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

作者:夏秋,时拾史事

影视剧中的小历史(三十六)

二战题材,一直就是欧美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看腻了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我们今天来讲一部爱沙尼亚的二战片《1944》。在没看过这部片子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爱沙尼亚的了解,仅限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个称呼。通过观影和有意识地搜集资料,才对这段曲折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1)

1. 概况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首都是塔林,整个国家西临波罗的海,南接拉托维亚,东边与俄罗斯隔河相望。

帝俄时期,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开疆拓土,于1710年将爱沙尼亚并入俄罗斯帝国。俄国十月革命后,爱沙尼亚趁机独立,但好景不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通过逐步蚕食于1918年3月吞并其全部领土。好在德国很快就战败了,同年11月爱沙尼亚再次独立。

2. 二战前期与中期的爱沙尼亚

1939年八月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周,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秘密协议,爱沙尼亚划分进苏联的势力范围。1939年秋,苏德瓜分波兰之后,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军事基地。

二战爆发初期,爱沙尼亚保持中立,但随着德军在西欧战场的节节胜利,苏联终于按捺不住,1940年六月中,苏联占领波罗的海三国,以期扩大缓冲区域,迎接苏德之间难以避免的恶仗。在随后的一年内,上万名爱沙尼亚人被苏联当局驱逐或流放。

苏联吞并爱沙尼亚的当口,大约40%的爱沙尼亚舰队在境外海域,他们拒绝返航并被英国当局征用,编入大西洋护航运输队。约1000名爱沙尼亚水手在英国商船队服役,其中200名为军官。另有少数爱沙尼亚人分别在英国皇家空军、英国陆军和美国陆军中服役。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2个月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被德军包围。很多爱沙尼亚人自愿加入德军,做为对红色布尔什维克的报复。

1941年夏,超过33000名爱沙尼亚人被征召入苏联红军,其中约1万人死于饥寒交迫,剩余的大部分人和战前苏联境内的爱沙尼亚族于1942年组成苏联红军第八爱沙尼亚步枪军。其中数千人死在1942冬的大卢基战役中。

苏德在爱沙尼亚境内短兵相接的初期,双方兵力对比如下。

苏联:19 个步兵团,7个骑兵师和5个装甲旅

德国:20个步兵团,3个摩托师和3个装甲师

1943年前,德国并没有在爱沙尼亚强制征兵,全靠自愿加入。倒不是因为德国人更讲人道主义,而是嫌弃爱沙尼亚人不是纯种日耳曼人,不值得被信任。但当德国战事吃紧、兵力不足时,1943年德军就开始强制征兵了,起先征召那些18-24岁的爱沙尼亚青年,到了1944年初,随着战线从苏联境内向爱沙尼亚推进,征兵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18-40岁。

不过爱沙尼亚人并没有被并入德国国防军,而是被指派进安保和攻击部队,比如武装党卫军。1944年春党卫军第二十爱沙尼亚师成立。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数千名不愿为德军作战的爱沙尼亚人,逃往芬兰,但在芬兰与苏联休战后又被遣返,只好继续留在党卫军中服役。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2)

苏德两军中的爱沙尼亚人

1944年秋,苏联红军再次在爱沙尼亚征兵,2万名爱沙尼亚人被征召入伍。他们中的有些人之前在德军中服役,被俘以后只能投诚跟着苏联干,这种情况,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

3. 坦能堡防线战役

影片开头描述的是1944年7月开始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坦能堡防线这个叫法是德军给起的。一战时期德军在东普鲁士的坦能堡(今属波兰)大败俄军,逼得俄军指挥官战败自杀,德国人对这个战绩念念不忘,希望在爱沙尼亚战场上也重现坦能堡的辉煌,所以给这个防线起了个讨口彩的名字。

坦能堡防线战役实际上发生在 Vaivara自治市的 Sinimäed,这是爱沙尼亚东北部的一个山区,又称蓝山,位于边境大城市纳尔瓦以西20公里处。顺便提一下,纳尔瓦与俄罗斯隔河相望,目前居民有84%是俄罗斯裔,讲俄语信仰东正教。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3)

红色标注的位置就是坦能堡防线战场,苏军离德国本土暂时还隔着好几个国家

这场战役是东线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之一。党卫军中除了半数爱沙尼亚本地士兵以外,还有来自丹麦、东普鲁士、荷兰、比利时和挪威的志愿兵。关于纳粹德国的外籍军团,有一些好玩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话,下篇来讲。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4)

我看豆瓣上的军迷说党卫军衣服上的袖标可以看出来,一个是丹麦人一个是荷兰人

这个山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就打过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里也是彼得格勒的一道防线。二战时,也少不得在这里打上一架。

德军在此建造了牢固的防御工事,这个我们在片子里就可以看出来。苏德两方陷入反复的争夺战,战况激烈。这场战役苏联人没有讨到便宜,8月上旬停止了对蓝山的攻击。

9月,苏联红军从爱沙尼亚东南部找到突破口,陆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占首都塔林。红军第八爱沙尼亚步枪军继续挺进萨雷马岛,半年后又被送往拉托维亚的库尔兰与德军交火,许多人死于这两场残酷的战役。

1944年11月底,最后一支德国部队撤离波罗的海的萨雷马岛,爱沙尼亚全境再次被收入俄国人囊中。

4. 二战对爱沙尼亚的影响

1939年爱沙尼亚人口达113万,1945年幸存人口为90万。整个二战期间,超过10万爱沙尼亚公民被苏德两国分别征召入伍,作战人员接近全国总人口的10%。其中加入苏联红军的约55000人,加入德军的约72000人,这些数字可能有重叠,被俘后重新加入另一方的人员会被叠加。

在爱沙尼亚损失的20%的人口中,一些人被送往苏联古拉格集中营,另一些被送往德国的集中营;战争和被占领期间的死亡人数达到81000人;还有一些被迫逃离家园。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5)

德国人是打着拯救爱沙尼亚人民的旗号进来的

爱沙尼亚境内原本的少数民族悉数无存,12000名德裔爱沙尼亚人于1939-1941年迁往德国;瑞典裔于1944年被瑞典接收;同年底,俄裔爱沙尼亚连人带地(普乔雷、纳尔瓦河对岸)归附俄罗斯。

没来得及逃走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被押往爱沙尼亚境内的22个集中营,最后全部被屠杀,确切人数至少达上万人。这一点和我后面要讲的内容密切相关。

爱沙尼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参加二战的,战后它也还是没能得到心心念念的独立资格,被巨头们齐齐背叛,最后并入苏联。直到1991年才重新独立,三年后,最后一支外国军队撤离爱沙尼亚。

5. 爱沙尼亚如何纪念二战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裁定纳粹党卫军为战犯组织,但赦免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党卫军成员。

爱沙尼亚人认为,被迫为占领军作战的士兵,不应视作战争罪犯,也没有必要追责,因为爱沙尼亚士兵被剥夺了选择权,他们也是战争受害者。

爱沙尼亚在纪念老兵这方面,有些行为引起巨大非议。比如一位名叫Alfons Rebane的老兵(1908-1976),此人是为纳粹德国服役并获得最高嘉奖的爱沙尼亚军官,得到了像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二战后他加入英国的秘密情报局,1961年退休后定居德国,1976年去世并葬于德国。但爱沙尼亚政府于1999年将他迁葬回祖国,并给予国家荣誉。政府出面嘉奖获得纳粹德国铁十字勋章的老兵,这种行为引起轩然大波。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6)

Alfons Rebane及其迁葬墓碑

Alfons Rebane获得的是像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还有三位爱沙尼亚人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比他级别要低一些。他们是Harald Nugiseks(1921-2014),Paul Maitla (1913-1945)和Harald Riipalu(1912-1961)。

从活得最长的Harald Nugiseks年老照片中也可以看出,为纳粹作战并获得铁十字勋章,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污点,反而是巨大的成就。我估计他在苏联时期没有这种待遇,荣耀应该都是爱沙尼亚从苏联独立出来以后获得的。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7)

爱沙尼亚这种过火行为被俄罗斯外交部公开抨击,俄方认为这是在公开为纳粹洗白,并提醒北约和欧盟关注爱沙尼亚法西斯追随者日益活跃的行为。俄方的观点得到俄裔犹太领袖的支持,他此前就公开谴责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的纪念行为是“纳粹战争罪犯的复活”。

以色列时事与公共关系评论员Arik Elman宣称,为德军作战的爱沙尼亚人,手上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任何人,包括美国总统,都不能出于政治需求,而给战争罪犯洗白,否则是不尊重历史以及对大屠杀幸存者的冒犯。

非正式下期预告

搜集爱沙尼亚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件我以前不知道的事,德军的外籍军团并非都是日耳曼人,甚至不都是白人,而是包含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群。下期想写这个,不过最近比较忙,不保证会准时交稿。

二战苏德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二战时分属苏德两个阵营的民族)(8)

蒋纬国二战初期就在德军部队

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