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跟中秋哪年是同一天的(专家解读国庆与中秋重合的)
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合二为一,暗藏着中国传统历法的什么密码?两大节日为何每19年一遇?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创始人、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姚渊昨天撰文,从科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一番解析。
据介绍,西方公历和中国农历的重合周期是每19年一次。“以每个人的生日为例,出生当天对应一个公历纪日和一个农历纪日。从一周岁生日开始,这两个纪日就不再重合,你要么过公历生日,要么过农历生日。”姚渊解释说,然而到19周岁生日时,公历生日和农历生日就会“重逢”。“比如,我的生日是1980年1月14日暨农历十一月廿七。此后,两个纪日分离,直至1999年,1月14日与十一月廿七再次聚首。”正因为此,国庆和中秋每19年重合一次。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重合周期呢?姚渊分析说,公历的周期随太阳,从冬至经夏至而复归冬至,就是一个回归年,总时长365.2422天。阴历的周期随月亮,一个朔望月29.5306天,一年一般12个月,总时长354.3672天,比回归年少10.88天。这就意味着,阳历和阴历每3年误差1个月,每16年误差近半年。假如我国农历是纯阴历,那么16年前的年三十,16年后会出现在夏天;16年前的端午节,16年后会出现在冬天。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阴阳悖反”情况,中国古人制定的历法既不像伊斯兰历那样纯阴,也不像公历那样纯阳,而是采用阴阳合历,旨在弥合日与月的分离,追求阴与阳的统一。解决之道是,以朔望月计月,以回归年计年,以置闰法补缺。
所谓“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华夏初民早在先秦时期,便根据大量的观测数据提出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法则,最终发现了“十九年七闰”这一理想周期,即每19年补入7个闰月,共得235个朔望月(12×19 7=235),总时长6939.6910天(235×29.5306=6939.6910)。而19个回归年的总时长是6939.6018天(365.2422×19=6939.6018),与前者几乎完全吻合。正是因为“十九年七闰”这一农历法则,公历和农历的重合周期是每19年一次。
这个“十九年母周期”又含“十二”和“七”两个子周期。“十二”指母周期里有12个平年,“七”指母周期里有7个闰年。与19一样,12和7这两个数字也很特别:12是“天步周始之度”,如十二地支、一年有12个月、一天分12时辰;7也是“天数”,《周易》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在中国古人看来,满七、满十二、满十九,皆为天行来复、天道乃备。
“由此可见,十九作为天地间的一个循环大数,是阴与阳的分合周期。”姚渊认为,国庆和中秋每19年重合一次,意味着这两大节日互为镜像、家国一体。“追求人民幸福、家庭团聚、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正是中秋与国庆的共通本质。”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汉未央
来源:作者:俞陶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