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名将辈出,谋士如雨,我们今天来盘点一下华夏十大名将。

十大名将第十名: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赫赫有名的名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十大名将第九名:岳飞。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1)

岳飞更是耳熟能详的名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的《满江红》我们至今都在传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诗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励了很多仁人志士共赴国难。

他力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才有了朱仙镇大捷。如果不是宋高宗赵沟一连12道金牌下令班师,而岳家军又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怕历史会被改写。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连他的对手,金军队伍里面都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传言,表示了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著有军事名著《武穆遗书》。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十大名将第八名:郭子仪。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2)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收服了长安、洛阳,击败了吐蕃、党项的入侵,力挽李唐大厦于将倾之际。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十大名将第七名:陈庆之。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3)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两句名彻千古的歇语说的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名将陈庆之,这家伙简直是一个奇迹。

因为他跟其他名将从小就参军不一样,他一开始只是一介文官,是梁武帝的随从,叫做奉朝请。

什么是奉朝请呢?就是有参加朝会的资格,是两晋时期给那些外戚们享有一些优待的资格,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一些没有具体职务的关系户。

那陈庆之这个奉朝请是干啥的呢?就是陪梁武帝下棋,可以说在此之前都没有参赞过军事。

而且身体还很羸弱,据说他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那么他又是靠什么得到非凡的成就呢?或许很多人想到了,那就是谋略和胆识。

陈庆之虽然算是个文将,但他善于谋划,治军也很有方法,从军之后在军中威望是非常高的,所以士卒都愿意跟着他打仗。

陈庆之初次领军就在涡阳之战中,以少胜多,之后只带领七千军队进行北伐,当陈庆之攻打到北魏都城洛阳的时候,陈庆之又以自己的七千人马,战胜了睢阳守将丘大千的7万大军。之后陈庆之又多次打败了北伐路上的许多大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陈庆之只有这七千人马,前后作战几十次,也攻下了好几十座城池,因为他和他这7000人全部穿白袍,所以被称为白袍军。此后,各地守军只要听到陈庆之的大名就闻风丧胆了,一时间陈庆之的部队所向无敌。

陈庆之不但在进攻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在防守上也是非常在行的。在他南归之后,防守东南,也是立下了很大功劳。不仅当时人们对陈庆之的评价很高,后代军事将领也把他作为楷模,一生效法。

十大名将第六名:“三国第一人”吕布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4)

我听到吕布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在三国演义中有第一人之称。

那句“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也是家喻户晓的,甚至被广大网友又恶搞出了后两句:“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而他三姓家奴的名声经过张飞张三爷的宣传也是名震古今,不过这个名不是什么好名声罢了。

吕布拿的出手的战绩没有多少,甚至都是败多胜少,但是单单一个三国第一武将的名头,就能够让他名列华夏十大名将之一。

十大名将第五名:“冠军侯”霍去病。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5)

霍去病,大名鼎鼎的冠军侯,西汉武帝时期的年轻名将。

各位要注意了,他不仅仅是名将,还年轻。

年轻到什么程度?17岁封侯。

霍去病17岁时,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着他的舅舅去打击匈奴。他斩获敌人2028人,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匈奴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从此闻名全国。

19岁为骠骑将军。

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又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

霍去病22岁时,率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经此一战,匈奴单于逃到漠北,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和匈奴战争中防守的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保障了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

从此以后封狼居胥,如此功绩羡煞我等青年。

可惜也死的早,公元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去世,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十大名将第四名:卫青。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6)

霍去病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就是他的舅舅卫青。

可以说霍去病能有如此的丰功伟绩有他舅舅一半的功劳,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除此之外他还助汉武帝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匈奴,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十大名将第三名:“西楚霸王”项羽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7)

项羽,西楚霸王,古今名将里唯一称王的存在,也是唯一当得起霸王这个称号的存在。

虽然后世里很多事让人对项羽感到毁誉参半,比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亦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但我认为那只是对项羽没有成功的惋惜,并不影响项羽作为一名名将的英姿。

他天生神力、力能扛鼎,武力卓绝,至今都留下“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他的神勇更是后世武将的标杆,从他开始

以后凡是有不可一世的猛将出世,都会拿来和他作比较。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国第1人吕布,还有有着“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之称的李存孝。

他们都会被后人拿来和项羽做比较来证明他们的勇猛,这些都可以说明项羽的厉害。

更别说在项羽主导之下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更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更为我国贡献出了两个著名的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可见当时战况的惨烈。

项羽更是一战击溃秦将章邯、王离所率领的四十万秦军,并坑杀二十万秦军将士,一举奠定了“西楚霸王”的赫赫威名。

但是强如西楚霸王也有垓下之战的惨败,这就引出了另一位名将,排名10大名将第2名的,在历史上有“兵仙”之称的韩信。

十大名将第二名:“兵仙”韩信。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8)

提到韩信我最先想到的不是他以后的赫赫战功,而是他在未发达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志而做出的“胯下之辱”的举动。

胯下之辱大概的意思就是,而且年轻的时候被当地人看不起,而一个小混混听说了他的事了之后专门去侮辱他。

并对韩信说要么就弄死他,要么就从他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结果韩信选择了后者,这也说明了韩信是真的能忍、能等。

才有了后来他先投奔项羽,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却没有放弃。

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把他推荐给了刘邦,然后才有了韩信一系列的超神之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秦、灭魏,背水灭赵、降燕、灭齐,水攻龙且,垓下一战、十面埋伏,楚歌灭楚。

更是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美名,被誉为“汉初三杰”,“兵家四圣”。

十大名将第一名:“杀神”白起。

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将领(华夏十大名将)(9)

也是最当之无愧的第1名,什么霸王、什么兵仙,在他面前都得俯首称臣。

不仅仅因为他战功卓著,帮助了秦王平定六国,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不世之基。

还因为他杀的人最多,正所谓“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军将士40万人,杀的赵国人头滚滚,满城尽缟素,城中无一是男儿。

就凭这一点白起就能载入青史,就凭这一点华夏十大名将之首,杀神白起当之无愧。

这就是作者盘点的华夏十大名将,不知各位可否认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