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刘子翚的这首诗将花椒的生长状态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生动的表达出来,尤其是“椒浆”和“椒房”典故的应用更是显出了花椒的功用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重视。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这么一句,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那么问题来了,椒房是一座怎样的宫殿,它又有什么样的寓意呢?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1)

椒,即花椒,属于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香气。单数羽状复叶,果实可做调味的香料,也可供药用。其种子亦用以和泥涂壁。《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陆玑疏:“椒树似茱萸,有针刺,茎叶坚而滑泽。”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2)

韩城是中国“花椒之都”,它以“穗大粒多、色泽鲜艳、皮厚肉丰、香味浓郁、麻味适中”享誉中外。花椒是人们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原料,最早是祭祀的香,春秋时期开始入人类的饮食中,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麻味赢得人们的喜爱,在烹饪佐料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花椒不但可以用作饮食物的佐料,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性辛、热,用以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本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骼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可见,花椒的药用功效也很多。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3)

椒既然指的是花椒,那和椒房又有什么关系?

原来,花椒有很多籽,古人就用花椒籽来和泥涂抹墙壁,又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关于“椒房殿”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这只是其一;其二谓之曰:椒房殿初为暖室,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等,因而叫作“椒房殿”;其三,椒房殿内的墙壁是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粉刷过的,颜色呈粉色,其芳香之味有防蛀虫的效果,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对人体也非常有好处,故称“椒房殿”。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4)

椒房作为皇后居所的雅称始于汉代。《汉书·车千秋传》颜师古注曰: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

“椒为川椒,多子而芳香,升阳之香药,为求皇后多子多孙,正阳之气充盈,时时芳香。“

古人选取能够生发阳气的”川椒“等香药配伍后,磨成细粉和成膏状涂于墙壁和梁柱之上,既可保健养生、防虫防蛀,又有求得多子多孙的寓意。

椒房的历史渊源

椒房殿同属未央宫建筑群,坐落在长安城内,是大汉极为著名的一座宫殿。椒房殿乃汉朝历代皇后的居所,因此,“椒房”后来也成了皇后的代称。然而这椒房殿,除了是一座宫殿、一处暖室之外,更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5)

椒房殿也是古代皇宫的取暖设备之一。相传窦漪房窦皇后在世时,常常在椒房殿里休息,也是因为墙壁上的花椒粉末对人有好处,所以窦皇后在世时间也很长,身体健康不说,还为自己的丈夫汉文帝,为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做了不少事。

汉代出现了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因而叫“椒房殿”。汉高祖时,椒房殿是皇后的殿室,故“椒房”也成了皇后的代称。明清的宫廷专门设置负责宫内取暖的机构,如惜薪司便是专管薪炭的机构。

历史上的椒房殿其实有两处。一处在长乐宫,另一处则在未央宫。

椒房来历(梨园子弟白发新)(6)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刘邦从临时都城栎阳搬到长安,入住长乐宫,这时的皇后吕雉则住在长乐宫的椒房殿。汉惠帝即位后,未央宫基本建成,此之后的皇后,如窦漪房、卫子夫、许平君等,皆居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