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十字日宣传(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

世界红十字日宣传(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1)

今天,是第七十个“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

世界红十字日宣传(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2)

1948年,经国际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同意,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5月8日被定为红十字日。

亨利·杜南(HenryDunant)于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从小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十分关心老弱病残和社会底层的穷苦人。1859年6月,这位年青的银行家偶经意大利北方的索弗利诺镇,恰逢拿破仑三世指挥的法兰西-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队战斗的最后阶段,他亲眼目睹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无数的伤员在不停地呻吟、叫喊。由于缺少医护人员,大部分伤兵得不到应有的护理。富有同情心的杜南为这种惨象所震惊,他立即到镇上动员和组织居民救护这些伤兵。

1901年,杜南和弗雷德里克·帕西(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办人)同获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他把大部分的奖金捐给了挪威与瑞士的慈善事业。1910年10月30日,杜南逝世于海登,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只有一幅大理石浮雕:一个救护者跪在一个垂死之人的旁边,喂着他生命的甘露。1948年,杜南逝世之后38年,国际红十字协会理事会决定把5月8日,也就是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一百多年来,亨利·杜南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瘴疠肆虐的疫地,飘扬在水火横行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得到帮助的人们的心里。

“愧不能弃笔从戎,共赴国难,祗得局处穷牖,默记日尝痛苦事情,尽我书生之责,以传来者。”1937年,年轻医生朱润苍亲眼目睹了故土周庄沦陷后,泣泪写下《贞丰八年血泪录》,记录了日军的残忍暴行。在这本书中,同时被记录下来的还有一群可爱的爱国志士,在炮火连天的战地中,他们抢救了无数的生命。

“白求恩式”的法国医生

1937年7月29日,卢沟桥的枪声犹在耳畔,战斗的硝烟尚未散去,宛平城内的激战刚刚结束几个小时。29岁的中国农民李清来由于胸部被日本人的子弹打伤,倒在路边动弹不得。也许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法国医生的身影会出现在自己身边,为他处理伤口、进行包扎,还将他送到北平继续医治,最终得救。这个医生正是时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的贝熙业。

生活在日军占领的北平城,贝熙业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尽可能地为抗战军民提供援助。

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抗日根据地的药品极为缺乏。因为位于西山北安河村外的“贝家花园”与平西抗日根据地相连,贝大夫一直秘密救治中国军民,帮助中国抗日的事迹也“远近闻名”。1939年前后,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黄浩找到了贝熙业医生,希望委托他利用法国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把药品和医疗设备送出封锁线,带回西山交给平西根据地的地下交通员。作为军医,贝熙业深知这些医疗物质对于前线将士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贝家花园”的管家王月川恰好也是地下党的秘密交通员。就这样,他城内城外的两处宅邸成了北平城与平西根据地的秘密交通联络站,一条日军枪口下的“驼峰航线”就此正式架设起来。

世界红十字日宣传(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3)

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相信红十字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