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

作者:杨庆江

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1)

偶然看到在国家非遗专场演出中,丁玉兰与孙邦栋先生联袂演出的庐剧《小辞店》片段——“辞店”。

丁玉兰先生和孙邦栋先生均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庐剧一代宗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庐剧代表性传承人。

据视频标注的说明,演出时间是2017年4月26日,当时,丁玉兰先生87岁,孙邦栋先生89岁。这次演出应该是孙邦栋先生最后一次彩妆登台,也应该是孙邦栋先生与丁玉兰先生最后一次在舞台上合作,两年后孙邦栋先生仙逝。

这一段仅33分钟的演出现场视频,弥足珍贵。

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2)

一、唱本简介

这场演出用的是1982年改编整理后的版本。上世纪80年代初,庐剧《小辞店》在三河镇演出时,因表现两对婚外恋的孽情剧情遭到反对。于是,在丁玉兰、孙邦栋、王淼等人的商讨下,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改,新版《小辞店》摒弃了旧版里有违道德伦理的剧情,讲述寡妇胡月英与已经订婚的湖北商人蔡鸣凤一见钟情,三年后蔡鸣凤辞别胡月英回家探母并决意退婚,遭到母亲反对,母亲逼婚,未婚妻朱秀英与相好陈大雷害死蔡鸣凤,并栽赃陷害胡月英,胡月英在魏大蒜的帮助下辩冤。全剧共分为六场,即:辞店、遇魏、逼婚、被害、起疑、辩冤。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新旧两个版本剧本的优劣。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新版《小辞店》的唱词和唱腔都已通过文字和简谱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为庐剧的传承提供了范本。

二、一场精彩的庐剧艺术大餐

这场演出,是两位庐剧泰斗展示庐剧魅力、自身艺术功底和个人修养的难得一见的演出,也可以说是一段润物无声、鲜活生动的庐剧教学演出,给观众带来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一)对唱搭配和谐

“辞店”一场,唱腔主要是【二凉】,以优美明快的唱腔诠释了蔡鸣凤吞吞吐吐提出辞店要求,胡月英十分震惊胡思乱想怀疑是街邻们挑唆而出门骂街,骂街回来继续逼问蔡鸣凤辞店的原因,得知是回家去求母亲退亲后,反而催蔡鸣凤回去并送到三岔路口,一路难舍难分的故事情节。而【二凉推板】的运用,以对唱的形式,采用类似京剧“鱼咬尾”的唱法,一唱一和,让人印象深刻。

庐剧中的对唱继承了庐剧地域民歌的对唱形式,既然是生旦对唱,就会有男女声腔唱和的和谐美。

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3)

人的音色本来就是自带辨识度的,每个人的声音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在经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后,人的音色辨识度也会发生改变。具有较高审美辨识度的声音已经成为一种个人魅力,两位庐剧艺术家的声音辨识度都很高,无论听到他们在演唱什么,都能立刻辨认出来。

丁玉兰先生不仅音色有特色,而且她的唱腔极富个性,再平的唱腔她都能通过跳跃的演唱让它生动起来,经常在大八度以上的翻转中,运用自如,凸显出庐剧的韵味。庐剧的演唱,特别是女声,出口往往都是大本嗓子,一种原生态没有任何雕饰的状态,但庐剧的“小嗓子”是块试金石,在用小嗓子的时候,缺乏内功的人要么唱不上去,要么在真假声过渡上会显得比较生硬,缺少应有的韵味,而丁玉兰先生的唱腔高亢中不失圆润,跳跃中不失平稳,收放自如。孙邦栋先生的声音很明显受过专业训练,深沉而富有磁性,醇厚而富有穿透力,演唱不紧不慢,自然洒脱。

舞台实践中,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音色和演唱风格往往不好搭配,但是在这段视频中可以感受到,两位庐剧艺术家却如珠联璧合,一个声音明亮清脆、音域宽广,一个声音浑厚儒雅、高古稳健,一个细腻婉约,一个内敛阳刚,一唱一和,如行云流水,配合和谐,这些声腔上的美感,在对唱时的帮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二)咬字清晰,吐字到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庐剧以唱为主的审美取向,客观上造就庐剧演员扎实的唱功。两位先生都是童子功出身,丁玉兰先生自幼拜师学艺,8岁开始登台,13岁就可以唱庐剧代表剧目,并很快成为一方名角;孙邦栋先生也是从6岁开始就随父学艺。两位先生都接触过京剧,孙先生16岁以前就跟随父亲在单老四等班社唱京剧,丁先生养父丁有和的丁家班也经常与京戏班联合并同台演出,这使得他们有了向京剧学习表演的机会,汲取到兄弟剧种的艺术精华,造就了他们扎实的演唱功底。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出,他们既能做到与伴奏的节点严丝合缝,又能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有一个流传民间的小故事可以见证老艺术家的演唱功力:改革开放之初,沉寂已久的庐剧继解放初期再一次焕发了生机,丁玉兰先生在合肥剧场主演的《秦香莲》,演出100多场,场场爆满,很难买到一张甲票,但是剧场售票员给买到后排票的观众保证,如果听不清丁玉兰的演唱,明天可以来退票。即使坐在后排,丁先生的戏也能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

(三)熟中求生,注重细节

好的艺术家,能把每一次的演出都当成是第一次一样认真对待。一本戏演的次数多了,难免就会沾染习气,出现一些江湖“油”气,在演出中表现为漂浮不走心,唱做蜻蜓点水不到位。这段视频不仅展示了老艺术家们的艺术功力,更是展示了老艺术家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小辞店》分别是丁玉兰、孙邦栋这两位庐剧艺术家的代表剧目,已经演唱几十年,也不知道演出过多少场,不用说整本戏都烂熟于心了,但是在这个视频中,从他们的举手投足,吐字行腔,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一丝不苟,依然保持着对庐剧艺术的敬畏之心。

所有门类的艺术家都有一个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的修炼之路,两位庐剧老艺术家已经在“有法”的基础上,把自己一生的艺术习得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表演自然,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既是艺术的,也是生活的。这段视频里所展示出来的胡月英已经少了些辣味,多了些柔情,蔡鸣凤也多了些儒雅,少了些轻狂,塑造的人物已经与表演者本人的个性特质糅合到了一起,仿佛舞台上的已经分不出谁是人物谁是表演者了。

在塑造人物的方式上,两位老艺术家更加突出细节上的刻画,准确把控好人物心理的推进节奏。

在得知蔡鸣凤要回家时,胡月英生气地回到椅子边,手里的扇子不经意中掉下,坐下后才唱道:“听说鸣凤哥他要回家,扇子掉在地下不晓得拿,正好似用钢刀将我的心挖”,“掉扇”动作自然随意,已经不再是演了,看不出有意为之的做作。

在胡月英的一再追问下,蔡鸣凤不得已说出了辞店回家的原因,这里的细节表现更加精彩,两位老艺术家通过唱白、动作、表情甚至是微表情细腻地演绎出胡月英的心理变化过程。当蔡鸣凤有些无奈地说,“我就实说了吧”,胡月英心情复杂用期待的眼神等着蔡鸣凤往下说,(蔡唱):老娘亲她与我(停顿),(胡急切 白):怎么?(对方越是着急,蔡鸣凤越是慢条斯理,等了一拍后 唱):订下婚姻,(胡惊愕 白):你……你定下亲了?(蔡鸣凤不回答,仍按照自己的思路 唱):恨不能插双翅飞回家去,(胡月英认为蔡的归心似箭是为了回家成亲,气愤 白):你你你好狠心,(蔡白):我回去是求老母(唱)去退亲,去退这门亲啦,退了亲求老母提媒下娉,到这里娶我妹到我家门,这时胡月英转怒为喜,脸上露出少女般的羞涩。

整个唱段中,唱白夹杂,除了程式化的唱做,还有自然的生活化表情,如果说程式化的唱做可以塑造人物“形”的话,那么生活化的表情特别是一些微表情则更能刻画出人物的“神”。

三、戏品见人品

在这段视频里,不仅可以感看出两位老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功底,还可以感受到他们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

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4)

(一)戏比天大

豫剧皇后常香玉常说“戏比天大”,作为演员,没有什么比戏更重要了。虽然都是耄耋之年的高龄,体力精力肯定不如当年了,如果在舞台上适当地借着剧情休息一下,观众也是会体谅的,但是两位老艺术家依然按照要求演出,不折不扣。

都说庐剧演出中女怕《休丁香》、《小辞店》,意思是说这两出戏中旦角的唱词太多,很辛苦。87岁的丁玉兰先生不仅在舞台上有大段大段的唱白,而且还自始至终用肢体语言配合着唱腔表达,呼应着搭档的表演。舞台是按照传统样式布置的,台上有桌围椅帔的一桌二椅,但是除了剧情需要外,两位老艺术家是没有因休息而落座的。

(二)包容体谅,没有大牌习气

在整场演出中,胡月英到出将口(上台门)取了三次道具,一次是取扇子,一次是取钱袋子(装有三百两雪花银的赠品),一次是取月饼盒和雨伞包袱,除了取到了扇子外,其它的道具由于后台工作人员送迟了而没有及时拿到,特别是在取月饼盒时,丁先生在出将口内转了几圈没有找到。要知道,舞台上任何一个失误,哪怕是一点瑕疵,都会被成百倍地放大到观众的眼里。而这些后台的失误并没有影响到丁先生的演唱,她巧妙地以手中的手绢代替钱袋子,代替月饼盒,毫无破绽地完成了自己的唱做。另外,在演出中,武场有两次在丁先生演唱中莫名其妙地响起。

面对这些失误,丁先生心态平和,逐一化解,观众似乎都不知道刚才出将口里发生了什么,这不仅体现了丁先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老艺术家的个人修养。

(三)配合默契,相互照应

舞台上的搭档是需要交流的,通过演唱声腔的变化,以及表情、手势等相互提示,两位老艺术家配合得无可挑剔。

毕竟年纪高迈,两位老艺术家在舞台上既要自己演唱好,相互补台,还要关心搭档的身体。胡月英要去“骂街”,蔡鸣凤劝说“你不能去呀”,胡月英生气地说“你不要管我哟”,顺手推开蔡鸣凤,看似是推,其实是半扶着将孙先生引到椅子上;后台工作人员迟送的月饼盒和包袱雨伞,孙先生看到了,为了不影响观众的注意力,很自然地缓步去取到舞台的椅子上,随即把月饼盒递给正在用手绢代替月饼盒的丁先生;蔡鸣凤在与胡月英海誓山盟的时候,因为年龄的关系,孙先生不能跪下,丁先生用动作和演唱给找补起来:“我的哥啊快请起(做出搀扶的动作)休把誓盟,跪在地下说狠话妹妹心疼”;送蔡鸣凤出门后,由于拉的用力了些,孙先生打了一个踉跄,丁先生虽然面向着观众,但已经感觉到了,边用手扶稳孙先生,边唱“送我家哥哥来到大街心”,一切了无痕迹。老一代艺术家高尚的戏德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典范。

严凤英替师傅唱小辞店(孙邦栋唱小辞店)(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经典作品的生命将是永恒的。丁玉兰、孙邦栋两位老艺术家的人品和作品,将会在较长时间里,成为一座庐剧后辈们攀爬的高峰。(网络图片)

最忆是巢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