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原则之一要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四原则)

饮食养生原则之一要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四原则)(1)

饮食养生四原则(二)

饮食养生原则之一要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四原则)(2)

饮食养生原则之一要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四原则)(3)

饮食养生是指通过饮食调理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每日三餐,如何合理地调配饮食,使之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滋补养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饮食养生是中医一个重要的传统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饮食养生四原则(二)

一是平衡膳食,全面营养。

二要饮食有节,按时适量。

三要食之所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四要食无所犯,注意禁忌。

※ 食之所宜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因时制宜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饮食养生当适应四季变化。体质盛壮之人宜春多食酸,夏多食苦,秋多食辛,冬多食咸,调以滑甘之味。体质偏虚之人宜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季少甘增咸。

春季饮食方法:春季阳气生发、生机盎然,但也是各种病菌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容易流行,此时应结合平衡、合理的饮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春季饮食应该多甘少酸,就是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物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里的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甘味食物首推大枣和山药,其他还有大米、小米、糯米、扁豆、黄豆、菠菜、胡萝卜、土豆、南瓜、香菇、桂圆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另外,不宜多吃黄瓜、冬瓜、绿豆等寒性食品,避免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可多吃大葱、生姜、大蒜等温性食物,达到春天“养阳”的目的。

夏季饮食方法:炎热夏天容易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导致乏力倦怠、胃脘不适的症状,有些人还极易出现胃肠道疾患。所以夏天更应注意饮食,遵循食疗原则。

在夏季饮食上,重点除了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脾肺之气。因此,夏天天气热,人们却不可多食苦味的食物,以免伤及人体的阳气;二是苦味入心,可使本来就当令的心气偏亢。故夏天人们要多吃点辛味的食物,有助于补益肺气,使肺气平和,并且可增加食欲。酷暑盛夏,出汗很多,常感口渴,可适当喝些冷饮,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如西瓜、绿豆汤、赤小豆汤等,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但忌过多生食瓜果等。

秋季饮食方法 :秋季气候开始转凉,饮食应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

饮食上,首先应少辛增酸,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其次,饮食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可选择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如梨、柑橘、香蕉、冬瓜、藕、银耳、海带、菌类、紫菜、蜂蜜、杏仁等;另外,中医养生提倡秋季早晨多喝粥,比如甘蔗粥、玉竹粥、黄精粥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换季时是人体抵抗力最弱的时候,此时还应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物。

冬季饮食养生:冬季草木凋零,冷冻虫伏,阳气潜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有利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储藏。

冬季饮食宜温热,原则上应减咸增苦,即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而且,冬季人们食欲增强,食物容易吸收,是食补的最好机会。食补配膳可选择温补的食物和动物性的补品,如狗肉、牛肉、龟肉、鸭肉、鹅肉、黄豆、蚕豆、刀豆、淡菜、胡萝卜、葱、蒜、椒、韭菜、芥菜、油菜、香菜、核桃、栗子、白薯、桂圆等。

因人制宜

由于年龄、性别的原因,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体质特点,处于不同的生理阶段,在做到全面、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饮食结构科学合理。

婴幼儿饮食原则:0~6个月纯母乳喂养,宁饥勿饱。母体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及含丰富维生素、无机盐的食品,六个月以后宜陈米稀粥,十月以后渐与稀粥烂饭。

儿童饮食原则: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注意脾胃强健,避免妨碍脾胃消化的食物,可以多选用鸡蛋、猪瘦肉、猪骨、鸡内金、谷芽、麦芽、山药、山楂等。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饮食量不能过多,“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青壮年饮食原则:注重营养,不能过饥过饱,避免醉以入房,宜选用养心安神类或者补肾养心类食物。

孕妇饮食原则:膳食清淡、适口,少食多餐、不可过食生冷、油腻之品,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戒烟、禁酒,适当多吃鱼、肉、蛋、鸡、鸭、新鲜蔬菜、水果。妊娠后期,孕妇易产生气滞现象,故应少食胀气和涩肠类食物,如红薯、芋头等。

老年人饮食原则:饮食有节,切忌暴饮暴食,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饮食宜软勿硬、冷热相宜,饮食速度宜慢勿快,适当多吃鱼、肉、蛋、鸡、鸭、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

因地制宜

人体因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而形成生理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选用适宜的食物。潮湿之地,易于湿困脾虚,饮食多调以辛辣之品,高原风燥之地,易于伤肺,饮食当多食新鲜蔬菜及润燥之品。

温馨提示

本期内容节选自《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第三章,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杏林春语 微信ID:yzxlcy)加入我们,每天学习健康养生知识,让疾病远离您!

饮食养生原则之一要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四原则)(4)

石家庄市中医院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微信ID:yzxlcy

投稿邮箱:sjzszyykprc@163.com

投稿请注明投稿人信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