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

【脑洞时间】一档意图帮助大家进行知识梳理复习巩固的栏目,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梳理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

并且每次都梳理好考点,配以中考真题,全方位帮助大家进行复习。

所以无论是在准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者中考,都可以来这里,如果泥萌对新栏目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

考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温度的测量标准叫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5.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6.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7.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8.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2)

9.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10.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1.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3)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4)

(非晶体熔和凝固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

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沸腾。都要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5.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热。

中考汇编

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如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存在状态情况,已知深度每增加10m海水的压强增加1atm(1atm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 )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5)

A.压强为50atm,温度为10℃

B.压强为100atm,温度为0℃

C.压强为200atm,温度为20℃

D.压强为300atm,温度为30℃

【答案】B

【解析】

A、压强为50atm,水的深度为500m,温度为10℃,该点在可燃冰形成的条件的范围之外,故A错误;

B、压强为100atm,水的深度为1000m,温度为0℃,该点在可燃冰形成的条件的范围之内,故B正确;

C、压强为200atm,水的深度为2000m,温度为20℃,该点在可燃冰形成的条件的范围之外,故C错误;

D、压强为300atm,水的深度为3000m,温度为30℃,该点在可燃冰形成的条件的范围之外,故D错误.

故选B.

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6)

初春,冰雪融化

B.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7)

盛夏,露珠凝结

C.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8)

深秋,绿叶凝霜

D.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9)

严冬,雪花纷洒

【答案】A

【解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A、初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盛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严冬,雪花纷洒,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夏天加入饮料中的冰块变小

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C.冬天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D.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形成花纹

【答案】B

【解析】

A、夏天加入饮料中的冰块变小,是由原来的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这是因为附着在人体表面的水滴从液态变为了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

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由原来的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是升华.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形成花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这个过程是凝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及露珠是液态的,是由人呼出的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课程链接

「吃掉物理」中考复习视频课|温度

「吃掉物理」中考复习视频课|熔化和凝固

「吃掉物理」中考复习视频课|汽化和液化


吃掉物理APP全面改版,全新上线解题课,特有的微课 工具 典型习题的课程模型,帮你轻松学习精准提分!各大应用商店里搜索“吃掉物理”就可以免费下载~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0)

学生预习新知,教师轻松留作业,都可以用吃掉物理哦,自动判断,学生快速看答题结果,老师不用批作业哦~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1)

另外会员专区新上线吃掉系列其他学科课程,吃掉数学、吃掉化学、吃掉生物统统都有,更有初中物理必做实验系列,赶紧去下载体验吧~

吃掉物理APP全面改版,全新上线解题课,特有的微课 工具 典型习题的课程模型,帮你轻松学习精准提分!各大应用商店里搜索“吃掉物理”就可以免费下载~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2)

学生预习新知,教师轻松留作业,都可以用吃掉物理哦,自动判断,学生快速看答题结果,老师不用批作业哦~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3)

另外会员专区新上线吃掉系列其他学科课程,吃掉数学、吃掉化学、吃掉生物统统都有,更有初中物理必做实验系列,赶紧去下载体验吧~

老徐侃物理相对论(吃掉物理脑洞时间)(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