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

〖原创:云旗神高/首发:头条号〗

1912年2月1日,隆裕太后授权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磋商退位条件。

2月3日,称病告假的袁世凯终于出现在朝堂,提出皇室退位的优待条件。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1)

相貌平平的隆裕

退位优待条件一共分为三大项:

第一大项,优待皇室8款。

第二大项,优待皇族4款。

第三大项,优待满蒙回藏7款。

第一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1)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

(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

(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

(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

(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

(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第二项《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1)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2)皇族具有与国民同等的权利;

(3)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4)皇族免服兵役之义务。

第三项《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1)与汉人平等;

(2)保护其私有财产;

(3)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4)民国政府为生活过艰的王公代筹生计;

(5)先筹八旗生计,在未筹定前,其俸饷仍旧支放;

(6)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7)听其自由信仰原有宗教。

袁世凯还带来了退位诏书,呈给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的表现,当然非常悲哀,哭着不肯用玉玺。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2)

隆裕与宣统皇帝

袁世凯派了个老军人,名字叫做姜桂题,要他去见醇亲王载沣。

这位老军汉姜桂题,生于1843年,时年69岁。为啥叫他去?他原是捻军出身,后叛离捻军,投靠僧格林沁,因为作战勇猛被毅军首领宋庆招致麾下,后在军中成为统帅。曾在辽河一带袭击过日本军队。1895年参加海城大战,2月参加争夺大平山之战,3月参加保卫田台庄战斗,血战二十余天大获全胜。1895年应袁世凯之邀加入北洋集团,任右翼翼长兼步兵第一营统带。1898年改为武卫左军(北洋五大军队之一)。1899年任武卫左右军统领,1900年入京统领禁卫军。此时,他是禁卫军头领,又是清将,也是袁世凯信得过的人,有年龄和资历上的优势。

载沣只得亲自出面,因为皇帝是他的亲儿子,他去找隆裕最合适。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3)

退位时的溥仪父子

一切手续办完之后,袁世凯在2月10日一早入朝,对隆裕正式宣读了优惠条件。

袁世凯给这妇人强调:你们有400万两的岁费。

隆裕太后拉着6岁的宣统皇帝儿,即刻给袁跪下,并对小皇帝说:

“你所以有今天,全是袁大臣的功劳。”

此时,隆裕还是担心被杀,请求袁世凯留下母子性命。

袁世凯赶紧跪下,哭着说道:“请太后好好教皇上念书,将来还有还政的一天!”

在出殿的时候,袁世凯还在哽咽。 〖原创:云旗神高/首发:头条号〗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4)

做清朝臣子时的袁世凯

隆裕太后对身边的人说:“袁世凯真是个忠臣啊,看他哭的那样。还给优待费。”

看来,隆裕太后晓得一些历史,知道亡国之君大都会被杀掉的,所以特别的紧张。

第二天早上,她照常梳洗打扮,等着早朝。10点多不见大臣来。女人问奏事处的太监:“军机处的大臣怎么还不上来?”太监回道:“袁世凯昨天走的时候说了,从此不会来上朝了!”

隆裕目瞪口呆,僵硬的站了半响,嘴里喃喃道:“难道这大清国真的叫我给断送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签发了大清王朝最后的上谕:《退位诏书》。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5)

诏书原样

其中写道: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6)

诏书局部

于是,清王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毕竟心中难以释怀,甚觉愧对创业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郁郁不乐,终日忧愁、积郁成疾。溥仪晚年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泪。”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7)

退位仅仅一年,过完46岁生日,隆裕终于倒下。

十几天之后,隆裕病逝。时间是1913年2月22日晨2时。

溥仪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8)

12年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修改了对清王室的优待条件:

今因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制度仍存于1924年10月,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左:

第一条 大清宣统帝从1924年10月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权利;

第二条 自本条件修正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第三条 清室应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

第四条 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第五条 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清廷宣布退位的第二天,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

2月15日,南京参议院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会,17省17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文当天发给袁的电文是这么写的——

“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

隆裕太后退位历史意义(清帝退位诏书咋写的)(9)

没有想到,当时的孙先生,对袁世凯的评价如此之高,写小说亦难有此想象。

回看历史,这些个林林总总的套路,让后人瞧着唏嘘不已。

真实历史比狗血剧还狗血!

〖本文原创:云旗神高/首发: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