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为什么是疯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三身)
在佛教当中有一个三佛的概念,比如竖三世的三佛和横三世的三佛,也就是时间概念的三佛和空间概念的三佛。在竖三世中,燃灯佛在前,弥勒佛在后,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在横三世中,药师琉璃佛在东,阿弥陀佛在西,释迦牟尼佛在中间。
可是在三身佛当中,释迦牟尼佛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他把中间的位置让给了毗卢遮那佛,而与卢舍那佛分居在毗卢遮那佛两边。
那么,一直占据所谓C位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这一回被挤到旁边了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在三身佛当中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究竟是谁?
原来在三身佛的概念中,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分别对应的是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
那么,什么是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
以佛祖为例,佛祖的法身称作毗卢遮那佛,意思是光明普照一切地方,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所以,密宗又将法身佛称作“大日如来”。这个法身佛其实才是真正的佛,是佛的本相。佛的本相是什么?佛的本相就是无相。没有一个可以用肉眼,或者用想象见到的形象,也就是根本没有形象。只要用形象,就是不是法身。有人说,毗卢遮那佛不是也有佛像吗?怎么能说没有形象呢?其实那个佛像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用以代表无相的相。就好像是佛法,都是用文字写成。但文字写成的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在文字的背后。
所以法身其实就是那个如如不动、无所不在、能生万法的自性。是人性的根本,宇宙万物的根本。它是我们的真相,也是宇宙的真相。它的特点就是本来如此,不生不灭、本来清净,所以叫清净法身佛。法身佛是在明心见性、悟道成佛之后才能见到,所以所谓佛指的就是这个法身佛。
而报身佛,则是修行的果报,象征着修行的圆满,所以叫圆满报身佛。报身佛的名字叫卢舍那佛。龙门石窟达17米高的那尊极为著名的大佛就是卢舍那佛,据说是按照当年武则天的形象雕造的。卢舍那的意思就是净满,是净获圆满的状态。卢舍那代表着修行的最终成就。
所以所谓报身,是指证悟得道之后得到的果报之身。犹如法身在内,报身在外,是法身的一种外现。而卢舍那和毗卢遮那都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佛祖的化身佛或者叫应身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佛要向世人说法,就要现出色身来,以便与世间的人交流。所以,释迦牟尼色身的形象就是化身佛。比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为了帮助或者考验唐僧师徒,经常会变化成各种形象,显化世间。这都是化身。我们的色身也都属于化身。和法身的真实相比,化身都是不长久和不真实的。正是这个不真实、不恒久的化身,成为我们的执着。
那么为什么在竖三世和横三世当中释迦牟尼佛在中间,而在三身佛当中,换成毗卢遮那佛在中间呢?
原来,不论是横三世还是竖三世,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其实都意味着三身一体,也就是说一尊佛像同时代表了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和毗卢遮那佛,只是用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来体现而已。而在三身当中,化现于世的应身佛是有相的,是不真实的,也就是说在三身中地位最低;而法身是佛的本来面目,在三身中地位最高,自然应该在最中间。
当然这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论,其实三身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不同的形式而已。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人的品性怎么样,修养怎么样,我们是从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当中体会到的,但他的言谈举止并不是他品性和修养本身,二者一个是隐性的,一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品性和修养,我们只能通过他外在的言谈举止这一个途径去体会。你能说哪一个是这个人?隐性的和显性的都是这个人。
因此,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其实是一回事。但如果说证悟,你所看到的一定是法身佛,因为应身佛或者说化身佛,也就是有血有肉的释迦牟尼,当时听佛祖说法的众生都能看见,就像你能看见我,我能看见你一样。
法身佛不同,普通人见不到,只有觉悟了的人才能见到。那么,觉悟以后见到的真佛是什么样子呢?《金刚经》中说:如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如来就是法身佛。当你看所有的相不再是相了,你就见到了真佛。所以,如果你修行到可以到达西方净土的境界的时候,你所见到的阿弥陀佛也应该是法身佛,也就是没有形象的佛。因此我们说,如果是恍惚中有那么一个有形象的佛来接引你,千万把持住自己,别跟他走。等到你见到诸相非相,你就已经踏上佛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