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

引言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康熙帝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在九子夺嫡中取得胜利,成功登上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宝座。登基后,雍正帝开创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开放洋禁等一系列积极国策,成为百姓心中贤明的帝王,每日都在自己的案头边兢兢业业的批改奏章。

据史载,雍正帝执政十三年间,他每日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处理国政,这也直接导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雍正帝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立即将弟弟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召集在自己的病榻前,在生命濒临之际留下遗诏,不久便溘然长逝。

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1)

▲雍正皇帝剧照

在这最后且关键的诏书中,雍正帝不仅提及皇位继承的旨意,还明确任命胤禄、胤礼、张廷玉、鄂尔泰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治理国政。在这份遗诏中,雍正帝还提及了对自己的十七弟,果亲王胤礼的善待要求。这可是十分罕见的,在濒死之际,雍正帝竟还能想到自己的其中一个弟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据遗诏中所述:“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这直接将果亲王抬升到十分尊荣的高度,不仅将其作为国家重臣备用,还让其他王公大臣体恤果亲王的身体,不要使他劳累过度。

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2)

▲果亲王剧照

关于雍正帝对于果亲王的安排,身为继承者的乾隆皇帝自然应当遵允。乾隆皇帝即位之后,立即将叔父果亲王委以重任。据《清史稿》记载:“高宗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寻赐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果亲王允礼不仅掌管刑部,位列重臣之一,还享有“亲王双俸”等尊贵殊荣,可谓荣宠备至。纵观雍正一朝,由于夺嫡风波,雍正皇帝的诸多兄弟或被圈禁、或被贬谪、或被杀害。果亲王允礼能够安稳度日且平步青云,可谓十分幸运。

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3)

▲雍正墓地远眺

实际上,雍正皇帝并不是对所有兄弟都十分苛刻,当年坚定不移支持他的十三弟胤祥就被他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爵位不变。其他兄弟,如废太子胤礽等都得善终。由于九子夺嫡时,果亲王胤礼等弟弟年幼,雍正帝对他们还是十分疼惜和照顾。至于雍正皇帝之所以会在传位遗诏中专门针对胤礼提出善待,还有为乾隆皇帝集中皇权的因素。

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4)

▲胤祥剧照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采取曲线治国的政策,先将政敌八弟胤禩封为亲王,使其党羽能够稍微放松警惕。之后不久,他便以雷霆手段治罪胤禩一党,彻底肃清了内部威胁。此时,雍正身边能信得过的兄弟只有一直追随他的十三弟胤祥,于是他将胤祥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之一,统领户部,胤祥也不负雍正所托,一直为清王朝殚精竭虑,无愧于一代贤王的称号。可惜,早在康熙朝就体弱多病的胤祥,历经数年的勤劳工作后积劳成疾,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逝世。自己的左膀右臂不复存在,雍正皇帝急需另一位宗室子弟,为自己分忧解难。果亲王胤礼豁达识体,颇有才能,又是自己的亲弟弟,雍正皇帝自然对他另眼相看。

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地位(为何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5)

▲乾隆皇帝剧照

雍正皇帝给乾隆皇帝留下的四位顾命大臣,既有皇室宗亲和满洲八旗的勋贵代表,也有汉族重臣代表,可谓用心备至。这也促使乾隆皇帝在继承皇位后,能够顺利接受帝国,并成为政治经验丰富、政治资源雄厚的帝王。然而此四人中,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位朝廷重臣,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庄亲王胤禄年龄长、资历老。只有果亲王胤礼势力较弱,因此留下遗诏善待果亲王,也是为乾隆皇帝制衡众臣所精心埋下的伏笔。因此专家表示,雍正皇帝的特意嘱咐,是为了稳定巩固儿子的皇位。

结语

在雍正皇帝的遗诏下,果亲王胤礼的才能在乾隆一朝得到最大发挥。他先后总理宗人府和刑部,编撰了《侵盗钱粮罪例》等多项利国之策。可惜好景不长,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胤礼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乾隆皇帝也在胤礼等人的初期辅佐下,逐渐开创出清朝最后一个盛世。

参考资料:

《清史稿》《啸亭杂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