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长相普通就是实力派。

这可能是最能得到大众认同的一个观点。

比如一般而言,被挑剔演技的演员,大都是偶像派类型。

也就是样貌出色的那群人。

当然要申明一个前提,我们不随意定义美丑。

只是可以从上言逻辑,推导出一个略极端的结论,即“越丑越有演技”。

但这个观点,一定站得住脚吗?

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1)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大天王。

这当然并不是说张学友的长相“丑”,只是相对另外三人而言,他显得比较普通一些。

而我们经常能见到的一句话,是“张学友的演技是四大之首”。

诚然,从入行初期观察,这句话可能没什么问题。

无论是在喜剧电影《霹雳大喇叭》,还是在剧情片《老娘够骚》中,包括其后的多部作品,张学友的表演都很自然,没有一般演员那种初登大银幕的青涩和紧张,更在短短几年后,连续凭《旺角卡门》和《笑傲江湖》获得两个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反观另外三位天王,进步最快的郭富城,用了两部作品练手,到个人第三部作品《赌后》开始自然,黎明早期一路龙套和客串,到封王前的《豪门夜宴》也开始自若,刘德华则进入状态稍晚一些。

但即便仅就整个九十年代的表演状态而言,张学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2)

刘德华用他的执拗获得了观众和评审的认同,在2000年凭《暗战》首封金像奖影帝。

黎明进入状态更为迅速,虽然没有拿到奖项,但连续以《都市情缘》、《甜蜜蜜》及《半生缘》等多部文艺类型电影收获了口碑。

郭富城似乎相对沉寂,但如果复盘去看他九十年代的作品,除了一部《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有发力过猛的迹象,其他电影在表演上其实没有任何问题,更有《赤脚小子》、《浪漫风暴》和《风云雄霸天下》三部电影可为代表作。

张学友的优势,则仍然停留在自然上。

这句话有另一层解读,“他在电影中的出场,时间越短越好,群戏越多越好”,对比去看1992年的《明月照尖东》和1993年的《太子传说》,就可以明白其中含义。

这两部电影,他饰演同一个角色。

前一部电影出场不到三十分钟,后一部电影演满全场,效果却截然相反。

再换句话说,张学友的表演方式,天生适应配角模式,更合适在其他演员的牵引下配合出彩,而非自己主控角色发挥。

在诸如担纲主角的《黑雪》和《新边缘人》同样也有这个问题,也或可再度延展理解为,张学友对演满全场的主角角色,揣摩深度始终不足,这个分析也适用于很多“黄金配角”。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表演的自然度上都无可挑剔,但在角色的立体、深入演绎上似乎颇有不足,甚至是无法与电影本身产生共振。

这或也是张学友在影帝之争上“屡战屡败”的原因。

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3)

再举两个反向例子。

样貌出色的偶像演员,经常被认为“扮丑”才有演技。

比如郭富城,他凭《三岔口》、《父子》以及《踏血寻梅》三部作品摘获三个影帝桂冠,而很巧合,这三部电影和神作《最爱》、近作《麦路人》都是颓废造型。

但实话说,撇除角色本身要求的潦倒气质,郭富城即便落拓扮相,和“丑”也有相当的距离。

而黎明在《十月围城》中的乞丐造型以及《火龙对决》中的粗犷扮相,以及刘德华在电影《失孤》中的老农、《投名状》中粗犷形象,接受度也似乎颇高,这其中除了“本我”表演带来的审美疲劳因素,主要应该就是“扮丑才有演技”观点在起作用。

但实际上是这么回事吗?

这个问题可自行去论证,再随便点几部作品,郭富城的《浮城大亨》、《寒战》、《道士下山》和《无双》,黎明的《真心英雄》、《三更之回家》,和刘德华的《龙在边缘》和《门徒》、《桃姐》。

对比之下,就自有结论。

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4)

谈表演,要撇开网络言论。

因为在网络的语境里,谁都可以“一文不值”。

有很多人,热衷于没有理据的“盖章”,完全按照自我偏好和立场去定义演技高低,但根本拿不出作品和表演的例证分析。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举出的例子是张国荣和梁朝伟。

这两位则甚少落拓扮相,至多是不羁和浪荡,无论是《胭脂扣》、《倩女幽魂》、《阿飞正传》、《东邪西毒》,还是《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以及《枪王》、《无间道》、《色·戒》和《2046》,他们或翩翩公子,或衣冠楚楚。

换言之,与前述三位天王作品一样,其中绝大多数角色,换一个形貌不佳的演员上去,就真的无法演绎。

所以“形貌”与气质,其实是最难替代的特质。

甚至有人说,梁家辉对比郭富城和梁朝伟,就吃亏在眼睛太小上面。

这个问题当然没那么简单,但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再比如演员吴镇宇,是当仁不让的实力派,他有部作品叫《一个烂赌的传说》,呓语的台词和内心戏的表达方式,都能让人联想到王家卫,若论演技,其实也挑不出什么问题。

但他的蹙眉凝目,最多是一种戏谑和非主流的意味,而非那种文艺、唯美的深度感受。

再进一步讲,如果《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非但身形矮小,而且其貌不扬,又是否能够成为香港影史上的经典角色?

所以这个问题,当然就符合辩证法。

港影十大经典镜头:港影越丑越有演技(5)

至此似乎可以结论。

长相、扮相,与演技并无直接关系。

表演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话题。

它牵涉到演员的天赋、阶段、态度与创造力。

需要观众去细细斟酌。

而非粗暴定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