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

古唐国

春秋时期的晋国源自于古唐国。《史记*晋世家》里记载说,“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也就是说在建周之初就已经有唐国,唐国应该是周建立之前一直存在的古国,商灭周兴不得不臣服于周,而武王一死成王初立的时候,这个唐国就叛乱了。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1)

帝尧

古唐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帝尧。帝尧又被称为“陶唐氏”,这是一种观点,也有不少人认为帝尧和陶唐氏并没有关系,只是到战国时期才出现帝尧与陶唐氏连称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尧为陶唐”。《帝系》具体指出,“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封于唐。”后来尧为帝,所以“天下号曰陶唐氏。”帝尧是陶唐氏,他的封地在“唐”,“唐”或“陶唐”是古地名、古部落名称、古国名,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但不是唯一观点。如果按照这个观点,尧的古唐国在哪里?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在弄清楚尧的古唐国在哪里之前,有一个前提背景需要明确一下:就是古国古部落频繁迁徙的问题。上古时人少地多,人类的生存方式对于自然条件依赖颇大。或耕或牧,或渔或猎,没有一定,生存方式很大程度上要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地理条件。所以像大禹、像台骀这样整理山川,施大利于民生的英雄会因为功绩巨大而被尊为帝或是尊为神。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2)

山西临汾

关于尧的部落在哪里居住,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唐县;《汉书*地理志》认为是晋阳,“今太原县也”,就是今天的太原;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唐”就是尧都平阳,今天的考古成果推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很大可能就是尧都平阳,古唐国所在地。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3)

陶寺遗址

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这几种观点所说都不谬,尧的古唐国初封是在现在的河北唐县。以唐地为国,同时“唐”也就成了部落名、国名。之后这个唐国迁徙到现在的山西省中部太原,这时仍以“唐”为部落名、国名,同时太原这个地区当时也成了唐地。再之后又继续南迁到了晋南的临汾,这个唐国一直延续下来,一直到商代还存在。这在原始时期,甚至商周是常见的事,一个小国部落会因为种种原因迫于生存而迁徙。比如先周时周族人因为受到戎狄侵扰不能安居,而在太王古公亶父的率领下从“豳”迁于“岐”这就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

商代的唐国延续到西周,这个殷商留下来的唐国后来就成了春秋大国晋国立国的基础。周代重新分封唐国完全代替了原有的古唐国。在唐国的变迁史上,太原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这段历史给春秋晋阳的建立铺垫好了文化背景,让晋阳城的诞生有了历史的依据。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4)

山西古建

因为古唐国迁徙的历史,所以晋国的初封也带上了神秘色彩。叔虞封唐的“唐”究竟在哪里也带上了不确定性。在众说纷纭之中有两种观点受到比较鲜明的认同:一种观点认为,叔虞初封地在今天的山西中部太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叔虞最早是被封于今天山西南部的临汾一带。

晋之初封

周公诛灭唐国之后,按照周的惯例,攻下唐国要再分封一个诸侯以扼守地望。这个新封的唐侯是周的血亲,就是武王的小儿子、成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叔虞。成王和叔虞的母亲是齐太公吕望的女儿、武王的王后邑姜。因被封于唐地,所以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5)

桐叶封弟

《晋世家》里说,“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就是在黄河和汾河以东,方圆百里。《左传*昭公元年》也讲到了叔虞获封的事,讲到王后邑姜刚刚怀孕有了叔虞的时候做了个梦,梦里天帝给这个邑姜这个儿子赐名为“虞”,答应把唐国给他,提到一句话“属诸参”。意思就是说唐国在分野上说,对应的是天上的参宿。二十八宿里觜宿与参宿分野对应赵国,这是《淮南子*天文训》里的观点。这样的话显然是山西中部的太原更对应参宿。晋阳也是赵国最早的都城。

有“《左传》癖”的西晋杜预认为《左传》里和叔虞封唐有关而提到的“大夏”、“夏墟”、“陶唐”指的就是晋阳,现在的太原。这是一种观点,杜预认为叔虞初封就是在夏墟晋阳。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认为尧始封于唐,后来迁徙到晋阳,就是当时的“太原县”。“于周礼在并州之域。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风为唐国,武王之子叔虞封焉,更名唐。”皇甫谧的观点认为叔虞受封是在尧做天子时的都城“平阳”,把“平阳”更名为“唐”。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6)

汾河

南宋郑樵《通志》说,晋都在唐,是夏墟,初封的“唐”在平阳,叔虞时封国叫“唐国”。叔虞的儿子燮因为有晋水的缘故所以改国名为“晋国”,又把封地也改了个名字叫“翼”,也叫“绛”。也就是说,《通志》的观点是认为叔虞初封的唐地是在现在的晋南临汾,叔虞的儿子第一代晋侯“燮”改了国名,改了都城的名字,彻底让唐国改头换面成了晋国。“唐”也变成了翼城,或叫绛都,国名和地名都变成了《左传》里习见的名称。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7)

晋侯燮

“晋”国初名为“唐”国,后来改为“晋”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很大可能太原是叔虞始获封的唐地,叔虞的儿子燮应该是先改了国名为“晋”,然后南迁于尧的旧都“平阳”,再改“平阳”为“翼”,使之成为晋国都城,这个推测是合理的。晋侯燮改国名为“晋”是因为晋水,“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悬瓮山在太原西南十里。《毛诗谱》里也说,“叔虞子燮父,以尧虚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那么晋侯燮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太原南迁到临汾的平阳呢?太原的地理置应该是在当时的晋国北边,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城市的“太原”在西周时期应该并不是完全属于晋国的行政区划。 太原地处中原王朝与草原部落两方的交接地,华夏和戎狄的交汇之处。历史上记载的鬼方、猃狁也曾经都在太原地区活动。晋国与其国北方的戎狄也是时而和平共处,时而敌对,把都城放在太原显然不太合适。可能正是因为受到戎狄的侵扰,所以晋侯燮把都城向南迁到了翼。

山西代县是否有晋国遗址,山西是如何从帝尧唐国变成春秋晋国(8)

山西太原和临汾

晋国南迁之后比较安稳,一直在以翼城为中心的晋南安居,而原来初封的太原地区反倒被戎狄所占有。春秋时期的晋国多次与杂居的戎狄发生战争。“无终”部落,杜预说是“山戎国名”。现代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认为“说无终是北狄的一支比较稳妥”。无终部落从商代就开始活动于晋陕交界处。春秋中晋悼公时,《左传*鲁襄公四年》有记载,“无终子嘉父”派使臣到晋国,通过晋国的卿族魏氏的魏绛向晋悼公献上虎豹皮,请求晋国和各部戎人和睦共处。晋悼公听从魏绛的建议同意了,无终部落这时起迁徙到太原地区定居。

晋国和无终部落这一段和平共处的时期有二十八年,一直到春秋后期,公元前541年,双方爆发了“大卤”之战。“大卤”是地名,在现在太原西南边。晋国中行穆子率领步兵大败无终以及群狄,从此以后太原地区正式归入晋国版图,为以后赵简子建晋阳城打好了基础。

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