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行注意什么(重要提示明后两天)

2022年高考将于6月7日拉开帷幕!记者从陕西省招生办、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22年,陕西高考考生总数为323058人,比去年增加10139人

前期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62911人,消防单招录取49人,实际参加高考考生260098人,其中统考考生251978人,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考生8120人。全省共设107个考区、259个考点、9010个考场。

全省教育系统、考试招生系统将有近4万名工作人员参与考试组织工作。

所有考点均建立与医疗机构

“点对点”协作保障机制

据介绍,今年全省教育系统、考试招生系统将有近4万名工作人员参与考试组织工作。全省高考各项准备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省狠抓疫情防控,确保实现健康高考方案预案先行。

分类备足考点考场。克服场地、设备困难,实现全省每个县区均至少设置1个备用考点,全省共设备用考点125个。各考点在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每考点不少于3个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提高备用隔离考场设置比例。提前为备用考点考场培训足够数量的考务人员,可随时投入工作。

做好考试场所消毒。为试卷保管、考点考场等涉考场所配备防疫设备、物资。启用前,所有场所均进行清洁消毒。每天考试结束后,对考场做预防性消毒并通风。

考务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要求涉考工作人员、监考员等应选聘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人员,全体涉考人员考前48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高考期间,全省所有考点均由卫健、疾控部门安排一名专业人员担任防疫专职副主考,负责考点常规防疫和涉疫突发事件研判处置。全省所有考点均建立与医疗机构“点对点”协作保障机制。

滞留省外考生已全部返回

稳妥做好滞留外地考生服务工作。按照“底数清、政策明,协调到位、组织到位、服务到位”的总体要求做好滞留考生组考工作。

精准摸排。通过对接相关大数据平台比对、逐一联系核实等方式,精准、动态摸清滞留考生情况,信息每日更新。

公布政策。要求滞留在省外的考生必须于5月24日(高考前14天)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备考,中高风险地区返陕考生务必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备。省内滞留在高考报名所在地以外其它地区的考生,其返程要求由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属地防疫要求制定并公布。

稳妥处置。采取“一对一”方式提醒、督促滞留考生按照规定及时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确保考前顺利返回。截至6月4日,滞留省外考生已全部返回,为实现“应考尽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6日考生要去考点

提交相关资料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务必做好考前身体健康状况监测。5月24日起,全省所有考生每天都应当测量体温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认真填写健康状况登记卡,确保开考前身体状况良好。

6月6日,即首场考试前一天,考生应前往考点提交《考生健康状况登记卡》《考生健康承诺书》并接受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查验。考试当天考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如因高温天气,影响体温测量结果的,也无须担心,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它设备或其它方式再次测量。

270名高考省派督查员

已全部到位

6月5日,从省内39所高校选派的270名高考省派督查员已全部到位,将对各地高考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截至6月6日,省、市两级对选聘的监考员等考务工作人员考务培训已经全部完成,各考区、考点考生入场安检、按时司铃、外语听力播放等关键环节的安排布置已经全部就绪。

组织应急演练。针对考试期间可能发生的疫情散发、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重大舆情等突发事件,气象、地震部门及时通报信息,各地细化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各项应急演练,确保考生正常参加考试。截至6月6日,各项演练已完成。

高考统考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办公,统一指挥,发挥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今年高考安全平稳进行。

6月6日下午3时至5时

考生应前往考点参加外语听力试听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提前做好各项应考准备。6月6日即考试前一天,考生应前往考点熟悉环境,并于下午3时至5时,到本人参加考试的考场,参加外语听力试听。试听后,考生本人须在外语听力试听效果记录表上签字。考试期间,考生应遵守《考生须知》中各项纪律要求,只准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进入考场。严禁携带手机、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它非考试用品。特别提醒,考生可佩戴口罩进入考点、考场,但不得因此影响入场身份识别。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考试结束后,应佩戴口罩统一有序离场,不得提前交卷出场。

我省积极提供助考服务。将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准考证、身份证临时丢失考生按时参加考试。将为全省94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考试期间,考点将为其他临时突发伤病等考生提供必要帮助。

语文、数学、综合科目

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点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遇到困难要及时求助。语文、数学、综合科目,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点。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即14∶45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考生应提前规划赴考路线,提早到达考点,避免错过入场时间。如遇交通拥堵,要第一时间联系附近交警求助。如考前丢失身份证、准考证,也无须惊慌,要及时求助当地教育、公安部门和学校、考点。

此外,考生要严格遵守各项考试纪律。考生出现违纪、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等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取消考试成绩、取消录取资格、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对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组织、参与团伙作弊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希望每一位考生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尊重监考教师,远离违纪作弊行为。

西安出行注意什么(重要提示明后两天)(1)

西安交警发布消息

考试期间考点附近禁止鸣笛

交警将对考点周边违停车辆进行清理

西安出行注意什么(重要提示明后两天)(2)

►►►禁止鸣笛,护卫考场秩序安宁

考试期间,在各考点周边摆放禁止鸣笛、减速、禁停等警告、警示标志,减少噪音。 完善考点周边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及时维护损坏、缺失设施。

►►►净化腾挪,考生车辆安心停放

高考前一天,西安交警将对考点周边违停车辆进行清理,并在道路两旁摆放隔离设施,禁止车辆乱停乱放。充分挖掘考场周边停车资源,在有条件的单位和道路两侧设置临时停车泊位,增设停车引导标志,方便接送考生车辆停放。

►►►柔性执法,轻微违法进行警告

在高考活动期间对所有看考场、接送考生、运送试卷等考试物资的相关车辆发生轻微交通违法、轻微交通事故的,执勤交警将予以警告,快速放行。

►►►涉考车辆,尾号不限行

高考期间,对运送试卷、接送考生等涉考车辆不受尾号限行限制。

►►►免费乘坐

高考期间,西安地铁将提前开启“高考专用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值守,方便考生快速进站乘车。凡持有高考准考证的考生本人及不超过两名陪同人员,经过扫码、测温、安检后,通过“高考专用绿色通道”,享受免费搭乘地铁服务。

2022年高考期间,考生可凭“2022年高考准考证”免费乘坐西安市区15457辆出租车以及9500余辆网约车,各巡游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将承担送考费用,向驾驶员报销送考车费。

6月7日至8日两天,凡考生持“高考准考证”可免费乘坐西安公交集团所辖线路的所有公交车辆。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发布2022年高考期间

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

一、驶入安康中心城区的所有车辆,无论遇到何种情形,一律禁止鸣笛。

二、6月7日、8日上午8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7时30分期间,安康中学、汉滨高中、汉滨初中、江北高中等考点门前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车辆通行,请过往车辆绕道通行。

三、请广大驾驶人认真遵守本通告之规定,服从管理。凡违反本通告或拒绝、阻碍公务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之规定,从严惩处。

特此通告。

汉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

关于2022年高考期间交通管制的通告

管制时间:高考考试期间(6月7日、8日: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00)

管制路段:汉台中学考场(莲湖路:北大街十字——北团结街十字、文化街、中学巷中段)汉中中学考场(城东大道:博望二路北口至胡家扁村、博望二路七里卫生院以北)

管制方式:开考前半小时开始管制,除公交、送考车辆、公安、消防、救护等其他抢险车辆外,禁止一切社会车辆通行。

考试期间,敬请广大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或提前规划绕行路线,行经考点周边道路时所有车辆禁止鸣笛,减速慢行,服从配合交警指挥,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特此公告。

汉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

2022年6月2日

如果你忘带准考证、身份证

或者在路上被堵住了,不要紧张

可以拨打报警电话

或者就近向路面、考点执勤警力求助

6月7日——8日,

请您为高考“静音”!

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西安出行注意什么(重要提示明后两天)(3)

【陕西新闻广播新媒体综合整理】

【来源:起点新闻、汉中发布、安康电视台】

【编辑:马铭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