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

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武功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却绝对是第一大侠,论起行侠仗义,其他一八零七个“好汉”干的好事,还没他一个人干得多——似乎“好汉”们都不怎么干好事,宋江吴用李逵更是丧尽天良坏事做绝。很多人都以为鲁智深憨憨的傻傻的,似乎满脑子都是肌肉,但是看看鲁智深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大块头有大智慧,腰大十围之下,是一颗七窍玲珑心。鲁智深说话或者蕴含禅机,或者犀利如刀,有时候还能把宋江气个半死。

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1)

当年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郑屠而遁入五台山,智真长老为他摩顶受记:“一要皈依佛性,二要归奉正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鲁智深只是简短地回答了四个字:“洒家记得。”当时众僧都笑,但恰恰是偷笑的那帮和尚没有理解三皈(归)五戒的真谛:鲁智深不可能不杀生,也不可能不喝酒(很奇怪五戒不戒肉),为了填饱肚子偷点东西也是难免(后来桃花山一桌子金银酒器被他打包带走了),所以鲁智深这时候回答“能”与“不能”都不对,说“能”是妄语,说“不能”,晚上可能就要睡在山门外了。 后来鲁智深这个变通之法被某住持方丈学去了:我不偷盗,我只收门票;我不妄语,我只编上市报告。

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2)

智真长老拿鲁智深没招儿,因为鲁智深说“洒家记得”并不违反清规戒律——没有哪本经书上规定不允许这么说。而后来鲁智深的说话水平越来越高了,狡猾的宋江一听鲁智深开口,就马上乖乖闭嘴。咱们接下来就一起研讨一下鲁智深能让宋江闭嘴而又蕴含禅机的三段经典名言,有一段能把宋江气得半死,但又有两段令人至今琢磨不透:鲁智深到地有没有坐化?

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3)

且看宋江刚开口表示要招安,就被武松怒怼,宋江还想做做武松的思想工作:“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先奉承一句压压武松火气),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还没等武松反驳,鲁智深就站了出来,一方面是替自己的二龙山三当家出头,另一方面也是说给其他心存幻想的梁山好汉听:“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鲁智深一番话说出来,结果是大家都若有所思:“当日饮酒,终不畅怀。”越琢磨这番话,笔者越觉得鲁智深洞察世事人心高深莫测,而且似乎已经预言了梁山好汉的结局:朝廷靠不住、招安不济事、大家鸟兽散。

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4)

笔者一直怀疑鲁智深坐化是一条金蝉脱壳之计,因为他在“探地穴解脱缠缘井”的时候,地底下那个神秘僧人就对他说过:“从此分手,日后再会。”还没跟那个神僧再会,鲁智深又怎么会坐化?而他跟宋江说的一番话,也似乎能印证他的归宿:“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此言一出,“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事实上已经了身达命的鲁智深,根本就不会让人一把火把自己烧了,当“城内张招讨(张叔夜)并童枢密(童贯)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磕头如仪的时候,鲁智深他正在趴在某个墙头上偷笑:“你们做了三昼夜功果,有十个洒家也从那个劳什子朱红龛子里溜掉了!”

鲁智深临死之前是怎样评论宋江的(鲁智深三段经典名言)(5)

鲁智深留给人们的最后一段话,就是那个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句话笔者一直也没琢磨明白:鲁智深知道“我是我”,可是这个“我”又到底是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