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

一、万年灵育

释玄高,俗家姓魏,名叫灵育。是冯翊万年人,在今天陕西韩城、黄龙一带。她的母亲姓寇,信外道,或许就是道教,不然也不会给他取这个道家意味很浓的名字。

她母亲嫁到魏家后,先生下一个女儿,就是灵育的姐姐。虽然母亲崇道,但他这个姐姐却生下来就信佛,还为母亲祝愿,希望她弃道入释。

后秦弘始三年,即公元401年,他母亲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个梵僧走进屋里,用鲜花把整个房间撒满,醒来就有了身孕。到了第二年二月八日夜间,生了一个男孩。当时全家人闻到异香扑鼻,光明遍照,一直到天亮才消散。

这个男孩就是玄高,因为有这些吉祥的现象,母亲将他取名为灵育,因灵异而生育之意。当时的人们都很欣赏他,也称他为世高,意思即为世人所推崇。

灵育十二岁就想辞别父母家人入山访道,可他父母一直不舍,因为家境好,人又聪明颖悟,父母对他期许甚为远大,而且他年纪那么小,对他外出学道的事当然百般阻挠。

一天他家来了一个书生,寄宿在他家里,对他说将要去中常山隐居,他就央求父母让他同书生一起去。父母看他实在阻拦不了,只好委托书生带他走,并嘱咐照顾好灵育。

那天下午,书生带着玄高离开家里,一时全村的人都来送行,场面蔚为壮观。

到了第二天早上,灵育和书生早已离开,但全村人又来送行,不想却扑了个空。他父母就问村邻:“你们不是昨天已经送行过了吗,他们早已经走了,怎么今天还来?”

村民们也感到奇怪,说我们昨天没有来啊,今天才知道这事。父母这才醒悟,昨天出现的那些村民全是幻象,那个书生应该是个神仙,化作儒生来引渡他。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

二、超世玄高

书生将灵育带入山中一座寺里住下来,此后就不知去向,灵育就跟着僧人们学习。他一来到寺里就急切地想出家,可是寺僧却不允许,告诉他:出家必须父母同意,否则寺院不录。

灵育没法,又跑回家来,向父母央求出家为僧,当个小沙弥。他的父母自是不同意,最大的阻力来自他母亲,因母亲崇道,她姓寇,又是当时天师寇谦之的同姓同宗人,自幼深受道教影响,对佛教本来就排斥,如果儿子去当个道士还勉强同意,当个沙弥她哪接受得了?

但是灵育意志极其坚定,虽然年纪尚小,但认准的事绝不回头,费尽唇舌,求了二十来天,终于将他父母说服,这才得到允许。回到寺里就出家。既然彻底背离世俗,断绝尘缘之想,从此就把灵育这个名字更改为玄高,有佛法高深玄妙之意。

玄高学法进步神速,才学了两三年,到了十五岁就能为山中的其他僧人说法,二十岁受戒以后,专门研究禅定和戒律,在僧众中超俗拔群,名声鹊起,身边就依附了许多人向他学习。

他听说关中有一个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名气极大,就带着人跑去向他请益。

这个浮驮跋陀来历可不简单,也称佛驮跋陀,是释迦族甘露王的后裔。他也是个天降奇僧,曾经一天学完其他僧人一月的课程,老师赞叹他“一日敌三十夫”,又能随意飞升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请益。

此人精于禅定和戒律,他在罽宾国遇到了后秦僧人智严,在智严的极力邀请下,奔赴中原,先走雪山,不通,后改走海道,经历三年才到中国。他与鸠摩罗什、慧远等大师交往密切,名气极盛。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2)

浮驮跋陀像,庐山东林寺

三、麦积隐居

玄高见到浮驮跋陀后,马上向他请教禅定和戒律,仅在十天内就通达他所学的佛法。浮驮跋陀学习够快了,见他如此勇猛精进,天赋如此之高,不禁叹道:“善哉佛子,乃能深悟于此!”直是一个厉害的和尚,居然能这般快速深入证悟。

玄高就要求拜浮驮跋陀为师,执弟子礼,但浮驮跋陀就是不愿接受,原因是自己的东西已经被他学完了,而且水平不在自己之下。

于是玄高又来到麦积山隐居,慕名而来跟随他学习的有一百多人,这些人为他的精妙说法深为折服,都向他学习禅定和戒律。当时的有名的长安僧人释昙弘,还有其他高僧也隐居在这里,都来向他请教,结下深厚的同道情谊。

当时的乞伏炽磐占据陇西,与北凉国接壤,有一个外国禅师叫昙无毗,来到了这里,带领他的僧徒教习禅道。可是禅法太过高深玄妙,陇右僧众很少有人能学会。玄高听说后,马上带上自己的弟子们赶到昙无毗那里学习。又是十天之内,他全部学完昙无毗的知识,而且昙无毗还反过来向他请教。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追慕而来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多难免鱼龙俱杂,泥沙俱下。其中有两个河南僧人,虽然外表是僧,但内里却无僧人威仪,随心所欲地触犯戒律。这样就常受玄高的训斥和其他僧人排斥,于是怀恨在心,图谋不轨。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3)

四、天人感应

昙无毗与玄高相互交流后,就向西回去隐居。趁昙无毗西行,两个恶僧就向河南王的世子曼构陷谗言,说玄高带着那么多僧人啸聚山林,有危害朝廷欲作叛乱之意。

世子曼听了这还了得?就向父王汇报要求捉拿玄高等人,不想父王不同意,说哪有这样的事?但是这事也不能这样了结,本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原则,把玄高师徒全都赶走。此地不留佛,于是玄高他们就来到了河北林阳堂山的寺里修行。

自古以来人们口耳相传,林阳堂山是许多神仙的居所,其中有许多神话传说。玄高等三百余人到来后,因为环境优美,住在山中怡然自得,大家禅慧日增,许多僧人得到开悟,还有很多灵异神奇的感应。

比如寺里的钟磬不敲自响,香不烧自然散发香味。有个僧人玄绍,是秦州陇西人,学习各种禅定获得了神通自在,他经常以神通供养玄高。

在玄高洗漱时,玄绍就走到师父面前,伸出自己的手,静待片刻,就有清泉从他手中流出,玄高洗漱时闻到那手上流出的泉水特别香甜。他又能从空中摘来芳香的鲜花供养三宝,这些花儿奇异美好,却叫不出名字,都是世上所没有的花卉。

玄绍最后是在术堂山入灭。像玄绍这样有神通的人,一共有十一人,可见他育才有术,弟子们人才济济。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4)

五、昙弘雪冤前面说到的长安僧人昙弘法师,是玄高当年在麦积山隐居时的好友,他是当时盛名在外的高僧,后来云游到了四川岷山成都一带。北方河南王听说他的高尚道行,就派使者去四川迎接他回来弘法。

本来昙弘不怎么不想来,可是听说玄高在北方受到当局猜忌排挤,就借此机会发誓要北上为玄高洗冤昭雪。他不顾蜀道艰险栈道危绝,冒死来到河南,可见两人情谊之深,他对玄高的品德有多么信任。

昙弘见到河南王后,受到恭敬地接待,深为礼敬昙弘,说什么景仰高僧虔诚信佛等等。他就对河南王说:“我正要和你说这个事情。你既然劳神费力地从千里之外把我请来,为什么近在眼前的高僧反而摒弃不用?玄高的道行比我高出几倍,你却不信任他排斥他,真的是远香近臭吗?”

河南王听了面红耳赤,说哪里哪里,都是儿子听信妖僧谗言,那可不是我的意思,我这就把他请来。于是又派出使者找到玄高,低声下气地找借口解释原因,务请玄高回来弘法。

除了玄高,大家都不想走,说当初赶我们的时候那么强硬,现在知道我们并不是坏人,又求我们去给他们说法增福?迟了,贫僧不去!

玄高本着弘法利生的想法,劝说大家放下怨念,还是一起回去。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老是呆在山中修行,只是一个自了汉,不去帮助人生,那不是菩萨道。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5)

六、山神留僧

玄高一行离开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拔起许多树木横在路上,坠下巨石堆积山口,吹来满地乱草堆起老高,看不到路径,无法迈足,他们怎么也走不出山。

玄高想了想,知道这是山中那些神仙不想他们离开,合什咒愿后,高声说道:“我发誓要四方弘道,哪能只呆在一个地方?请为我让出路来!”

他才说完,天上风停雨住,地上树木石头和乱草自动分开,一条道路出现在他面前,就带着弟子们出山了。

他进近王城,河南王与无数臣民出城,沿着道路两侧列队欢迎,入城后弘演大法,僧俗四众归化无数,河南王将其奉为国师。

在这里驻足一段时间后,他来到北凉国,国王沮渠蒙逊他对极为礼遇。召集四方有识之士请他登坛说法,其高深见解启发了许多人,让他们受益良多。

那时有个西海来的僧人叫僧印,也跟从玄高学法。可是此人气量狭隘,稍稍领会一点佛法就以为已经开悟,逢人就说自己已经悟透所有禅道,比我师父厉害多了。

玄高知道后也不责备呵斥,就等僧印禅定时,使出神通让他遍游十方无际世界诸佛说法的地方,让他今天听这个世界的佛说法,明天又去听那个世界的佛说法,一天天听下去,佛法无穷无尽,每个佛土听的法各不相同,全是他前所未闻的新知识。

僧印在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满宇宙乱跑,看得眼界大开,听得目瞪口呆,而且无论他怎么跑都看不到世界尽头,怎么听也悟不完佛法精妙,最后垂头丧气地出定,心头大为羞愧,这才知道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而已。从此再也不骄傲自满大言炎炎地瞧不起人了。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6)

七、太子做斋

那时北魏拓跋焘占据平城,正在攻打西凉国。拓跋焘的舅舅阳平王杜超恭请玄高一起去都城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玄高到平城后,大宣禅理,广布佛法。北魏太子拓跋晃也拜玄高为师学习。

拓跋晃此时被父皇拓跋焘怀疑,受到迫害。因为有人向他父亲进谗言,说太子有二心,一定要及早提防做好准备。而拓跋晃其实又没有这回事,就满怀委屈地向玄高请教,说这事该怎么才能让父皇理解我?

玄高给太子出了个主意,说你不妨作一个为期七天的金光明斋,诚恳忏悔请求原谅,情况自然会有好转。

于是拓跋晃做了七天斋。他父亲拓跋焘就梦见自己的祖父、父亲来到他面前,他们手提宝剑,威风凛凛地骂他:“你为什么听信小人的谗言冤屈自己的儿子?”

拓跋焘大惊醒来,向群臣说了这个梦。大家于是据实相告,说太子真的没有过错,皇祖皇父梦中所言真实不虚。

于是父子关系从此好转再无猜忌。拓跋焘还专门下诏公告天下,说我充分相信太子的人品和能力,今后将把大权移交给他,他比老子更有能力,让他代我治理天下,一定能“让北魏再次伟大!”于是全国都向太子称臣,拓跋晃从此开始监国。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7)

八、天师降世

当时北魏朝廷中有两大厉害人物,一个是前面说到的天师寇谦之,一个是现在才出场的崔皓。

寇谦之生于365年,殁于448年,出生于长安,是冯翊太守寇修之的儿子。刚才说了,玄高的母亲姓寇,且与寇谦之同族同宗,也就是说他是玄高的外婆家一族,算是亲戚。此后他们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代表各自的信仰,演绎了一段释道相争的离合悲欢。

寇谦之其人可不简单,北魏朝封他为天师,自有他过人之处。玄高被河南王封为国师,已经够尊崇了,但寇谦之却是北魏天师兼国师,不仅是地上帝王之师,还是天庭帝王神仙之师。国师教化天下,寇谦之教化天上天下。

他父亲是太守,哥哥三十岁就当县令,他作为一个高干子弟,仕途自然一片坦荡。但他却和玄高一样,从小就不喜欢当官,小时候就爱五斗米教,天天在家里拿着书修炼,却成效甚微。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8)

他姨母家来了个做工的人,叫成公兴,此人相貌不凡身材魁梧,成天干活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这时寇谦之刚好也在姨母家,用《周髀算经》推算日月和五大行星运行规律,可是怎么算也算不准,急得心头火大。

成公兴在一边看了,说我来帮你算算怎么样?寇谦之心想你一个打工老汉凑什么热闹,这也是你能知道的?正眼都不瞧他,把他轰出去自己接着再算。可他还是算不准,成公兴又跑来说,让我来试试吧。

寇谦之就没好气地让他算,就等他出洋相。结果成公兴三下两下就把七曜的规律给算了出来,把他惊讶得眼珠快掉在了地上,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打工人竟然是个天文高手。于是对他刮目相看,马上拜他为师。

后来成公兴才告诉他,自己是天上的仙人的徒弟,因为一不小心放火烧了天宫,才贬到人间历炼。下来多长时间呢?赎罪满七年就得回天上去,相当于流放七年。

在此期间,寇谦之学到了成公兴传授的许多知识,尤其以道术最多。跟随他跑到嵩山潜心学道,期间寇谦之还采得仙草,服后不饥。七年后,成公兴告诉他:我要回去了,你呢继续留下。因为你尘缘未断,这辈子成仙无望,不过你要是努力修行,定能成为帝王之师。

后来寇谦之在少室山得遇太上老君,授其为天师之职,教他炼金丹漱玉浆之法,又给他两本天书,令他下山整顿道教。于是他在嵩山隐居三十年后,开始下山弘道。

下山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起初并不相信他。于是他走曲线救国路线,先结识了崔皓。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9)

九、花样美男

崔皓(高僧传是这个名字,史书上是崔浩,今从崔浩)其人,更是个不世出的奇才。他生于381年,殁于450年,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今河北省故城县人。

作为男人,他长得那是相当地漂亮,他的皮肤细腻洁白,手无缚鸡之力,举止斯文端丽,有一种女性阴柔之美,如同极其美貌的女子。论外貌恐怕只有潘安能和他相比,论军事才能只有周瑜能和他并肩。

作为读书人,他从小热爱读书,知识极为渊博,阴阳术数、经史子集他都精通。他走的是以儒治世之道,也信道,能掐会算,因为能力超群,尚未成年就已经当了官。

作为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算无遗策,功勋无人能及。且祖上全是当大官的,来头比寇谦之还大。他出身北方望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是北魏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屡次力排众议,判断时机,辅佐太武帝灭亡大夏、北凉等国,击破柔然,解除北方和关中地区的军事威胁,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职务累拜司徒,封东郡公。

这里仅说他一个料事如神的故事。公元418年,天上出现一颗彗星,八十多天才灭。人们议论纷纷,认为天下即将发生大的灾难。拓跋嗣为此忧心忡忡,就召集儒生方士们讨论,彗星的出现代表什么灾难,会不会影响北魏国运?

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崔浩上前说:灾难都是因人而引起,只要咱们北魏没有犯下什么过错,灾难就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人在地上犯错,灾星就在天上出现。当年王莽篡汉有彗星出现,现在晋国主弱臣强,桓玄欺凌自己的君主,刘裕手握重兵,随时都有篡位的可能。这次彗星应当预兆的是东晋将灭,刘裕夺权。大家放心好了,这颗彗星不关我们的事,咱们只管看热闹。

两年后,刘裕果然废了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拓跋嗣那天正在外面打猎,听了这个新闻,又惊又喜又叹服,令人快马加鞭召来崔浩,竖起大拇哥一叠声地说,你小子真神了!

这样,玄高国师、寇谦之天师,加上崔浩这个神算子,儒释道三家组成了当时北魏一朝最奇幻壮观的冲突阵容,站在他们身后的是无数僧道儒士,皇帝大臣,最远处是张皇失措的黎民百姓,好戏就这么揭幕开场了。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0)

十、寇崔莫逆

崔浩是拓跋焘一朝炙手可热的大臣,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和寇谦之一交流,哟,这个人有道行和品德,有远见还有才能,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天师,这样的人才不推荐给皇上还给谁?

于是崔浩就上书给拓跋焘,先说我皇英明神武一统宇内,文韬武略圣德清明,一通马屁牢牢地给拓跋焘给吹上天。接下来就说如今有一个不世出的高人,望之有如神仙,近看真是神仙,曾被太上老君授为天师,因皇上治世圣明,感得天师降临,此乃天赐吉兆,皇上你就赶紧把他给收了吧!

太武帝拓跋焘本来就对崔浩言听计从,再听说有这样一个厉害角色来助他巩固江山,兴奋得心花怒放,立刻将寇谦之迎进宫中,又派人到寇谦之得道遇仙的嵩山去祭祀,把他的弟子们一起接到平城来,奉寇谦之为帝师,于是道教在北魏得以大兴。

寇谦之在北魏很是做了一些大事,比如大夏王赫连勃勃病亡,其子赫连昌继位后,要不要乘机攻打大夏就成了一个问题。崔浩想打,其他大臣不想打,大家分成两派,让拓跋焘莫衷一是。他就找来天师征求意见:你说打还是不打?我听你的。

寇谦之给他分析了一通,对他说:“此战必克,陛下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意思就是说你只管打,打了一定能赢,你赢了还能一战封神,成为天上的太平真君。

于是大军外出打仗,寇谦之就在宫中作法,拓跋焘亲率一万八千轻骑御驾西征。最后打得西夏元气大伤,俘敌数万,缴获牲畜十几万头,掳掠西夏人万多家凯旋而归。

这一下让拓跋焘更信任寇谦之和崔浩了,儒道联手,咱横着走。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1)

十一、灭佛之始

但是随后他们就有了烦恼,根源在于拓跋焘对太子放权的那道诏书。

崔浩和寇谦之作为太武帝拓跋焘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对于他要将大权转让给太子的事很不安,因为大权旁落,他们的权力势必也将受到冷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谁都懂。

而太子亲近的人又是玄高,身后是一大堆和尚。佛教是外来信仰,道家儒家好歹都是本土信仰,你说子曰诗云,我说众妙之门,随便都聊得到一块去,但是和尚们要说生死无常,梦幻泡影,和咱们与哪能凑到一块去?

要是太子当权了,自然会重用那些和尚,那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路线斗争高于一切啊这是,于是崔浩等人就想了别的办法。

他们打听到太子做金光明斋的事,就偷偷告诉了拓跋焘,说你之所以做那个梦,并不是你祖父和你父亲真的骂你,是那个玄高和尚帮他做法术的结果,陛下你被骗了!如果不及早诛杀这些和尚,等到太子坐稳了江山,他们一定会成为巨害。

拓跋焘当下大怒,马上下令逮捕玄高。

玄高那段时间也是心头沉重,作为得道高僧,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曾经心事重重地对弟子们说:当前佛法即将衰败,我和崇公和尚莫不是要首当其冲为法献身了。听到的人无不感慨命运无常,天意弄人。

他说的那个崇公,是当时凉州来的和尚释慧崇,是北魏尚书韩万德的师父,其德行高深,仅次于玄高,也被列入迫害打击之列。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九月,玄高和慧崇一起被逮捕关押,当月的十五日,被杀害在平城的东边。当时玄高四十三岁,这一年也是宋元嘉二十一年。

当天被害时分,玄高的弟子们谁也不知道,因为怕引起公愤,是悄悄杀害。这天晚上三更,弟子们看到有一道光围绕着玄高所住之处的塔旋转三圈,然后回到禅室中。又听到光芒中有人说:我已经逝去了。

弟子们这才知道,无不伤痛欲绝。他们随即出来到城南旷野找到玄高遗体,运回来后沐浴整齐准备安葬。又把慧崇的遗体安葬在他处。第二天早上人们闻知这一噩耗,全城僧俗无不惊骇嗟叹。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2)

十二、临终遗训

玄高的弟子玄畅当时在云中郡,离平城有六百里,早上起来,他看到有个神仙告诉他,师父发生了大变故,就骑着马扬鞭赶回来,晚上赶到平城,一天跑了六百里地。

回来看到师父已经去世,他悲恸欲绝,与师兄弟们抱头痛哭,围绕着玄高的遗体哭喊:“今天佛法既然已经衰灭,还有没有复兴的时候?如果有,请你坐起来,复活给我们看!师父你德行高尚,一定能做到!”

在弟子们的呼天抢地声中,已经死去的玄高果然坐了起来,慢慢地微睁双眼,浑身流淌着汗水,汗水里有浓郁的香气,脸色从苍白恢复了平时红润的神情,他费力地开口说话,勉励安慰弟子们:“大法会一直流传,只是随着世人的缘分而时盛时衰。盛衰有迹可寻,佛理却清净永恒。我别的不担心,只担心你们不久后也会和我一样被害,只有玄畅得以向南逃出生天。你们被害后,佛法又将大兴,你们要抓紧修炼,别让光阴虚度,末了后悔无及。”

玄高说完再度倒下,再也没有醒来。

第二天人们想以僧制火化玄高,但朝廷不允许这种天竺的方式,于是弟子们只好营造墓地安葬。

下葬这天道俗四众哭泣哀号,有一个僧人名叫法达,是北魏的僧正,即管理全国僧团的官员。他钦慕玄高的风范已经很久,只是无缘拜访玄高,亲受他的教诲,突然听说他去世,不禁伤心后悔地大哭:“圣人走了,叫我以后再依怙于何人?”

他就这样呼天抢、连续几天不吃喝,边哭边向天高呼:“玄高你已经达到圣人境界,来去自由,为什么不怜悯我现身教导我一番?”

话音刚了,玄高果然从天上飞来,法达惊喜万分跪在地上顶礼,祈求脱离苦海,希望玄高帮助他。玄高说:“你染有深重业缘,很难救出。不过你只要深自忏悔,果报就会变轻”。

法达说:“那请在我结束苦报后,再助我获得开悟。”

玄高回答:“我心系天下众生,又怎会忘记你一人呢。”

法达问:“不知你和慧崇现在已经去了何方?”

玄高说:“我愿生在五浊恶世救护众生,现在已经转生到南阎浮提。慧崇祈求往生西方乐土,现在已经遂了心愿。”

法达又问:“不知法师你现在已经修行到了什么阶位?”

玄高说:“我不想说,但我的弟子中有人知道。”说完,玄高就消失不见了。

法达悄悄找到玄高的弟子问,他们都说:“我们的师父已经是得忍菩萨了(据@何简之    解释,即是无生法忍的菩萨,也就是证到了法身的菩萨,可以在一百个佛国世界化生行菩萨道了)”。

后来,到了太平七年,拓跋焘果然大肆灭佛,命令凡五十岁以下的僧人全部还俗当兵,一律禁止供养沙门,坑杀无数僧人,摧毁寺院佛像,对北魏佛教予以沉重打击。他的弟子们大多被害,这一切全被玄高的预言所中。

只是在太子拓跋晃的极力劝谏和暗中包庇下,少数僧人得以侥幸活下来,逃入深山隐居,有的逃到东晋继续弘法。有的依仗神通躲过一劫,比如有名的白足阿练法师,两次刀剑上身却杀不死他,最后又是他出山再度振兴佛法。详见我写的《北魏灭佛之际,白足和尚重振佛法》一文。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3)

十三、梦幻泡影

三教冲突中儒道两人的结局又如何呢?

客观说来,天师寇谦之对灭佛并不赞同,甚至反对诛杀释子,何况他创立的新天师道吸收了不少佛教教理,据说他的师父成公兴传授给他的部分知识,也是来源于佛教,他很可能只是反感部分佛教徒的一些行为。实际上,当时的僧人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广蓄钱财,寺院私藏兵器,乱交贵族女子,这些都为时人所诟病。

即便如此,寇谦之也深知上天有好生之德,苦苦请求崔浩不要灭佛,却被断然拒绝,只好私下紧急通报太子,让他尽力保护僧人。寇谦之在灭佛后不久即病死,他一心想建立的人间天堂--静轮天宫也半途而废,虽然建了十八年,耗费财力无数。

崔浩结局最为悲惨。灭佛之际,寇谦之劝阻无效就对他说,杀伐过重,你的行为最终将引来杀身之祸。著作郎高允也预言:崔公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

崔浩后来受拓跋焘之命主持续修《国史》,还要求他一定要据实编写。聪明如他,居然信以为真,把拓跋家族的黑丑脏恶一股脑全抖搂了出来,帝王家事哪有那么干净?许多见不得人的事全都白纸黑字写在书上。这还不算,他还把《国史》刻在石头上,搞了个碑林,花了三百万工时才刻完,排列在大道两旁,大张旗鼓供人们观览,一时全民议论纷纷。

北魏鲜卑贵族们看了无不怒火万丈,这还了得,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摸摸便罢了,还摸出一大堆黑便便历史让世人嗤笑,于是纷纷向拓跋焘举报,说那家伙真不是人,宣扬国恶罪该万死。

拓跋焘也不想这是自己交代他这样写的。当领导的就有这样一个好处:安排工作气冲斗牛,出了差错脚底抹油。他不但不抹油,还要更上一层楼,马上逮捕崔浩,并自任大法官亲自开庭审讯。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十日,他下诏诛杀崔浩。不仅如此,还祸及清河崔姓全族,不论他们亲疏远近,加上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这些崔浩的姻亲,全都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处决那天,囚车里的崔浩被士卒押送到平城南郊,几十名士兵在他的头上撒尿,灌得他嗷嗷直叫,也实在太过凄惨。这不忍卒观的一幕,史称“国史之狱”。

神算子算不了自己的命运,如同理发师理不了自己的头发,都是悲剧。不过想想他灭佛诛僧、构陷李顺、专制朝权的罪过,又好像罪有应得。“祸福无门,唯人自招”,真不是凭空乱说的胡话。

历史的天空里,一切恩怨情仇早已烟消云散,这些故事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声叹息。但只要还有深深的贪欲邪念,谁也不能保证昔日不会重来。

北魏武帝怎么灭佛的(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