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悟道的最高境界(古人完美诠释以彼之道)

古人悟道的最高境界(古人完美诠释以彼之道)(1)

所谓善恶终有报,这句话放在本文里也许夸张了一些。但是,有时候古人对别人做的事,后来又自己亲身体验,真叫人忍不住大叹世道轮回之神奇。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此言果然非虚啊!

  • 交马离间

公元194年,马腾、韩遂进犯长安,与李傕派来的郭汜、樊稠及李利的部队交锋,大败而归,被樊稠追击。

对垒之际,韩遂约樊稠出来,以同乡之名义拉着手笑谈往事,对军情只字不提。

交谈结束后,各自回营。李傕对樊稠与韩遂笑谈之事很在意,怀疑樊稠私通外敌,便杀了樊稠。17年后,韩遂再次与中央军对峙,这次的对手变成了曹操。

战役空闲时期,曹操约韩遂出来聊天。曹操和韩遂的父亲是同一届的公务员,与韩遂也有点交情。两人交马相语,每次谈到京城的事,都忍不住抚掌大笑。

  • 炀帝之谥

陈叔宝是历史上有名的享乐皇帝,大兴土木,朝政荒芜。一曲《玉树后庭花》流传后世,也因此背下了骂名。

公元588年底,隋文帝杨坚下诏数下陈叔宝20条大罪,命儿子杨广、杨俊及大臣杨素率51万大军伐陈。

第二年建康城破,陈叔宝带着两个美人躲在井里被发现,成了隋朝的俘虏,被捕的这一瞬间也成了天下笑柄。

16年后,陈后主病逝,杨广此时已经做上了隋朝皇帝的宝座。他下令,谥陈后主曰“炀”——陈炀帝。

炀者,去礼远众,逆天虐民,离德荒国者也。

杨广为陈后主上的这个谥号,真可谓狠毒也。

杨广在位期间,兴建东都洛阳、发几百万民工修大运河,三次东征高句丽。虽然这些本该是安邦定国的举措,但他急于求成,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原本在避免走陈叔宝老路的杨广,最终和陈叔宝殊途同归。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叛乱,缢死了杨广。

杨广死的时候,国家名义上还是隋朝。一些叛军虽然作乱,但仍作为臣子为杨广上谥号。隋朝官方谥杨广曰隋明帝,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隋闵帝。

然而,本已有了谥号的杨广却未能享受长久,618年8月,刚刚建立大唐的李渊重新给杨广上了谥号,并流传至今——隋炀帝。

杨广谥陈叔宝为炀帝,自己却也逃不过被上同样谥号的命运。可叹可笑可悲!

古人悟道的最高境界(古人完美诠释以彼之道)(2)

  • 诈降杀身

北宋初年,西夏国崛起。宋朝派遣名将曹光实讨伐西夏,西夏首领李继迁率众抵御,屡战屡败。

后来,李继迁实在没有办法,便向曹光实表示自己军力不挤,愿投降宋朝。

曹光实大喜,带着百余名骑兵边去李继迁的城下受降。不想此乃李继迁诈降之计,他趁机率大兵突击曹光实。曹光实寡不敌众,命陨沙场。

19年后,李继迁的西夏已经俨然有了独立王国的形势。他率兵征讨西部,连战连捷,终于惹到了西南方的一支势力——吐蕃。

宋朝联络了吐蕃六谷部长潘罗支,潘罗支应命抵御李继迁。

但是李继迁久经沙场,毕竟军事经验丰富,最终攻下了西凉府。

潘罗支见形势不利,便向李继迁请降。李继迁欣然接受,在受降的路上遭遇了潘罗支的埋伏,身负重伤。虽然勉强支撑回了大营,却因伤重不治而死。

可怜一代枭雄,西夏太祖,没等坐上皇帝宝座,便以自己谋杀曹光实的方式反被潘罗支计杀。

古人悟道的最高境界(古人完美诠释以彼之道)(3)

小生曰:

其实,这些事,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总要采用一些手段。只是,他们又何曾想到,未来某一天,自己被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所谓天道轮回,诚可怕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