家在东北的王阿姨,随着孩子来杭州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自从来了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就成了她每年必到的淘货宝地。“我现在住在下沙,每年都要来好几趟的,这里的衣服便宜,比较实惠,买点小东西也很方便。”王阿姨说,自己听说了市场要搬迁的消息,“心里还是有点不舍得的,但是也没办法,以后还不知道去哪里买这种实惠衣服。”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5)

拆迁频传的环北小商品市场,

目前仍有近半数商户在营业

“这是个人情味很浓的地方。”胡乐是环北小商品市场的老商户,也是在市场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父母最早在红太阳市场做女装,当时还在老家上学的他,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寒暑假来杭州玩,“老市场就在武林广场边上,那时候我才读二年级吧,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林广场门口的碰碰车了。”胡乐说道。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6)

老杭州人,都曾在这个市场购过物

后来,随着市场的变迁改址,胡乐的父母跟着到了环北小商品市场。高中毕业后,胡乐一同来到杭州,跟在父母的身后做起了服装生意。“我在店里帮忙帮了七八年,2010年开始自己做,也算是一种传承。”虽然父母的女装生意蒸蒸日上,但胡乐接手后,却并没有继续做女装,而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做起了年轻人爱穿的男装。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7)

环北小商品市场男装店

“刚开始获客很难,后来微信出来了,我就用微信和客户保持联系,而且我是市场里最早用微信发照片推荐衣服的人。”胡乐在环北独立做生意的这十年,不仅店铺的利润有了大幅的增长,同时还结实了不少交情很深的老邻居,就像胡乐说的,“远亲不如近邻。”这个地方最大的魅力就是由岁月和人情带来的。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8)

仍在营业的环北小商品市场的商户

如今拆迁在即,环北小商品市场商户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接下来该去哪?

胡乐说他已经有答案了,“我们决定搬去环北丝绸服装城,7月份就在那里重新开业,后面再装修装修,趁着这个机会,也扩大了店铺的面积。”在胡乐看来,环北丝绸服装城走的是一条多元化、潮流化的道路,这一点和他的想法非常契合。“我本身对环北比较有感情,客户群体也都在这边,环北本身又是以年轻人的服装为主的,搬过去不至于说要重新开始,基础都是在的。”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9)

一条凤起路之隔的环北丝绸服装城,

硬件比环北小商品市场大大升级

和胡乐一样,选择搬去环北丝绸服装城的,还有在老市场做了十年男装的毛崇,在市场里,周边邻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毛毛。

据毛毛回忆,老市场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变化,而环北丝绸服装城变化却非常很明显,从以前比较杂乱的样子,变成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更高端、更年轻的批发市场。“我们这边已经有二十几家商户都搬去环北丝绸服装城了,我们马上也要搬到7楼,继续做男装,那边位置会比这里更大,有六十五个平方,气氛也更好,一进去就是人山人海的。”毛毛说,自己已经在微信上早早地通知了客户,以后去新市场找他。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搬哪里了(一代杭州人的回忆落幕)(10)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环北丝绸服装城人气旺盛、生意繁忙

“我是衢州人,在这里做生意后,安家在了这里,我家还有孩子的学校都在丝绸城附近,搬去环北丝绸服装城是最方便的。再加上,两个地方很近,搬过去也是几步路,老客户也找得到。而且最重要的是环北丝绸服装城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人流量也很大,我们搬过去可能还会收获一批新客。”在问道未来有没有信心把生意做的更好时,毛毛笑着答道:“那肯定的!”

商报记者 宣鸿蝶 摄影 邱仁森

值班编辑:陈敏

下载每日商报APP客户端“每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