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植被破坏的影响(人为毁林野火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亚马孙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沛的地方,孕育了300多万个物种。但是,人为毁林、野火和气候变化的恶性循环,正在对它造成严重破坏,并威胁到雨林里动植物的生存。

亚马孙生态学家贝伦古尔指出,研究显示,过去40年亚马孙东南部在旱季的气温上升了2.5摄氏度,比《巴黎协定》定下的1.5摄氏度升幅还要高。在亚马孙东北部,旱季高峰期(8月至10月)的降雨量减少了34%。“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如果气候更热更干燥,森林里将发生更多火灾。这是个恐怖的恶性循环。”

热带雨林植被破坏的影响(人为毁林野火密)(1)

当地时间2020年8月16日,巴西帕拉州新普雷索以南的亚马孙雨林保护区火灾持续,浓烟滚滚。

科学家担心,一旦达到了“临界点”,这片世界最大雨林将死亡,变成稀树草原。到时,林中的动植物,包括主要生长在那里的美洲豹以及没法在雨林外觅食的哈比鹰,都将濒临绝种。

亚马孙雨林占全球雨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它毁灭,必然也将冲击附近的生态环境。

热带雨林植被破坏的影响(人为毁林野火密)(2)

资料图:世界最大的湿地,位于南美洲的潘塔纳尔湿地发生创纪录的火灾,过火面积达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亚马孙以南的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湿地。但2020年的野火,烧毁了它三成面积,并造成无数动物死亡或受伤。

巴西生物学家托尔塔托指出,潘塔纳尔湿地的毁灭,与亚马孙的毁灭有直接关系。

热带雨林植被破坏的影响(人为毁林野火密)(3)

资料图:巴西戈亚斯州的美洲豹在潘塔纳尔湿地的火灾中受伤,接受治疗。

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水蒸气会倾注到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这种现象称为“飞行之河”。

有时,这些“河流”的水量可能比亚马孙河本身的水量还大。但是,随着人类大面积砍伐雨林,往常通过“飞行之河”到达潘塔纳尔湿地的水量就减少了。这导致该湿地越发干旱,火灾也更频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