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急救方法和知识(你常用的这些急救方法)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生活中的小病小痛已总结出了不少急救办法,但在医生看来,很多急救方法并不正确,反而会加重病情。例如以下四种司空见惯的情况,绝大部分人都会执行错误的急救方法,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记者请教了相关医生专家,给大家总结了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心口疼痛服用硝酸甘油?

心血管专家:赶紧就医排查心梗可能性

常用的急救方法和知识(你常用的这些急救方法)(1)

或许是影视剧或者网上各类宣传之下,让不少出现心口闷痛的老年人会第一时间服用硝酸甘油来解决,其实这里要区分两个疼痛,心绞痛与心梗。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杭州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张邢炜教授指出,心绞痛发作的疼痛,表现为阵发性胸闷、憋气、胸痛,出现在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臂。心梗出现的胸痛,一般表现为心前区(心脏部位)的广泛性疼痛,但难以描述具体位置,因为这种疼痛很可能放射到上半身多个部位,包括肩颈部尤其是左肩、咽喉下颌、牙齿、上腹部等,还会放射到左手臂内侧、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内侧疼痛,等等。

普通的心绞痛通常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5~10分钟后即可缓解,而心梗发作的疼痛往往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服药效果都不明显。所以,当出现上述部位疼痛或者连服3片硝酸甘油疼痛没有缓解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入院排查心梗的可能性。

鱼刺卡喉喝醋或者塞饭团?

消化专家:立即就医请医生处理

常用的急救方法和知识(你常用的这些急救方法)(2)

汉字“鲜”由鱼和羊组成,可见鱼是多么的美味,但对不少人来说,鱼也不大友好,尤其淡水鱼,因为刺多,不小心就容易发生鱼刺卡喉的情况。当鱼刺卡喉该怎么办?多数人立马想到喝醋、大口咽饭团等土办法,但在医生看来,这些土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问题。

杭州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杨建锋说,当鱼刺卡喉时,不要擅自用民间“土方法”,吞咽饭团、馒头、喝醋等办法把鱼刺带下去,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鱼刺经饭团、馒头挤压时,细小的鱼刺容易扎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伤及主动脉、肛周等。另外,喝醋虽然能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但醋在喉咙的停留时间非常短暂,很难真正起到作用。所以遇到鱼刺卡喉或者进入肠道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通过纤维喉镜、食道镜、胃镜等设备找到鱼刺并取出。

他特别提醒,吃鱼时不要混合其他饭菜一起吃,尤其是吞咽功能不太好的小孩和老人,一定要将鱼刺剔除干净后再吃。

扭伤后马上热敷活血?

康复专家:扭伤早期应冰敷

常用的急救方法和知识(你常用的这些急救方法)(3)

热敷有活络血管的作用,因此不少人在扭伤后会选择热敷,其实不当时间的热敷反而会带来扭伤部分伤情加重的后果。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指出,扭伤后要遵循POLICE原则,即Protect(保护),Optimal loading(适当负重),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

具体来说就是扭伤后第一不是去活动关节,而是不要动,或者仅在无痛范围内做一些轻轻地晃动。如果发现已经肿胀了,就千万不要动。第二,找一些凉的东西来冰敷,比如自来水,或者能够有冰水混合物就更好。冰敷一般是15分钟左右,可以间隔5到10分钟,再第二次冰敷,反复多次。第三是找弹力绷带,或者能够有比较稳固的鞋子之类的,把受伤的部分固定起来。在充分固定后,受伤的部位可以轻度的用力,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限度。一般的韧带损伤恢复需要2到6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除了在无痛范围内适当活动以外,也要经常注意把患处抬高,保证血液流动得通畅。热敷至少也要在扭伤48小时后或者扭伤部位不在红、肿、热的时候。

如果是腰部疼痛,首先尽可能,卧床休息,然后把腰部,向能够减轻疼痛的方向一侧移动。可以反复地做多次。但在早期尽量不要马上做热敷。

烧烫伤后用牙膏涂抹?

疤痕专家:要第一时间流动净水冲洗

常用的急救方法和知识(你常用的这些急救方法)(4)

烧烫伤是家庭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伤害,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中孩子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少老人会首先想到用牙膏或者酱油涂抹伤口。殊不知,这在医生看来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杭州整形医院副院长、疤痕科主任姚平说,迷信偏方中的给伤口涂抹酱油、牙膏等就地取材做法,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还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用大量干净冷水冲洗,除去衣物,减少热力物质余热造成的二次伤害,若烧烫伤情况严重要及时前往医院救治,做清创和疤痕加压等处理,避免加重疤痕扩大。另外,海鲜、火腿、鸽子等发物会造成疤痕增生,烧烫伤病人应注意避免食用。

(每日商报 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张颖颖 王回南 王婷 任方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