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表决通过)

9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表决通过)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

9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促进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奥运文化等融入公共文化服务

《条例》共八章六十七条,分为总则、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提供、融合发展、社会参与、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思想。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法制办新闻发言人王爱声介绍,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条例专设“融合发展”一章,一方面,以特色文化浸润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以及奥运文化、法治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科技、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产业等领域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同时,条例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创作、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文化产品,创新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传播方式;支持群众文艺团队、专业文艺院团发挥专业优势,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

支持开发、推广适合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

王爱声介绍,《条例》在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基础上,规定了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服务事项,对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者优惠服务、开放时间、信息公示、数字化建设等提出要求。

为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条例规定,乡镇、街道应当统筹资源,支持综合文化中心和综合文化室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需求调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推动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化服务。

为提高对特殊群体和特定地区的服务质量,《条例》规定,政府支持开发、推广适合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应当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支持村史馆、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和乡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条例》规定,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和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依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条例》规定,支持创作、生产和传播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

同时,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主动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得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活动。

在设施建设方面,规定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乡镇、街道应当建设综合文化中心,村、社区应当建设综合文化室;采取新建、租赁、利用现有设施等多种方式加强设施建设;保障设施建设用地,鼓励合理利用其他场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在设施管理方面,明确建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下移、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明确设施管理单位的责任,保障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转。

延展

北京市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达到6937个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庞微介绍,北京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成果尤为显著。

据她介绍,目前北京全市四级公共文化设施6937个,实现基本全覆盖。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为带动,四级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艺团队1.7万支,50万人参与,年均举办2万场,公益演出下基层活动1万场,实现了“一区一品牌、一街乡一品牌、一社村一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架构。

“群众文艺创作由高原走向高峰,先后有五个作品荣获每三年评一次的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全国群星奖,”庞微说,全国只有20个奖项,北京年年有名,特别是在今年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比赛中,增加到30个,“我们有3个作品获此殊荣,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这是北京市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庞微说。

对于如何贯彻落实《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庞微表示,将大力加强宣传,普法学法知法。同时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学习贯彻《条例》专题培训班,邀请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学者进行解读,使从业人员更加熟知本条例。

还将针对《条例》提出的需要制定的配套政策,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并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过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主动对各区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形成常态化的督促检查。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