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老人捡到一件国宝(杭州74岁老人拿出一件宝贝)
转自:天天看余杭
这两天,
网友杨先生爆料:
在余杭黄湖老街藏着一家百年老店,
守店的老人年过古稀,
他手上的这门老手艺,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
而现在家里的娃娃几乎没见过,
老手艺也快要失传了!
照片中这个叉腰站在门口
面带笑意的老先生
就是黄湖74岁的老手艺人董建章,
也是网友杨先生口中称赞的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钉秤人。”
年少时,
董建章师从父亲学做秤,
再往上追溯,董建章的父亲
向一位绍兴的打秤人拜师学艺,
开启了董家制作杆秤的历史,
打秤铺子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
制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
大小程序加起来估计有几十道。
抛光、定位、分位、
钻眼、打秤星、打磨……
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对待,
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
从15岁开始学,做到现在74岁,
经董建章的手
打过手工杆秤有上万根之多。
可以说是,
一门手艺,一辈子的心血。
以前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家,
用的都是董家打的秤,
那时一杆秤在生活中有多重要?
在老一辈中流行过这种说法,
叫作“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而自从2004年左右电子秤流行之后,
手工杆秤的风光不再。
董建章说起如今的光景:
“秤难做,挣不到钱。
一杆做完至少大半天,
卖卖几十块钱,
而且也没什么人用了。”
店里藏着一杆镇店之宝,
“给钱也不卖!”
在这间面积不大、
稍显凌乱的百年老店里,
摆满了能秤各种斤量的杆秤,
“这个是称10斤的小秤40块、
这个是称20斤的60块、
还有称30斤的80块......”
董建章介绍起手边的杆秤,
有些是他最近新打出来的,
还有些是从上个世纪
保留下来的“老古董”。
说到这,
董建章摇摇晃晃走到店内一角,
提出了一杆很有分量的大家伙。
这是70年代用红木制作的大秤,
能秤500斤,曾用来称毛竹、毛料,
以前镇上过年的时候
称猪用的就是这杆秤。
10多年前,
曾有做收藏的人开价1500元
向董建章买这根秤,
“我没舍得卖,
大儿子也让我别卖,
卖一根就少一根了。”
年轻时曾走路挑担去过嘉兴、湖州...
靠做杆秤撑起了五口之家
董建章回忆起他30多岁的时候,
曾挑着担走乡串巷上门做杆秤。
去过湖州、嘉兴、桐乡等好多地方,
“就从黄湖走路到嘉兴,
一路走过去,晚上住旅馆,
白天做秤、卖秤,
卖卖1块8一杆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做3、4根。”
董建章还清楚地记得,
那个年代肉卖7毛2一斤,
大米1角1分8,
油条3分钱一根。
挑担出门做一趟秤,
来回一般需要走上一个多月,
能挣些辛苦钱。
也有大客户特意找上门来买董家的秤,
当年杭州茶叶试验厂里用的秤
全部出自董家的杆秤铺子,
现在回想起来,
董建章仍然觉得很是自豪。
说起以前的光景,
董建章走乡串巷做秤,
老婆在家操持带三个孩子,
也是靠着这杆衡量天地的小小木秤,
董建章撑起了五口之家。
余杭最后一个打秤人,
“现在没人要做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现在还有人买秤吗?
董建章说偶尔还是有的。
店里挂了满满一墙的
“杆秤 铁盆”的黄金搭档套装,
是店里的明星产品。
它用来干嘛呢?
“山上采茶的时候称茶叶”
董建章解释说。
上山采茶的时候,
电子秤抬上山不方便,
有些用惯了杆秤的茶农
还是坚持用杆秤,
称茶叶不出错,带起来还方便。
董建章坚持把铺子开着
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给老顾客修秤,
“一根秤用用几十年,
现在有些也需要修一修,
店不开了他们就修不不了了。”
听董建章说,
过去鼎盛时期周边有三四家做秤,
临平、瓶窑、塘栖都有,
如今,他已经是
余杭最后一个打秤人了。
“现在都有养老保险好拿,
他们就不做了,
家里孩子也劝我上年纪就不要做了,
我现在高兴做就做几杆,
不高兴做就不做了
做好的这些卖光了就算了。”
家里两个儿子虽会这门手艺,
但也都有各自的生意在做。
眼看做秤手艺即将失传,
董建章倒也释然,
“我现在就觉得都是过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过法。
子女也都有自己的生计,
做不做秤,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董建章和老伴雪彩
在黄湖老街上
守着两家毗邻小店过过日子,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闲不下来,总想着做点什么,
也是他们这一辈人的活法。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